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等太久,徐秘书给两人倒的茶水还是温的,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

冯中承拿着笔记本走进来。

见状叶琳琳和苏辰淮从沙发上起身,出声和对方打招呼。

冯中承招手示意两人坐下。

把笔记本放在桌子上,他叫徐涛给自己倒杯水,便坐到两人对面,笑着开口。

“今天你们俩怎么有时间过来?是不是苏记遇到困难了?”

说完他一看两人的表情,皱了皱眉。

“怎么?真有困难?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叶琳琳把手里的资料递给冯中承,开口解释。

“冯叔叔,不是苏记,是我想要在村里建大棚,被有心人阻止了。”

冯中承接过资料听着叶琳琳的话,随意翻开,结果越看表情越认真。

一时间,办公室内只有冯中承翻看资料的声音。

半晌,他合上资料,不确定地开口询问。

“琳琳,你这些数据都是怎么来的?准确吗?”

见冯中承惊喜的表情,叶琳琳心中一喜,她知道这个项目冯中承是满意的。

眉眼一弯,叶琳琳出声回答。

“冯叔叔,这些数据是根据我家现有的大棚产量,还有我到供销社和市场调研后得出的,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毕竟市场瞬息万变。”

看冯中承认真倾听的模样,叶琳琳唇角扯动。

“但是对于现在的大峪村来讲,这无疑是条致富之路,每家只需要出半亩田地,其他土地还可以正常种植粮食,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却有机会可以挣到十倍甚至几十倍的钱,难道这样不好吗?”

“而且村大队负责协调监督,每年会上交一成利润给村里,用于村庄建设,修路建学校,帮助村民不都是利民的好事吗?”

叶琳琳的这些话句句在理,冯中承连连点头。

“这个项目确定不错,那为什么被阻止呢?”

听到冯中承的询问,叶琳琳眼底闪过厌恶,语气也满是抱怨。

“我们村里的副主任和我家有过节,只要是我提出的事情,他都要阻止,本来这个事村干部开会已经投票通过,但是到乡里被驳回了。”

“我们村长连审批领导的面都没见到,却在门外好像看到了副主任的背影,所以我怀疑是他在背后搞鬼。”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猜测,不过这个项目真的对村子村民都有很大好处,我不想放弃,就来找冯叔叔你了。”

冯中承听完叶琳琳的描述,表情有些不好,思考片刻后,他直接站起身。

“走,我和你们去趟大峪村,我想亲自看看这个温室大棚,还有供销社和市场也要实地考察一下,如果真的和你资料上写的一样,那这个事县里来牵头。”

闻言,叶琳琳也是赶紧站起来,举起手给冯中承保证。

“冯叔叔,你放心,资料上的数据绝对只会保守,不会夸大。”

看叶琳琳认真的模样,冯中承收起严肃的表情,哈哈一笑,率先转身。

推开办公室门,叫上徐涛,几人就一起骑车离开县政府大院。

叶琳琳表示可以先到县里看看药材的销售渠道,得到冯中承的允许后,三人往仲清堂出发。

来到仲清堂,朱文斌一眼看到叶琳琳,示意她稍等一下,给面前的顾客抓好药,就走到几人面前。

笑着开口。

“小叶小苏,你们又来送药吗?”

因为朱晓婷的缘故,朱文斌和叶琳琳两人也渐渐熟络起来。

叶琳琳摇摇头,指着冯中承两人介绍。

“朱大哥,这是我叔叔和大哥,他们也想了解一下收购药材的细节。”

闻言朱文斌和两人打过招呼,就详细地讲解起来,中间冯中承还提出几个问题。

朱文斌也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最后冯中承问起仲清堂最多能收购多大的药材数量。

朱文斌有些诧异地望向对方,显然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

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表情,笑着回答。

“如果您和小叶家里一样是种植大棚的话,不用担心药材收购的问题。因为药材普遍生长周期长,存放年限久,所以我们都是一次收购大量药材的。”

说完又补充道。

“当然,如果真的产量巨大,超过我们能够承受的数量,我们也有合作的药商,他们会收购。”

闻言,冯中承点点头,又提出疑问。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签订一个长期的收购合同?”

朱文斌侧头看一眼叶琳琳,见对方点头,他轻声道。

“这个事情之前小叶他们就问过,我们如果考察过大棚的种植以及药材的生长情况,是可以签订收购合同的,不过验收时也是要检查药材品质的。”

听完朱文斌的讲解,冯中承露出微笑,和对方握手致谢,便提出离开。

叶琳琳两人也和朱文斌告别后,四人一同离开。

朱文斌有些好奇地望着徐涛的背影,突然想到什么。

之前仲清堂刚开业的时候,县里领导来视察过,那时候徐涛就是县长秘书。

他刚刚就觉得徐涛有些眼熟,却忘记在哪见过,此刻一下记起。

徐涛对那个中年男人那么恭敬,那人岂不是……

朱文斌赶紧回想自己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一通回想后没发现不妥,有些庆幸自己的态度还不错。

内心又对叶琳琳两人产生好奇。

听妹妹说叶琳琳和她是同学,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

但是在他看来,叶琳琳的气质和谈吐一点都不像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丫头。

而且她还和县长这种领导关系密切,真是个有趣的人!

离开仲清堂,几人直奔供销社和市场,都询问一圈后,又到铜山乡里考察一圈。

一趟走下来,他们得知市场冬天新鲜蔬菜一直属于短缺状态。

就算有货也都是从外省运来的,运输成本高,进货价格也不低,导致出售价格极高。

甚至能达到应季蔬菜价格的十几倍,还有很多种蔬菜压根买不到。

而且铜山乡周边没有大面积种植蔬菜的地方,无形中也提高了群众购买蔬菜的成本。

考察完,冯中承对种植温室大棚这件事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