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 > 第60章 杭州城遇庞万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康城事情已了,王伦直接坐船顺长江而下,再转京杭大运河,去杭州。

王伦一行十来个人,干脆包了一艘客船,再加上自己一行人有几个女眷,空间太憋屈了不好,再说还有马匹。

建康往下就是苏州,苏州再往下就是杭州。

一路上有了女人,那就是热闹,王伦和李若兰话说的不多,两个人时不时地互相看上一眼,就能美上半天。只是这山水姑娘有时候看自己眼神就有点怪异,至于因为什么怪异,王伦不敢问。

王伦当然问过李若兰那天跟山水姑娘说了什么,李若兰不说话,就看着王伦一笑,王伦当然明白,那意思是你真想知道?

王伦当时就识趣地岔开了话题。

不过这李若兰和山水两个人那关系好的没话说,没事就待在一起说悄悄话。

李若兰没有变回女装,反而山水穿了男装。

远处一看,好一对风神如玉的公子哥。

王伦看了眼扮了男装的山水姑娘,心里暗自叹了一声:“你这男装扮的还不如不扮呢,你这个身板是像能练出胸肌的人么?”

越接近杭州,这山水姑娘越是闷闷不乐。

接下来王伦知道了原因。

这山水姑娘原本姓岳,父亲叫岳南天原是杭州城里有名的富商,家里的粮食丝绸生意遍布南北,后来她家里人开始涉足私盐。也不知道为什么走漏了风声,被官府盯上,短短两年时间,一个偌大的富商,就被折腾的家财散尽,妻离子散。岳山水那时候还小,她印象中的父亲最后一两年几乎是天天唉声叹气。到了最后,她的父亲不知所踪,她自己也被转卖到了仙阙阁。

现在离杭州城不远了,运河里多得是运粮船,速度快不起来,王伦一行人干脆换了马匹,一路走来,倒也快了不少。

王伦呲溜一口酒,回想起岳山水的事情,在王伦看来,这里面有蹊跷。

在民国以前,这盐业是牢牢被政府把持在手里,一直是政府重要的敛财工具。自汉朝以来,盐业都被政府牢牢抓在了手里,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盐业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这中间自然也有不少的黑暗。

按照各个朝廷的管理,这盐的价格是牢牢控制的,不会让老百姓吃不起盐,但也不会让老百姓敞开了随便吃。为啥?这一来,因为价格的管控,这百姓的收入,这能买的起的食盐也就刚刚够用;二来这食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朝廷和边疆少数民族博弈的重要工具。就以宋朝来说吧,朝廷的食盐可以和西夏、契丹、吐蕃等国交换,换取他们的马匹、皮毛等重要战略物资。

这有阳光就会有黑暗,这盐本小利大,是很多黑恶势力团伙敛财的重要手段,弄一批盐,南北东西这么一倒腾,这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更有厉害的,直接把盐倒腾到敌对国去,那利益海了去了。

不过,一般往敌对国家倒卖私盐的都有边关大将的参与,到了这步田地,基本上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这一般涉及到私盐的富商就不愿意做正当生意,就跟后世贩卖毒品的一样,这利润差别太大了;同样这正常经营的商人也不轻易涉足私盐,这里面的风险太大了。

这岳南天作为一个做布粮起家的富商,其见识自不必说,更有自己的固定渠道,老老实实赚钱就行,何苦要去趟那私盐的浑水?

就在王伦琢磨的时候,几个人已经进了城。

王伦一行人十来个,穿着也不俗,这又是车又是马的,要是在其他其他早就被人关注了,不过在这杭州城,还真算不上什么,如果有什么出奇的话,那就是这十来个人的长相都是不凡。

杭州是大宋重城,是京杭大运河的始发点,多少粮食、丝绸、盐等战略物资都从这里运向北方。从唐朝后期开始,在没有战争的年代里,只要苏杭这个地方的粮食没有欠收,这整个王朝就能扛得住饥荒。地方富庶,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个地方不富裕都不行。现在杭州的战略地位,就相当于后世的魔都。

进了城,王伦就感叹,这个地方穿丝绸的人比例就高了起来。这天已经大热了,因为气候的原因,这里的男子和女子都比较白,可能是城里的人普遍干粗活的相对较少,皮肤也相对较嫩,看到这里人的面相,王伦就回想到穿越以前的事情。那时候的自己就是在旁边的一所城市,看着周围人来人往,王伦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王伦几个人还在走,周文远指了指远处的方向,王伦点了点头,就向那个方向走过去,那个方向就是清河坊,是杭州有名的商贾聚集地,也是王伦的目的地。

王伦这次来到这里,是想考察一下当地的物价水平,然后再对比一下开封府和济州城,就大概能盘算出有货物的价格有多少是被运输和商贩吃进了肚子里。当然了,杭州只是一个货物集散地,要是到了周边的县城或者乡下,那物价会更便宜,但是以王伦带来的人手就不够了,在出发之前,王伦就安排了朱贵抓紧发展这边的情报能力,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当然,王伦还要顺带脚的办一件私事儿。

还没走走多远,前面一个天桥下面,就聚起来一堆人,王伦几个觉得有趣,就留下几个伙计看着车马,几个好事的男男女女就走了过去。

果然,跟王伦想的差不多,这是江湖卖艺的,王伦几个来的刚是时候,几个人刚到,场子里一个精壮的汉子铜锣一敲,刚刚开始。

敲锣的汉子身高快一米八了,这在南国算是一个高个子,宽肩蜂腰,面孔坚毅,一抹胡须,二十几岁,面孔也算清秀。场子里还有一个年轻人,个子矮了一截,不到一米七,身材消瘦,但是面孔白净,五官灵动。王伦一看就笑了。

为啥,这样的俊俏小哥自己身边也有两个,不算上李若兰和岳山水大的小跟班,算是四个,那场里的俊俏小伙子当然也是女扮男装。

“各位路过的英雄好汉,小弟庞万春,绍兴人士,从小习得一些武艺,懂得一些拳脚,耍的一些弓箭。现在走投无路,特来当街卖艺。今天卖弄一些手段,望父老乡亲们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小弟不胜感激。”精壮汉子在那里介绍,王伦心里却是一惊,这位好汉就是庞万春?那旁边女扮男装的姑娘不就是他的妹子庞秋霞么?

王伦顿时有点激动。这汉子可不一般,手中箭法高深莫测,也就小李广花荣能和他平分秋色,这史进和石秀就栽到了他的手里。此人箭法超群,还忠义过人,带兵能力也不错,当真是一员虎将。

现在还在江湖卖艺,看样子还没有投入到方腊的帐下,不过想想也就释然,毕竟方腊现在还没有起事。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汉,王伦看着庞万春,乐了。

这庞万春耍了一圈硬棒,又打了一套拳,这棒法和拳法都不错,当然了,这看要和谁比,这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在梁山,这拳脚无双的武松也在自己身边,王伦的眼光当然高了一些,不过这庞万春的拳脚功夫也和阮小七不相上下了。

王伦不关心这庞万春的拳脚棒法,他更想见识一下庞万春的箭法,他想看看这大宋唯二的箭神到底是什么水平。

王伦这时候看到了庞秋霞旁边的桌子上摆着一张大弓,这弓比寻常弓略大,不怎么奢华,却是有一番古朴的味道,应该是有了年纪。

这杭州城是什么地方?平时也少不了江湖卖艺的,这庞万春的拳脚虽然出众,这周边看热闹的也不是没见过这等水平的。

“好汉,你拳脚虽然不错,但是我们更想见识下你的箭法,看你那张弓不凡,好汉定是有一些手段。”一道声音传出。

王伦定眼看去,说话的是一个强壮的汉子,个子不高,方头大脑有几分江湖气息。

这是一个练家子,他的周边也有几个精壮汉子,显然也是有功夫在身。

“这位好汉有眼光,这确实是家传的宝弓。”庞万春接过了庞秋霞递过来弓:“只是这弓箭不比拳脚,在杭州城内人多,不小心伤了过路的行人就不好了。”

“好汉莫要谦虚,请亮一亮手段,也让我等开开眼界。”方头大脑的汉子拱了拱手,笑着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了5两银子,让手下递到了庞秋霞的木盘子里。

“嚯,这来者有点不善啊。”王伦笑着看了看那方头大眼的汉子:“有意思,这是要跟我抢人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江湖欣赏?”

不过,王伦还是从对方几个人身上看出了点危险的信息。

旁边武松也扭过头看了过去,眯了下眼睛,又转过头来。

“也罢。多谢好汉赏钱。”庞万春笑着拱了拱手,左右一看,看到七八十米外的另外一座石桥上有两个旗杆,胳膊粗的木头杆子分别绑在桥的两根石柱子上,上面有分别有一面小旗,应该是周边哪个商家做的广告。

“众位好汉,那边桥上有两根杆子,杆子上各有一个圆头,我且射他两箭,分别射中那上面的圆头,射不中时,众好汉勿笑。”庞万春一拱手,然后庞秋霞就递给他一支箭。

庞万春向前两步,转身,站定,开始搭箭引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