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 > 第48章 梁山经济发展委员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章 梁山经济发展委员会

白虎上山之后就成了梁山的团宠,得到了全梁山上下的喜爱。很多小男孩大闺女的没事就想省下来两块肉去喂小白虎。这小白虎很是挑剔,他想吃什么自己去找,别人硬塞的肉人家是一口不吃。也就是柳如玉和武松喂的时候吃的屁颠屁颠的,王伦偶尔也喂喂,但王伦没那闲工夫。

梁山高层现在正在酝酿一个重要的军事规划,武松跟着王伦、林冲几个忙活的脚不沾地,这小老虎也是贱脾气,没事就抱着武松的腿撒娇,武松经常气的几个大嘴巴子就抽走了,或者随便踢两脚。这小白虎挨完了打就去找柳如玉蹭吃蹭喝。这柳如玉是梁山的头号小富婆,自然不在乎这点吃食。

柳如玉这几天生活很充实,那就是酿酒数钱喂白虎。相比之下,大宋皇宫里的那些妃子们,每天吃饭喂猫养小鸟的贵女们就弱爆了。

这两天的黑脸大将军似乎感觉到气运被夺,心情不好,整天直哼哼,平时最喜欢的几个小母猪也不关注了。直到一天早上,小白虎趾高气昂地在黑脸大将军的猪圈门口撒了一泡尿,这头黑猪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要说这大黑猪现在有返祖现象,竟然长出了两根一指多长的獠牙,而且看那意思还有再长的可能。

小白虎一到来,院里的其他猪都吓得直哆嗦,趴在地上不动弹。

这黑脸大将军看到自己的娇妻美妾受了欺负,丝毫不惧。那是怒目圆睁,猪吼震天,当然小白虎也是啊呜不停,这山下的马好听了直哆嗦,好多都吓尿了。

这一幕当时就被好多人围观。

也不知道这大黑猪和小白虎是怎么沟通的,后来这猪圈周边方圆百米之内的区域小白虎就不再光顾了,大黑猪也已经迷失在了娇妻美妾的逢迎中。

当时王伦刚好离的不远,看到这一切大呼神奇,要不是这大黑猪不会说话,他真以为这黑脸大将军是猪八戒转世。

自此一事后,梁山两大神兽,黑猪白虎的格局已经奠定,若再有上山来的神兽,得先问问这两位前辈答应不答应。

王伦当然管不了这两个畜生的的江湖恩怨,因为梁山一个重要的节点到了,东京旧窑厂和老军巷那批青壮(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准青壮)到了。

四月初十这天,从早上到傍晚,陆陆续续有不同批次的人到了码头,接连不断,梁山水泊上舟楫不停。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流程。

上到张九、狄长青,下到各个半大孩子,一个不剩,全部把前段时间那3000多老弱的流程走了一遍。

剪头发,脱衣服,洗澡,换新衣,脏头发和破衣服扔火堆,然后就是大名鼎鼎的烩菜配馒头。

现在这帮半大小子的衣服就齐整多了,虽然是稍微大了点,那是考虑到他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要猛长个子,就做的稍大了一些。

有诚信仁义那四个家伙比照着,一个多月长了半头,粗了一圈。

这俗话说的好,久旱逢甘霖,庄稼遇大粪,这半大小伙子长起来,一天一个样。还好都未成年,骨头还没闭合,追追肥还是能长起来的。

王伦几个在山上看了这帮人换好了衣服还挺像那么回事。不像上一批时间仓促,他们这一批的衣服做的从容不迫,一水的梁山军装,那叫一个好看。当然了,那帮狼吞虎咽,边吃边哭的孩子们就有点不搭。

之前上山的那帮老弱们早就找到了各自的孩子或哥哥姐姐,大家又是一顿抱头痛哭。

“所有上梁山的这些人,全部再各做一套衣服,大家总有事要出个门逛个街啊啥的,全是军装太扎眼。”王伦吩咐旁边的杜迁。

要说这梁山的头领和先生们,为啥对王伦这么服服帖帖。因为王伦做事情就是敞亮,大到办学建屋,小到穿衣吃饭,都安排的让众好汉没有二话,这么体贴的头领他们之前没有见过,也没有听到过。

要是以后全天下都犹如这梁山这般,那就是盛世,陆正言心里感叹。

“大哥,那要是一人做一套,那就得上万套,这周边的裁缝店又有的忙了。”宋万笑着说。

“大哥,说到这做衣服,刚好有事情找你商量。前段时间上山的人里有一个大娘子,姓周,大家都叫她周大娘子,以前开过裁缝店。她找到我说她家逃荒之前是开裁缝店,有几分手艺,那批人里针线活做的不错的有两三百个,这些针线活出去找别人做要花不少钱,银子白白花出去不少,好多衣服的手艺还不如她。她们这些娘子们感念大哥的恩情,也想做些事情,就想自己给大家做衣服,虽然可能慢点,但是手艺定然不会差,咱们梁山自己买布料就行。”杜迁在旁边笑着说。

“唉,百姓们都是实在人,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自发的为你着想。”王伦感叹。

“头领,民心可用啊。”陆正言笑着拱手。

“对了,这件事情很好,杜迁,你去把周大娘子请过来,我跟她好好谈谈。”王伦笑着说。

一刻钟后,半山腰的凉亭里,身穿一身绸缎的半老娘子小跑着过来,看到王伦就要下跪磕头。王伦赶紧扶起来,没让她磕下去。

王伦一打量,这周大娘子年轻时候肯定有几分姿色,只是在那旧窑厂里,漂亮的女人都比较凄惨,她的额头上有一道疤,不知道是自己留的还是别人给留的。身材比柳如玉他们粗壮一些,这都是常年劳力的结果。

“多谢大头领收留,我们母子才有了安身之所。”周大娘子擦着眼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周大娘子不用客气,我们现在梁山上下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各尽所能,互相帮助。”王伦笑着说:“杜迁说你想为梁山上下做一些衣服?”

王伦坐在了凳子上,示意周大娘子也坐下,周大娘子犹豫了一下,坐了半边。

“大头领,是这样的。我和几个相熟的姐妹商量了一下。大家平时的衣服都是自己做,有的手艺相当不错,比外面店里的还好,我们就觉得梁山可以买一些料子,我们自己做衣服。虽然大头领体贴我们,掏钱爽快,可是这梁山上下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得花多少钱?我们女子家家的,大事情上帮不上忙,但是这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小来小去的手工活我们都能干。做的多了还能拿出去卖呢,虽然卖不了多少钱,那也是个进项,这一进一出,常年累月,这差别可就大了。”周大娘子娓娓道来。

王伦此时已经愣在了当场。

自从穿越到这大宋朝,这么简单朴素的经济学道理,王伦还是第一次遇到能搭得上话的,真的是应了教员他老人家的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王伦之前老是绷着一根弦,天天琢磨着招头领、赚银子、招兵买马,可是忘了这么多基础的东西。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简单的小东西,都蕴含着经济学的大道理。

周大娘子正在说着,看到王伦楞在了当场,吓得立马站了起来:“大头领,是不是民妇说错什么话了?民妇不知深浅,还请大头领不要怪罪。”

“哈哈,好个周大娘子,你哪里说错?你是说的太好了,都把我给惊住了。”王伦爽朗一笑:“大娘子快坐下。”

“我最近一直觉得有什么事情忽略了,原来就是这件事。周大娘子,你说的这可不是小事,是关系到梁山未来的大事。多亏你提醒,不然我还真想不到。”王伦惊喜地说:“之前我们梁山人手少,很多事情都没法做,现在人多了,帮手也多了,很多事情就能做起来了。”

“大头领,我只是随便说说,没你说的那么好。”王伦的话让周大娘子脸一红,有些局促。

“哈哈,周大娘子不要谦虚,我说好就是好。”王伦想了一下说:“周大娘子,你稍后问一下,看看有多少的妇女姐妹们可以做针线,针线活好的要先挑出来,可以先做起来;针线活不好的,但是有兴趣的你们可以教她们,经验互相传授好。这件事情你来负责,我稍后让杜迁给你支1000两银子,需要什么布料和工具,你自己去买,我会让杜迁差人协助你。就按你说的计划,我们先做自己穿的,自己做好了之后再提炼下手艺,卖到周边。这样梁山省一些银两,多一些进项,你们也能多一些零花钱。”

“大头领,我们只想为梁山做事,不敢想要钱,我们现在有吃有喝,已经很知足了。”周大娘子赶紧站起来。

“哈哈,周大娘子不要多想。我们梁山上下除了未成年的孩子们,都有一些零花钱,只是人多,很多人的零花钱给的不多,现在大家都有手艺,能多干一些活,梁山也会多给一些奖励,多做多得,这是大家应得的,而不是我给的。”王伦笑了笑,认真地说:“这是一件大事情,需要有一个大规划,但是没关系,我们先做起来。”

听到王伦的话后,周大娘子一脸兴奋,满眼冒星星。

送别周大娘子后,王伦琢磨了一下,让张九尽快把吴用请回来,这事情比较重要,没有一个能掌局的人做不起来。

第二天中午,吴用就赶回了梁山,一路上风尘仆仆,当王伦听到他把醉瑶台委托给颜秋红打理时,当场拍掌大笑,连说了三个妙字。

你还别说,这醉瑶台的掌舵人找来找去,还是颜秋红最合适。

这啥人就要干啥的天分,这颜秋红天生是个女强人的命,前段时间做吴用的副手,让吴用省心不少,有时候还能提出一些让吴用赞叹的建议,人情往来更不必说。阮小七是什么人?那是茅房拉屎脸朝外的汉子,都让颜秋红弄的服服帖帖。两人郎情妾意,已经是水离不开鱼,鱼离不开水了,不行,过两天得给这两个人张罗个婚事,王伦心里琢磨,有些事名正言顺才好,好好一段佳话别整的跟偷情似的。

王伦让人把陆正言请过来,加上他和吴用,三个人在小屋子里就规划起了关系到梁山未来的一件大事。

要说这段时间吴用心里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这段时间梁山的发展是一天一个样。毕竟吴用是最早上梁山的智囊团成员,才能本事都是不错,这后来的陆正言从一介流民一跃成了梁山建设委员会主任,而且还是梁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这权柄之重要,梁山的其他武汉子不知道,吴用哪里能不知道?就在吴用焦虑的时候王伦的命令来了,吴用敏感地认识到自己要派上大用场了。当即按计划安排好了人手,连夜回到了梁山。

吴用和陆正言两个人第一次见,之后,就算认识了,但是大家谈了半个时辰之后就被对方的风采能力折服。

按照王伦之前的想法,梁山想赚银子就得靠着醉瑶台这种本小利大的商品撑着。后来听周大娘子这么一说,才幡然醒悟,很多柴米油盐的小事情,里面竟然是大有学问。这里面有民生,有学问,有利润。

王伦打算成立一个经济发展委员会,专门负责这经济发展一事,大到醉瑶台、粮食、布匹、盐巴、铜铁、木材等资源的进出,小到裁缝店、工具店的管理都要有人来统筹负责。就目前的梁山来看,能做这件事的,也就吴用了。

简单来说,这陆正言就相当于工部尚书加民政部部长,这吴用就相当于现在的户部尚书加后世的财政部长。

至于杜迁,那就是梁山总出纳,所有的钱的进出,他这里就是一个关。还好杜迁脑子简单,只要定好的计划,杜迁掏钱是一分钟都不耽误,一点折扣都不打。深知官场黑暗的陆正言和吴用知道杜迁这一点有多么难得。杜迁管钱,他们举双手双脚赞成。

再说了,别看杜迁和宋万的能力有限,头能简单,他们对王伦的忠诚自不必说,就他们的资历,那也是梁山最早的,次之的就是当时在山下码头尿尿那批人。

后世的教员在评军衔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红军不下校。”看看,只要你资历到了,你就是一个马夫或者伙夫,那也是至少少校。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拿能力说事。有能力半路撂挑子或者叛变的人多了去了。有那一批人,不管多困难,他们从一开始跟到最后。你能说他们起的作用比一个将军或者进士小么?

这也是后世为什么看资历,资历就是一个综合反映。

别看事情大,在明白人眼里,这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剩下的就是细节。

这不到半个时辰,王伦、吴用、陆正言三人就坐下喝上茶了。

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梁山技术人才大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