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一路繁华 > 第398章 喜上加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阳河县县令梁元琦正坐在书房里跟师爷说着事。

“也不知这两个人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粮食?”造反不可能,想要囤粮,可现在又不是灾年,再说没听说哪里发生灾害呀?梁元琦是百思不得其解。

一万四千多担粮食,无声无息地从阳河县消失了,既无人看见往出运粮,又没人看见出城,就好像人间蒸发掉了似的,实在是太诡异了。

“大人,张捕头传回话说,吉县和晋县也发生跟咱们县同样的事。据那两个县的米店掌柜的回忆说,买粮的两个男人个头一高一矮,相貌是奇丑无比。他们跟咱们县那两个掌柜的描述的一样,应该是同一伙人。张捕头还说,这两人在三个县买的粮食加在一起,有六万多担。”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大人,这两人买这么多的粮食,不会是要造反吧?”

“现在是太平盛世,造反的可能性不大。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这些粮食是怎么运出城的?”

“是啊,都说雁过留声,这么庞大的数量,是不可能无声无息地凭空消失的!……”

不说梁县令他们是如何的不解,陆明成和陆庄氏从小路回到了家里。

包子一看见主人回来了,兴奋得连叫带跳,急得直转圈圈……

陆庄氏在它的头上撸了几下,才把它安抚住。

陆东和李小云听到包子的叫声,忙领着陆子玉从前厅出来。

“爹,娘,回来了。快进屋歇着,我去打水。”李小云惊喜道。

“小云,你别忙活了,娘不累!”

“奶奶,你去哪里了?玉宝都想死你了!”

陆庄氏弯腰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奶奶也想玉宝了。在家淘气没?没惹你娘生气吧?”

“奶奶,玉宝是个好孩子,才不会惹娘生气呢!”

“我们玉宝真乖!”

“老爷,夫人安好!”刘花上前福了一礼。

“刘花,你去把车里的吃食直接拿厨房,晚上加菜。”

“老奴遵命。”

陆庄氏领着陆子玉,和丈夫领着陆东两口子一起来到前厅。

“大郎,这一段日子家里没啥事吧?”

“有一件大喜事。娘,今儿个上午县里来人报喜,说我四弟考上秀才了,还是第一名——解元。”

“好好好,太好了!你四弟真给咱们家长脸!”陆明成激动地说道。

“爹,娘,咱们家是不是还得请全村人吃饭啊?”

“必须的!这么大的喜事,要是不请客,你两位叔公和里正都不会答应的。”

“老爷,夫人,大少爷,大少奶奶,开饭了。”

“走,吃饭去。”陆庄氏领着陆子玉率先往门外走去。

来到饭厅,一家人开始用饭。

“大郎,你明儿个去赵氏瓷器坊买一万个小坛子——娘把枇杷膏的方子卖给青远阁了。”

“晓得了,娘!”陆东也没问母亲卖了多少银子。

他和妻子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知进退,懂分寸,变得更加的通透,更加的会做人。

“万方氏给雪儿和珍珍做的裙子做好了吗?”

“做好了。娘,万姨的绣活相当的不错,绣的东西活灵活现的,非常的逼真!”李小云给予了最高的评价。

“等会儿吃完饭,我命人把她请来,问问她的意思。”

陆雪和陆珍珍一听这话,姑侄女俩对视了一眼,心里那叫一个高兴。这要不是在吃饭,这两个孩子非得笑出声不可。

对于她俩的小动作,陆庄氏只当没看见。孩子喜欢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人生在世,多一项技能傍身,比趁家财万贯更有保障,再有钱,可能也会有失去的一天。可手艺却不同,只要学得好,学得精,就会伴随一生的。

吃过暮食,陆庄氏命刘花把万方氏请来,便和李小云领着三个孩子去了前厅。

不一会儿,万方氏就过来了。

她上前福了一礼,问道:“夫人,不知唤老奴前来有何吩咐?”

“是这么回事,我看你的绣活不错,想让雪儿和珍珍拜你为师,你可愿意?”

前一段日子,夫人让她给两位小姐绣裙子,万方氏就有了这种预感,心里也做好了准备。她自己孑然一身,无儿无女,若是真能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也未必不是一桩美事。

“承蒙夫人厚爱,若是大姑娘和小小姐不嫌弃老奴的手艺,老奴愿意教她俩。”

“既然你愿意,那从今日起,你就是她俩的师传,咱们就是一家人,你以后可不许再老奴老奴的。你放心,她俩做了你的徒弟,以后就得照顾你一辈子,给你养老送终。你年长我几岁,我以后就管你叫老姐姐吧。”

“这可不敢当!”

“有啥不敢当的!你快过来坐,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吧!”

“雪儿,珍珍,扶你们师博上座,给她老人家敬茶!”

“那老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听从夫人的安排。”

陆雪和陆珍珍见万方氏坐好,一人端着一杯茶跪下道:“雪儿拜见师傅,请师傅喝茶!”

“珍珍拜见师傅,师傅请喝茶。”

万方氏接过茶杯,每杯喝了一口,师徒关系正式确立。

“老姐姐,既然你成了两个孩子的师傅,你就别在下人房住了,明儿个就搬到雪儿的院子吧。”

“谢谢夫人的照顾!”

“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小云,你明儿个让刘花把你万姨的行李都搬到雪儿的院子。”

“晓得了,娘!”

陆庄氏和丈夫躺在床上,说着陆北的事。

“媳妇,我没想到咱们家四郎的书读的这么好,还真让人刮目相看!我刚才听大郎说他考了第一名,激动得差点没嘎过去!”

“是挺让人意外的,我当时也挺激动的。万里长征,咱们家四郎算是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两步,这两步走得漂亮!”

“就是不晓得五郎和六郎的书读的咋样?他俩要是像他们的哥哥就好了!”

“那倒是!不过,啥事情都不可以强求,顺其自然就好。再者,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只要他们能平安一世就好。”

“你说的对,平安比啥都重要!”

“当家的,你看啥时请客好?”

陆明成算了算日子,说道:“农历九月初八吧,早请早利索。”

陆庄氏一想也是!……

第二天,陆东吃过朝食,便驾着马车去了镇上……

陆庄氏和丈夫看家里没事,便带着汤圆去了东南面的竹林。

秋天的竹林,竹叶依旧是绿色的。

夫妻俩过了巨石,就被满地的竹笋惊呆了。

这几天也没下雨啊,咋还出蘑菇呢?

陆庄氏和丈夫互视了一眼,她不动声色地把地上的竹笋收到了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