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田荣不愧是着名收藏家,眼前的藏品,少说也有两三千件,而且几乎都是精品,没有很次的。

“对了,这套家具除外。”田荣连忙补充。

只见,这藏宝室改造成文房的模式,一套明清样式的家具摆在最前面,很显眼。

楚健看了眼,认出这是黄花梨木的家具。

黄花梨木是贵重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

一般讲黄花梨是红木的纹理,花梨的底色。那高贵与典雅、稳重与大气完美相结合的花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纹路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柔和文静之感;又或在生长过程中的不规则的结疤,形成了变化多端的\\\"鬼脸\\\",但不是所有黄花梨都有鬼脸。

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往往一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木家具,就价值高达千万,成套的就更不用说。

难怪,刚进来,田荣就连忙将这套家具给除外,生怕柳如烟给搬走。

“黄花梨木的,这套没有一个亿,也值好几千万吧!”楚健细声告诉柳如烟。

柳如烟露出可惜的表情。

“好吧!那我们看其他的。”

接着,楚健看下去。他发现,这位田荣很喜欢文房宝物,这里有三分之一的藏品,都是文房宝物。

文房的宝物,通常而言,都是精品。

在古代,文人穿的、吃的可以很寒酸,但往往会把文房弄得不错。在文房里的投入,他们会很舍得。

就像现在的女人,舍得在化妆品上砸钱一样。

科考苦读之时,需要放松身心,需要转移情绪;而功名成就之后,则需要标榜品味,需要炫耀财力,需要转而敛集珍奇。

文房用具从与日常必需的笔、墨、纸、砚相伴的辅助器具,推广到琴事、香事、茶事、花事用品,乃至众多超越实用而纯为文房空间内案头上观赏把玩的陈设品。

文房的宝物,可以多达四五十种,远超后世人的想象。

与“笔”相辅的,有笔格、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等等;与“墨”有关的,有墨匣、墨床;与“纸”有关的,有镇纸、压尺、秘阁、贝光、裁刀、糊斗等等;与“砚”有关的,有水注、水丞、砚匣。

其它的,还尚有诗筒、印章、书灯、砚山、如意、花尊、韵牌等等。

而近几年国内的各大拍卖,凡有“文房”专场,必定爆棚,也必定高潮迭出,也必定促动古董商们闻风而四出扫货。

田荣看似不在意,实则眼神时不时瞄向楚健和柳如烟。

“这幅画怎么样?”柳如烟问道。

她看那幅画,就挂在正中间,有意显摆一样。于是,柳如烟推测,那幅画的价值肯定很高。

楚健靠近,看了二十来秒,非常意外,低声跟柳如烟说道:“柳总,这幅画咱最好别要。”

此话,还是让田荣给听见。

他诧异地问道:“为什么?说来听听。”

楚健犹豫了一下,委婉说了句:“这幅画我看不准。”

在古玩界、鉴定圈子,说看不准,其实不是真的看不准,而是说物件有问题,怀疑是赝品。

“你觉得是赝品?”田荣摊开说。

既然他都摊开了,楚健也就不客气,点头道:“这幅画,应该是用高科技临摹的,差不多可以以假乱真。

不过,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破绽,虽然不明显,但问题却很严重。尤其是墨,古代没有这种墨。”

楚健一一指点出来。

这回,田荣吃惊了,才真正正视起眼前的年轻人。

眼前的画,是他从国外高价带回来的。然而,回国后,找了好几位鉴定古字画的高手做鉴定,最后发现是一幅赝品,利用高科技制造出来的。

就连纸张,都做旧得让人看不出什么毛病。

这是他吃到最大的一个亏,购买这幅画,花了他三千多万。所以,他把这幅画挂在自己藏宝室正中间,就是时刻提醒自己。

现在,楚健只用了半分钟的时间,就看出这是赝品,实在让他吃惊。

要知道,当时秦老都花了半个小时,才肯定这是一幅赝品,找出的破绽,跟楚健刚才说的一模一样。

“你叫……”他忽然对楚健有了点兴趣。

这家伙尾巴翘起来,柳如烟一眼看出他的想法,连忙说道:“他叫楚健,是我拍卖公司的首席鉴定师。”

“你拍卖行首席鉴定师不是顾伟海吗?别闹。”田荣又不是不了解木棉花拍卖公司,就一个顾伟海能拿出手的。

柳如烟立即把公司的事简单说了一遍,表示顾伟海已经不是他们公司的人,楚健就是首席鉴定师。

田荣听后,很是惊讶,没想到顾伟海等人这些年一直在吸拍卖公司的血,难怪木棉花拍卖行一年不如一年。

“小楚,如果在拍卖行不愉快,可以来我这。”当着柳如烟的面,田荣就半开玩笑地挖人。

“田伯伯……”

“好啦!看人家小楚的意思嘛!”

实际上,欣赏归欣赏,但他不是非要楚健帮他工作。只要出高薪,厉害的鉴定师多的是。

“多谢田总看重,以后真要混不下去,就跟你讨口饭吃。”

说完,楚健就从旁边拿起一件瓷器,交给柳如烟:“这件不错,可以当压轴品了。”

看到这,田荣的眼神变得有点古怪。刚刚还夸赞楚健,这么不禁赞的吗?

那件笔洗,看上去是汝窑,实则是后世仿造的。虽然也有点价值,但跟真正的宋代汝窑笔洗,有着云泥之别。

要知道,宋代的汝窑瓷器,随便都能拍个上千万。

而曾经更是有件宋代汝窑笔洗,拍出两亿多的天价。

不过,田荣看楚健这个年纪,也就没有好说的,年轻人嘛!看走眼也很正常。

他还是忍不住提醒一句:“这件拍卖可以,但还是别当压轴品了。”

柳如烟有点懵,该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