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老二有些犯愁,一天至少要笼五十斤鱼。

“只是这鱼,每天五十斤,哪里有个定性。”

欢喜坐在娘怀里啃着手指头,有她在不用担心,湖里的鱼多着呢,一天一百斤两年都逮不完,再说湖里的小鱼两三个月就能长大,以后再网到小鱼就放回去,现在只网大鱼。

大鱼还可以繁殖小鱼,连鱼苗都不用买,湖里的鱼会源源不断,一天两百斤,不成问题。

冯老三在一旁终于开了口。“回头我再多编几个鱼笼,鱼笼多了,笼到的鱼机会更大些。”

“对,三弟多做鱼笼。”冯老二突然看到了希望。

欢喜指着缸大叫。“鱼缸,多,多多。”

冯老大一听高兴。“对呀,鱼缸,如果哪天笼的鱼多,就放到鱼缸里养着,如果遇到下雨天,不方便去集镇,一次性可以多送一些过去。”

苏春芳低头看了看闺女,这丫头有时她总感觉,跟两个小子有太多不一样。

欢喜慌忙低头,不敢直视娘的眼神,继续啃手指头。

冯老二一听点头。“趁这两天天气好,我们再做两个大缸。”

冯老三点头答应。“好,今天下午我就开始做。”

这些他最在行。

问题解决了,冯老太坐在一旁心里也轻松了不少,儿子们都长大了,不用她太操心,现在最让她操心的就是这个宝贝孙女,这丫头真不知道是什么来路。

好像脑子比大人都好使,每每家里有大的决定,犹豫不决时,好像都是这孙女提醒的。

午饭后,冯老太带着孙女数银钱。

欢喜高兴的在银钱上打滚。

“奶,我们是有钱人了,买地当地主。”

冯老太笑的开心。

“好,等年成好,我们买地,当地主,等你大伯中举了,可以免两百亩的税。”

中举还有这样的好事,怪不得都想着中举。

“大哥中举,免税四百亩,当大地主。”

一家要是出两个举人,就是四百亩免税,还真是划算,只要不是荒年,四百亩足够养他们一家子。

冯老太一听这话更是高兴。

“对,你玉顺哥哥现在是童生,肯定会中举,还有你的玉春哥哥,也喜欢读书,他们以后中举的中举,中状元的中状元。”

欢喜高兴。“哥哥们都中举,中状元,欢喜当大地主。”

冯老太被笑的开心,这孙女真是会说话,如果把小子们都培养出来,以后死了到九泉之下,对他们老冯家也有交代。

“好,哥哥们中举,中状元,喜宝当大地主。”

欢喜抱着铜钱躺在铜钱上滚。

“奶奶喜宝都是地主。”

这时苏春芳笑着走进屋子。

“谁要当大地主?”

欢喜慌忙坐起身,指着冯老太笑嘻嘻的道:“奶奶是大地主,喜宝是小地主。”

苏春芳一听哈哈大笑。“你们娘俩一个是大地主,一个是小地主?”

“别笑了,快帮地主数铜钱,喜宝在这铜钱上躺着,我数了半天也没数明白。”

苏春芳笑的肚子疼。

“好,我帮大地主跟小地主数银钱,我以后就是你们的长工了。”

欢喜抓住娘的衣服。“娘是地主婆。”

苏春芳把欢喜抱到一边。“我还是老老实实给你们当长工,帮两个地主数银钱。”

欢喜也不管那么多,只是拿了两个银钱收进小院里,从今天开始她要偷偷的存银子,以后家里万一遇到点难事,她也好出手帮忙。

苏春芳忙着数银钱,冯老太却是带着孙女吃苹果,这架势真有点像地主,就她一个长工。

待数完银钱,苏春芳也是笑了。“娘,一共一两一百二十文?”

冯老太听了也是一惊,“怎么那么多?一天就赚了一两多银子?这样比种田划算多了。”

苏春芳看着一旁的欢喜,见她正躺着,双手压在头下,两只小脚翘的好高,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就是地主。

“娘,你看小地主。”

冯老太低头一看,差点没笑出声。“还真有小地主的味道?”

她这个孙女,长大肯定有出息。

晚饭的时候,大家一听卖那么多的银子,都一下子砸开了,“那么多?”

冯老四听了眼里都冒光。“娘,以后我要努力笼鱼,争取一天赚二两银子。”

“好,你们以后都辛苦些,老四以后主要笼鱼,上山打猎物,老二主要卖鱼,每天只能带一个小子去集镇,其他人把四十亩田照顾好,经历了这慌年,存粮才是王道。”

“娘,说的是。”

大家很认同冯老太的说法。

当家真的不容易,欢喜看着奶奶天天为家里操心,很是心痛。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更有盼头了。

每天都很忙,欢喜为了让大家高兴,每天都会送上二三百斤鱼。

不过她每天也很辛苦,生物钟都给改变了,每天都要早早的起床跟老爹去河里,早饭后呼呼大睡,她还是个娃娃,吃好睡好才能长身体。

现在她的体重比同龄人重了不少,但是身高跟同龄人一样高。话说的好,但是走路还不是太稳,有时候还是会摔跤,即使摔疼了,也不哭,不然奶奶就不会让她自己走路,反正身上的肉多,即使摔跤,也不会太疼。

冯老四看着闺女每天早上都在门前等着,他真的心疼闺女,“闺女,不要跟着爹好吗?爹去河里取了鱼就回来。”

天天跟着出去,小脸都给吹黑了。

欢喜撒娇道:“喜宝看着爹拉鱼,爹拉鱼的样子最帅气。”

冯老四无奈,只好抱着闺女放到车里。“好吧,爹就依闺女的。”

“爹最好。”欢喜小手鼓掌。

为了让欢喜少遭罪,每天都要安排一个人跟上。

天天都是收获满满,所以大家更不会嫌弃她这个娃娃是累赘了。

欢喜也能经常喝到新鲜的鱼汤,大家不光有鱼汤喝,还有炖鱼,鱼的各种烧饭,大家都能吃到,欢喜还在一旁提醒过张翠花,现代烧鱼的方法。

现在的张翠花可厉害了,会做各式各样的菜,红烧,清炖,水煮,等等。

不精神的做成咸鱼,小的就放到缸里养,还有就是特别精神的大鱼,每天也会留一些,怕的是第二天运气不好,抓不到更多的鱼。

他们冯家每天去集镇送鱼,庄上的人自然都知道。

一场笼鱼潮,就在眼前。

大家看着冯家是满载而归,他们却只能笼到几条小鱼,大家都急红了眼,纷纷到他们冯家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