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都说失败是成功他亲娘,这话一点都不过。

自从宋江在王伦手里吃了大亏之后,打仗打的越来越有章法了。

由于之前宋江在青州的道路封锁政策,青州城被围困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传出去,所以导致青州东边的州县还处于歌舞升平的状态。

宋江在攻打县城的时候都是提前把几个路口堵好,不让进出,然后用一拨士兵假扮成平民进城,最后里应外合,很快就赚取了城池。

为什么打仗要强调战争经验?

因为战争经验可以最快提升人的能力。

用另外一句后世时髦的话说,生死里有大恐怖,生死里也有大收获。

这一帮子人就没有善茬,又是因为被王伦好好上了一课,心里憋着一股子劲,王伦我打不过,打你们这狗官还打不过吗?

就这么的,宋江率大军一路平推,潍州、莱州很快就被拿下,并快速积累了5万兵马。

这些兵马里面有当地俘虏的官兵,也有一路上招募过来的乡民。

虽然现在还不是乱世,但是已经有很多的百姓过的不如意。

这山东东路东边的几个州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都靠海边,降水也不少。这粮食基本上都是够吃的,再做做小生意,这日子都能过的去。密州、莱州和登州这三个地方都有港口,附近出产的手工艺品很多都靠海出口或者转向南方。朝廷也在密州板桥镇设市舶司,专门负责这里的进出口管理。

看起来这个地方富庶,老百姓应该过的不差。

实际上这时候很多州县跟很多王朝的末年相似,富裕的都是大户,穷苦的都是小民。一平均都是小康,不平均到处流浪。

宋江几个一直在反思之前的问题。

之前宋江在青州发展过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直认为造反就是开仓放粮,杀人放火,攻占城池。后来琢磨了一下,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这清风山三位统领确实救了宋江的命,还带着宋江走向了造反的光辉大道,但是这三个人身上的罪孽太多,难以洗刷。

不仅如此,这燕顺还在宋江颁布军令之后还偷偷吃人肉,纵容手下欺男霸女。要不是王伦杀了这三个人,以后的队伍还指不定成什么样。

从这个意义上讲,宋江得感谢王伦,是王伦纯洁了宋江的革命队伍。

宋江现在就学聪明了。

在向东平推的路上宋江一直强调不准劫掠百姓,只抢夺官府的粮库和银库。不仅如此,宋江还拿出一半的粮食分给当地的百姓,这也是宋江能快速扩大军队的原因。

宋江现在换了一个旗号,叫幽云王。

虽然宋江有意封锁消息,但是从宋江离开潍州和莱州,转攻密州的时候,这六百里加急就快速把潍州和莱州被攻占的消息传到了东京。

这宋徽宗赵喆还没高兴几天,这京东东路又出问题了。

现在这赵喆很头大,之前的天行将军刚被打跑,生死不知,现在潍州和莱州又出现了一个幽云王。

这幽云王是何方神圣?

难道和幽云十六州有关系?

可是这幽云十六州跟山东东路东边这几个州县还隔着海啊。

赵喆很快召集重臣们商量,如何处置这个幽云王。

现在的赵喆还不知道,这现在的幽云王就是之前的天行将军。

在赵喆眼里,造反的人不少,但是敢公然称王称帝的人不多。但凡是有人敢挂起这个旗号的,朝廷都必须用雷霆手段消灭,不然朝廷的权威何在?

高俅认为这幽云王既然敢竖起王旗,并且连克两州,定然是兵锋正盛,不可力敌,应该以招降为主。

这童贯是知兵之人,他在研究了幽云王的进攻路线图之后就认为这伙反贼不必太紧张。这伙人虽然挂起了王旗,抢了府库就跑,就是一伙流寇,不用太过焦虑。

朝廷最怕什么?

最怕的就是你攻下一个城池就好好经营,稳扎稳打,以现在大宋到处漏风的状态,这样的反贼就太厉害了。只要这伙反贼比朝廷做的好,当地百姓就会拥护,这时间长了,这江山就废了。

要是流寇就好办多了,说明这伙贼人的眼光有限,只是拉着一帮子人跑来跑去,抢来抢去,难成大器。

自古很多朝代的流寇都是一路烧杀抢掠,什么人都吸纳,很快就丧失了民心,最后一个良将就轻松给收拾了。

赵喆和大家商议了一番,没有采纳高俅招降的办法。

人家现在就竖起了王旗,你招降了之后封人家一个什么官?

封的低了,人家不愿意;真正封一个王,又不至于。

毕竟这幽云王还是在京东东路东边那个犄角旮旯转悠。

当然了,这个犄角旮旯还是比较富裕的,光密州港一年征收的商税,就有七八万贯,再加上登州和莱州,一年的税银可是不少。

童贯建议,派一员良将前往莱州密州一带,将这伙贼人就地消灭,不能让这伙贼人向西流窜。

蔡京认为,新上任的青州兵马都统制杨志在剿灭天行将军一战中,颇有谋略;其手下的秦明和黄信在青州城的守城之战中颇有章法,可以就近派往密州莱州,剿灭这幽云王。

最后宋徽宗综合了童贯和蔡京的想法,任命杨志兼任京东东路经略安抚副使,统管青州、潍州、莱州、密州、登州所有兵马,就地剿灭反贼幽云王。

这杨志在青州都统制的位置上坐了没几天,又升官了,虽然是副的。

这京东东路安抚使现在是空缺,这副职基本上就是行使正职的职权。

这杨志刚升了官没几天,现在挂一个副职,等剿灭了幽云王,再转正也不迟。

等杨志接到朝廷的六百里加急之后也愣住了。

虽然对这件事情的发展王伦早有预料,但是王伦也没敢预料这么好。

王伦认为,朝廷顶多让杨志带着青州兵去剿灭宋江,完了之后让杨志坐稳现在的位置,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再上一步,没想到这赵喆来了个一步到位。

杨志拿到消息后,就带着秦明和黄信来到了王伦的院子。

之前王伦常驻二龙山是因为这青州城刚得到,根基不稳,现在这青州知府是马乘风,青州都统制是杨志,虽然现在秦明和黄信还没有收服,但是这两个人对于王伦的存在已经没有二话。

好家伙,人家动动手指,这青州知府和青州都统制就换人了;王伦一句话,这原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就乖乖被宋江带走了。

这个段位的人或者投靠,或者远离,总之不能招惹。

至于这王伦是不是梁山贼首,不关他们的事,他们听命令就行。

更何况王伦对秦明和黄信有救命之恩,王伦的人格魅力他们也是高度认可。

王伦看到朝廷的六百里加急的信件之后,当场就笑了:“看来,秦统制和黄都监要升官了。我们就率大军走一趟,捎带给兄弟们赚取些功劳。”

杨志对王伦的举重若轻早已经是见怪不怪,可是这秦明和黄信还不适应。

好家伙,人家宋江现在号称幽云王,现在兵力据说已经有五六万,咱们青州城表面上的兵力也就5000人,一比十的比例,这仗怎么打?

可是随后一想,人家当初就是用了一千几百人,端掉了宋江三万人,让宋江灰溜溜逃走,这区区五六万人也就不算啥了。

秦明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飘了,五六万军队自己都不觉得可怕了。

事不宜迟,赶紧起兵向东,迟则生变。

杨志当天下午就点齐了青州城所有的兵马,共5000人,并携秦明和黄信两将,向东开拔。

同时开拔的还有王伦。

王伦携带了三个营,一个火箭弹连,一个医疗队整队出发,剩下一个满编营负责练兵。

阮小二早就带着特种连出发了。

随行的将领有武松、庞万春、祝彪,以及王伦的红颜知己李若兰。

鲁智深带着刘唐和阮小二负责练兵,并稳住青州的基本盘。

青州毕竟有人的降兵,没有一个点子硬的人降不住。

王伦现在不用偷偷摸摸的了,一行1000多人的队伍直接混进杨志的官兵队伍中,呼呼啦啦向东赶去。

王伦杨志等人刚开拔半天,这吴用就到了二龙山。这吴用顾不上从大名府一路而来的疲惫,简单和鲁智深等人聊了几句后就赶紧骑着马,追王伦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