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 > 第15章 酒楼大掌柜吴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伦这两天正在发愁一个事情,一直拿不定主意。

醉瑶台的销售需要一个根据地,也需要一个公开的渠道。不然酒倒是不错,大家疑问是哪里产的,大家说是梁山泊深处,有心人再一仔细打听,嚯,你一个小小的梁山水泊竟然还有这么好的酒,尤其是这么挣钱,那真的是岂有此理,一个小小的州府,有个万把人马就能把梁山给灭了。

打着忠君爱国的名义巧取豪夺发大财向来是官兵们的拿手好戏,王伦现在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满打满算王伦穿越过来也就不到一个月,现在的梁山是异常的脆弱,急需要快速发展,那快速发展无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兵,一个是钱。招兵买马可不是简单的振臂一呼,云集响应,也不是说我手中有粮食,都来跟我干吧。这年代,要不是实在没有活路,谁愿意上山当土匪?你看林冲和杨志,包括武松和宋江等人,谁不是逼不得已才会落草为寇?

这里还有一个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落草为寇造反是两回事。

落草为寇顶多是一帮子强盗不服从政府管辖了,我就要躲在一个犄角旮旯里混日子,顶多下山强点东西。就这样的强盗别说皇帝,就算是当地官府也不会睁眼看待,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造反就不一样了,那是实实在在要拉起队伍来跟朝廷对着干。那是要跟朝廷抢人抢粮抢地盘,是要动人家的命根子的,是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游戏。

现在的梁山泊就是一窝子草寇,离扯旗造反还差的很远。王伦现在还远远没有被逼到绝路上,现在就把旗杆子竖起来找死。

在王伦看来,梁山水泊实在不是一个造反的好根据地。

梁山水泊周边地市平坦,离大宋王朝大的核心区域非常的近,北边是大名府,是大宋和大辽的交界地,大宋在这里屯了重兵,北边就是燕云十六州,是契丹控制在手里。800里水泊梁山,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在王伦看来就是一个大号的囚笼。若是王伦先在就起兵造反,先不说自己手中兵将的多少。要是有一个良将,封锁了梁山水泊,在陆地上围而不打,梁山泊能支撑多长时间?

再说了梁山山寨空间有限,能养多少人马?要是仅仅是自己重量,养活几千人就顶了天了,要是再多养军队,就是要屯粮,又能屯多少粮草?战事起了之后,外面的粮草和盐铁等战略资源一断,不用多久,梁山就不战自溃。

当然了,梁山山寨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现在的大宋朝廷已经是外强中干,整个大宋朝的军队早已经是腐烂不堪。大宋朝约为100万军队。其中西军正面和西夏对决,明面上的军队有25万,也是大宋战力最强的军队。剩下的河东军和河北军的军队数量次之,分别适合10万和12万,再接下来就是开封府据说有30万左右的禁军护卫。剩下的大宋广大地区加起来也只有20来万军队。

注意,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大宋的军队吃空饷严重。常年和西夏作战的西军也只有满编额的六七成,河东路和河北路能有一半就了不起了,开封府能有10万的守军就不错了,就这10万人都是关系子弟或者是滥竽充数之辈,早已疏于操练。其他的地方又不是在作战一线,又是天高皇帝远,空饷不可想象。这也就是为了女真南下时只有十几万大军,其中一多半还是仆从军,就能把北宋打得落花流水的根本原因。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宋军队再不堪,那也不是梁山能招惹的。

王伦就算是知道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又能如何?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作为梁山起步的关键一环,醉瑶台至关重要。

王伦需要一个台面上的销售基地,也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白手套来处理各种事情。

王伦准备接下来要走出去,其中第一个脚印子就落在济州府,要在济州府开一个醉瑶台的大酒楼,同时也作为醉瑶台表面上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这么值钱的宝贝疙瘩,生产,销售,护卫都需要不少好手,这也是王伦为什么要着急拉拢阮家三兄弟。

济州府是连接八百里梁山水泊和广济渠的水陆要冲,交通发达,州城富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广济渠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漕运四渠之一,另外三个渠分别是惠民渠、金水区和汴水渠。这四道水渠,汇通东西,沟通南北,为北宋的经济发展和货物运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济州府既然这么重要,这水肯定就很深。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济州这么一个重要地方。4

作为梁山水泊的白手套,这人要忠心,更要有能力,要有大局观,黑白两道要吃的开,还好紧紧稳住梁山的钱袋子,这个人可真不好找。

现在的梁山里,也就朱贵能拿得出手,但是火候远远不够,总不能王伦亲自到台前。

就在王伦苦思冥想对策的时候,阮家三兄弟来了,阮家三兄弟不光自己家来,还引荐了一个人,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智多星吴用。

阮家三兄弟带了一些大鱼和野味,又是吴用第一次上山,梁山众好汉自然是热情款待,不再话下。吴用自然是人精,一顿饭下来心里自然有了计较,顿时有了投靠想法。现在的梁山正是草创阶段,是用人之际,这时候要是入伙,那可是能拿到原始股,对于素有志向的吴用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再加上王伦的胸怀气魄也是另吴用拜服。

待阮家三兄弟下山之时,王伦就借口和吴用一见如故,想和吴用叙叙旧,次日送回。阮家三兄弟也不意外,先告辞而去。

王伦引吴用回到房间,屏蔽了左右,王伦转过身来,目光如电,看着吴用,过了两个呼吸,开口道:“先生,我王伦现在已经是落草为寇,不久之后,天下当有大变,我王伦要平天下,救万民,拓四海,开盛世,你可愿意追随?”

吴用心中一惊,忍着眉头开始沉思。

“你若诚心辅佐,以后大业有成,朝堂之上,定然有你的一席之地;你若不愿,王伦重金相赠,不枉你我结交一场,但是梁山机密,你不可透漏丝毫,不然千里万里,我也必能取你姓名。”王伦收起了豪爽之气,强烈的压迫感压的吴用喘不过气来。

“主公在上,吴用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吴用略一思索,跪倒在地,心中激动。

“哈哈,好,先生不负我,我定当不负先生。”王伦大喜,双手扶起吴用。

“先生道号加亮,伦以为加亮两字暗欺天机,怕不得长久,我送先生道号云鹤,先生以为如何?”王伦想了一下,认真地说。

“云鹤,云鹤九天。”吴用琢磨了两句,眼睛一亮,顿时觉得大脑一片清明,胸中豁然开朗,郁郁心结竟然瞬间打开。“我何苦要和诸葛亮比个高低,强名加亮已经是失了心胸,我名云鹤,云鹤九天就是我的志向。”吴用琢磨之后再次双膝跪倒在地。

“多谢主公赐号。”吴用现在是心悦诚服,如果说他刚才心里还有侥幸,自恃才能,现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王伦除了是明主,还是指路明灯,别看仅仅是给吴用改一个道号,实际上是端正吴用的价值观。以后的吴用是一个阴险小人还是一个治世能臣就不再是一个定数。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王伦有自信,吴用跟着自己,绝对比跟着小黑胖子宋江更能发挥作用。

两人分清主次,确定身份之后自然没有顾忌,两人泡了一壶清茶,开始了济州醉瑶台酒楼的谋划。作为这个谋划最关键的一环,吴用便成了这济州醉瑶台的大掌柜。

吴用心思灵动,一下子就知道了醉瑶台酒楼的重要性,心里对这个重任是颇感意外,更深为感激,当即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这和聪明人说话有时候要直接了当,来回打哑谜有可能把好事给办黄了。

这吴用就是个聪明人。

有看官要问,这醉瑶台的酒不是柳如玉说了算么?怎么又让吴用做大掌柜?

实话实说,现在的柳如玉还撑不起这醉瑶台的架子,再聪明的姑娘年岁尚浅,经验毕竟不足,醉瑶台迟早是柳如玉说了算,吴用在这里只是小试牛刀,开门第一炮,再说了,酒的工艺还是柳如玉紧紧握在手里,这个谁都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