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当藩王三年,吓坏李世民 > 第42章 挖呀挖呀挖,来年打到颉利他姥姥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章 挖呀挖呀挖,来年打到颉利他姥姥家

\"除非什么?\"

本有些沮丧的李恪立马来了精神。

【除非系统二次升级,到时候宿主每日挖呀挖获得的神奇种子中可能会出现治愈系的。】

“那也只是可能啊!”

【不要灰心,姐姐我说的可能是有很大几率获得哦!】

听到系统这么说后,李恪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他也不好说后面能不能再获得其他历史上的军团了。

就算有,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抽到。

除了在外执行任务的虎豹营士兵外,李恪把其他活的人都收回了卡牌中。

这一次他发现,他可以按比例地选择召回士兵。

李恪欣喜不已!

不是他舍不得粮食,而是他不想再有更大的伤亡了。

把大部分人收回,只留下几十人用来搞情报,守卫几个重要地方足够了。

若是突厥大军再次杀来,再招出来也不迟。

在此之前,李恪命令典韦让大家集合。

并在边城一处山林间埋葬了十几名战死的虎豹营士兵。

李恪致悼词。

并在墓碑上题词“忠勇之士,永垂不朽!”

全程墓坑都是李恪一人操刀。

典韦本想带几名虎豹营士兵上前帮忙,被李恪拒绝了。

他今天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正好!

一边完成每日挖呀挖,一边让众将士感激涕零。

其实李恪想说的是!

“你们有锄头,铁锹吗?”

“靠你们手中的刀枪吗?”

“可别! 刀枪好好留着后面杀敌人吧!”

“术业有专攻,工具也一样!”

在虎豹营众人的注视下,李恪开挖了。

只见他边挖边口中念念有词。

只听!

“在小小的山林间挖呀挖呀挖!”

“埋下忠勇之骨,来年打到颉利他姥姥家!”

“将军,主公这是何意,难道是在念什么咒语吗?”

一名副将在典韦耳边小声嘀咕着。

典韦立马递给他一个安静的眼神。

副将只好悻悻地退回边上。

也不知道为啥,典韦发现李恪自从念了那两句后。

手上的挖掘速度堪称神速啊!

他一个人的挖掘速度都快赶上几十人了。

很快,一个长有十米,宽有三米,深度近两米的大坑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若不是亲眼所见,打死典韦也不相信,一个人竟然有如此神迹。

放到他典韦身上,同样的时间,至少得八名典韦同时作业。

或者他每次用全部的内力外放,对同一个地方持续性的轰炸。

但最终会给大家呈现一副千疮百孔的画面。

而不是李恪挖的那么有棱有角。

一时间,虎豹营对这位主公再次刷新了认知。

长安城内。

就在一众大臣快要受不了的时候,玄武门总算打开了。

一众大臣鱼贯而入。

甘露殿。

李二坐在龙椅上,俯视下方的一众大臣。

他发现今儿个大家都有些不太正常。

“今儿个,众位爱卿有没要事启奏啊?”

李二特意把这句话语气加重了些。

可让他感到诧异的是一众大臣相互间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就是没人主动站出来。

“既然没人愿意提,那今儿个就让朕抛砖引玉吧!”

“朕收到边关来信,说是汉王到了边关后,就主动和突厥那边交上火了。”

“还不错,竟然胜利了,三百灭了一千,还行!”

李二一句还不错开头,还行结尾。

点出了他此刻心情甚好。

甘露殿,他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争论一番后。

得出的结论是汉王李恪能够稳住大局,不会无的放矢。

前有渭水河畔突厥大败而逃。

后有边城三百灭一千。

杜如晦断定颉利不会失去理智大举进攻大唐边关。

他会像之前在长安城那样,安插一些暗探。

李恪当时设计明暗两条路线离开长安城,可惜还是遭遇了突厥杀手。

事后,李二让金吾卫暗中调查,发现在长安城中存在一批可疑的人。

尽管这些人隐藏的很是隐蔽,但是终归不是大唐人,

他们突厥人的习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断有百姓举报一些可疑的人。

这一次,金吾卫在西市间的不少巷子里抓到了突厥的探子。

加上出去执行暗杀李恪任务的人员。

和被金吾卫抓捕的人。

颉利布局在长安城内的暗探基本被一网打尽。

仅有几人事先听到了风声,及时转移。

房谋杜断。

杜如晦的判断,也得到了房玄龄的认可。

一时间,压在李二胸口的大石总算能平稳地落地了。

显德殿内。

李二话锋一转。

“好是好,但是突厥那边会让汉王这根刺一直卡在他们的咽喉处吗?”

“非也!”

“等时机成熟,突厥定会大举进攻,北方大局需要有一位神勇果敢之人来辅助汉王。”

李二这个砖一抛出,顿时轰炸出一片人。

尉迟恭和程咬金先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些国公大臣也站出来支持。

这一次连五姓七望中也站了一批人愿意支持李恪。

李恪不在这边。

若是他在的话,一定会说。

你们一个个嘴上说支持。

钱钱没有,东西也不给一样,这是哪门子支持。

一个个见风使舵的家伙。

这一次早朝最大的决策是任命苏定方为河北道都护,听命于汉王李恪。

监管河北道以及周边边关军队事务。

简单的说,就是若是发生大战争。

苏定方要在第一时间集结周边的一些守备军支援前线作战。

。。。。。。

虎豹营王胜平安归来,并带来了颉利的亲笔书信。

李恪看了后,把它交给了管仲。

“先生,您也看下。”

待管仲看后抬起头,他笑了。

“先生为何发笑?”

“殿下,信中之人所写,字面上无不是表现他很生气,对您很不满,甚至说他恨不得顺着这封信爬过来杀了你。”

李恪听了管仲的分析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

“但是,按在下看来,此人心已经慌了,他是怕了。”

“由此可以看出,短时间内突厥那边是不会再对殿下大举用兵了。”

“殿下可安心打理城内事务。”

“先生之言,让小子茅塞顿开。”

“那依先生之言,我下一步从哪方面着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