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种田:后娘难当战神难撩 > 第39章 买地,开百货商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抢来的东西兑换价值降低?”这个空间还是一个正直的空间。

价值三百两的首饰,也只换到了一袋棉花种子和一袋杂交水稻苗,和两枚速效救心丸,三瓶维生素软体。

“早知道拿去黑市上卖了。”姜宜懊恼不已。

好在杂交水稻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她双手合十,闭上眼:“多谢袁爷爷。”

添香馆前,天上银月弯钩,晚风清凉,吹得门前灯笼架上的黄灯笼轻轻晃动。

烛火熄灭,原以为周围会陷入一片黑暗。

她朝前走,一盏昏黄烛火缓缓亮起,光源向四周扩散。

二人在门前对视,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无言了片刻。

楚戎笑意温和地:“你回来了。”他手上提着一个宣纸藤木灯笼,烛火将宣纸上兰花的图案倒映在地上,影影绰绰,颇有诗意。

她晚归他便在门前等候,恍惚间姜宜竟有了他会像这样等她一辈子的错觉。

姜宜的心胡乱蹦了几下,她冲他轻笑:“嗯。”

次日,搬家。

几人的物品大部分都葬身了火海,是以搬家,也就是一人提一个包袱挪到别的地方。

“房子离田家村只有一里地,娘子若是想回去照看田地也方便。”黑耀提着钥匙走在前面,正要开门。

姜宜听出话里的不对,歪头打量他:“你是楚戎的朋友?”

“咳咳。”楚戎咳嗽了两声,“他是旧友的部下。”

“那他是怎么知道我在种地的?”姜宜狐疑问。

黑耀立刻反应过来:“娘子一看就是能干的,在下猜的。”

“你很眼熟啊,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再不走恐怕是要穿帮了,黑耀快速解开大门上的锁头,确认脸上的胡子沾牢后才转身:“在下还有事要忙,几位自便,老爷死前将这房子赠予了楚郎君,几位可以随便使用。”

说完他生怕姜宜再多问,飞也似的离开了。

院子不大,但也不小,三进的院子,穿过照壁,后面便是一片方形的人工湖,大康正处于旱季,这湖里却蓄着水,还是活的地下水。

湖的两边种有玉兰,穿过人工湖便是正厅,会客专用,正厅后是左右两个院子,再往后便是一个大院子,内有后花园和三间厢房。

这栋宅子和她打算改建的楚家小院不能说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这是你友人送你的宅子?”姜宜回头,楚戎视线望向别处,抿嘴点头,她还是有些不信,“这么大方,还这么合我心意?”

楚戎垂眸,有些心虚地不敢看她:“也不是哪里都好,正厅后面的两个院子里,其中一个上了锁,可能要委屈你和我住一个院子了。”

“没关系,楚宅再盖个半个月就能竣工了。”姜宜漫不经心道,提起裙摆跨过门槛左右瞧瞧。

龙凤胎一前一后地跑进了院子,欢脱得像脱了缰的野马。

三人后面,楚子珉负责推楚戎的轮椅。

楚戎一把握住他的手,郑重其事道:“想办法让王木匠病几天。”

“呃...爹,这不好吧。”楚子珉表示不想干坏事。

因是好友赠送的缘故,这栋宅子并未命名,正厅后的两个院子却有典雅的名讳。

左为识香院,右为识月阁。

识月阁内两间厢房,中间由一条回廊联结,中间的空地上有竹林小径,当中又设有曲水流觞,一个四方石桌两个石凳,石桌上刻有棋盘。

姜宜对识月阁很是满意,当即就选了东边的厢房住了下来。

这院子僻静,屋前的鹅颈椅还能坐着写字,脚下便是曲水流觞的曲水渠,只是旱季水都干枯了。

三个孩子的院子更是巧妙,像是专为三人设计的。

楚子珉的厢房里不仅有书房,还有琴房,若非如此,姜宜险些不知楚子珉会抚琴。

在楚子珉隔壁,南边的厢房便是楚子凌的房间,门口的一块空地刚好能让他习武,楚子晴的屋子距离两个哥哥远一些中间有个小花园隔开。

花园里没什么花卉,光秃秃一片,贵在独立一间。

这宅子虽好,但总比不上她设计的,那才是她想要的,现如今没修好她也只能在这儿住下。

傍晚吃过饭,姜宜站在那片人工湖边,瞧着水面上的波动,隐隐有了一个想法。

这宅子距离田家村不远,这片湖用的是地下的活水,而田家村的地下也有一条地下水脉。

难道两条水脉是连通的,若是这样,距离此地方圆十里的农田地下应该都有水脉才对。

有了这个想法,姜宜便激动的一晚上都睡不着,第二日便找来了滚地鼠刘个。

宅子附近二里地有一个村子,名叫狗村,村子里都猎户,农田千亩,因大旱无人耕种。

刘个去走访了一圈,又在几处姜宜在地图上标好的位置查过,回来后大喜说:“真如姜娘子所说,测过拿什么屁啊曲...”

\"ph值。\"

“对对对,就是这个,还有湿度对比,都与您说的数值一样。”刘个在地图上点了几个位置说。

她猜得果真没错,地下有水脉。

当日姜宜便戴上楚子晴,拿着钱去了镇上的当铺。

当铺里。

掌柜上下打量母女二人:“你当真要买这些荒田?”

“东郊二十亩荒田,但凡农户有典卖的我都买了。”姜宜云淡风轻道。

当铺掌柜眼珠子滴溜溜转,竟有傻子买荒田,当初收这些荒田的时候本以为大旱过去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旱灾持续了这么多年,险些砸手里。

这下可好,来了个冤大头。

“好说,一百两这些田都卖你。”掌柜的笑说。

楚子晴掏出她的小算盘,敲敲打打一阵后说:“大康法定,农田一亩均价七千文,旱田一亩五千文,这些农田总共二十亩,非旱季是最多也只能值每亩良田七千五百文,二十亩便是一百两,可如今良田便旱田便应该按当今旱田的市价来卖。”

算盘啪啪啪敲完,楚子晴小手比了个数值:“最多给你六十六两。”

掌柜的浑身僵直,半晌咽了口口水,这小妮子怪厉害的。

“六十六两便六十六两,遇到二位,我算是载了。”掌柜的说,反正都是些旱田,卖也就卖了。

姜宜笑笑说:“六十两抹个零头,另外我可以再加四十两,掌柜得再卖我一件铺子如何?”

“见过会讨价还价的,没见过你这样的。”

一百两西街角落一间店铺,外加二十亩旱田,用的是姜琳那儿讨债来的银票。

她的将宜百货提上日程。

姜宜走后,店铺掌柜抚摸那张银票,银票角落盖了红色的章印,一般在这儿落章就表示这张银票出自哪家票号——姜氏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