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认真观察,只见此图雪中高岭、层崖、雪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洁净、清幽,宛如神仙居住之所。

画面采用了荆浩、关仝和李成遗意,并参从己法而成,用笔简练,皴染单纯, 淡墨烘染的群山与浓重的底色相辉映,映衬在洁白如玉的雪地上分外突出。

意境十分深远,恰当地表现出隆冬季节雪山寒林的萧索气氛,极具艺术感染力。

题识: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

钤印:大痴、黄氏子久、一峰道人。

“等等!”

一声“等等”,将莫飞和张福军都吓了一跳,尤其是莫飞。

“有什么问题?”莫飞的笑容还僵在脸上。

“问题不少。首先,我们看画面,黄公望的山水画,用笔十分精湛多变,他常将中锋与侧锋,尖笔与秃笔,干湿乃至飞白结合运用,似疏而实,似柔而刚,松秀灵动,苍茫中见秀劲,简洁中现浑厚……”

张福军忍不住打断:“这没问题呀!就是这幅画的特点。”

“你们再认真看一看此处。”楚健指了指画面上的一座山峰。

“这……”

莫飞和张福军也算是专家,被指出后,再定眼一看,就发现了不对劲。尤其是莫飞,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还有这钤印,一峰道人,笔画有些不对,你们不妨对照一下。”

莫飞和张福军连忙接过楚健的手机,屏幕上是一张钤印的照片。

他们才发现,楚健将很多古字画鉴定的信息保存在手机,像各种印款的细节等。

“是有些不一样。”张福军复杂地看了眼老莫和楚健。

看来,楚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并非偶然。正经人,谁会把各种钤印的照片都保存在手机里?随时拿出来翻阅。

“最后,你们可以看纸张,这才是最要命的,棉连纸呀!老莫,你踩到雷了。”

莫飞彻底绷不住了。

棉连纸是宣纸的一种,色白如玉,匀净细腻,绵软有韧性。清末民国间比较考究的印本,往往采用棉连纸。另外还有汪六吉制造的六吉棉连纸,纸质比棉连纸薄,绵软有韧性,摹拓碑版彝器多用此纸。

也就是说,这是清末才有的纸张呀!

而黄公望是元朝人。

“这……我当时也太急了,没注意这一点。”老莫顿时明白怎么回事。

都属于行业老鸟,知道这里面的套路。很显然,他中招了。

要是小心点,这幅画应该是不能骗到他的。

但是,他们到乡下举办这个活动,下意识放松了警惕。尤其是当时的情况,加上他自己也确实捡漏心切,忽略了很多东西。

“看来,是有人得到消息,知道我们搞这么一个活动,设局的功夫都省了。老莫,节哀!好在损失也不算太大。”张福军拍了拍莫飞的肩膀安慰。

他们此次活动的出场费,就不止二十万。

只不过,莫飞这次相当于白干了。

莫飞心情变得极差,接下来的鉴定工作,精神都没了一大半,效率降低。但楚健他们也不好说他,遇到这种事,谁都会有情绪。

楚健和张福军却打起精神,总感觉那帮人应该还会出现。

“你是瘦狗岭的?”村长皱眉,看着排队的一个中年人,感觉这口音不像呀!

“是的!我有个亲戚是你们隔壁村的,他打电话告诉我消息,就赶紧带东西过来。村长,抽根烟吧!”中年人说着,就掏出一包香烟。

村长接过香烟,又看了他一眼,然后不说什么了。

中年人暗暗松了口气。

这一幕,被楚健看到。

他也注意到了口音这个细节。

按理说,女人的口音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女人可以嫁进来。但男人的口音是个大问题,男人基本上都是本地的,很少入赘的吧?尤其还是这种经济落后的山村。

很快,就排到了那中年人。

只见他带来一件类似茶壶的瓷器,长颈,颈上部突出一圆盘型宽棱,肩部丰满,早期腹圆,肩腹间置有一流,无柄。

“它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一件军持……”

楚健笑道:“你还知道军持?”

不简单呀!

别说农村的普通人,就连像沈世杰那种行业萌新,都不一定能认出这是军持。

军持是一种瓶装盛水器,早期军持有铜铁与陶瓷材质宋代以后陶瓷居多。它是在隋唐时期传入我国,唐代最盛。宋代以定窑出品最多,元明清时大量出口。

所以,这东西的造型是源自外国的,稍微有些独特。

中年人头微微低下,不敢说话了。

他明白,自己刚才露了破绽,说多错多。

“还是一件釉里红,呵呵!你打算卖多少?”

釉里红瓷是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元代中期景德镇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

它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

正是如此,釉里红瓷器颇为珍贵,几千万、上亿拍价的都有。

元朝创立出现釉里红,明朝技术提升,釉里红变得美丽,清朝改版,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每个朝代的特色,是不容改变的!所以,价值一直都是风水轮流的状态,只是不变的是,一直高居不下。

这时候,一名拍卖行的经理走过来,在楚健耳边嘀咕了两句。

“嗯!我知道,无妨!那我自己拿下便是。”

说完,不顾经理诧异的目光,楚健继续看向中年人:“说一下你的心理价。”

中年人心头大喜,连忙张开一个手掌,刚要说五十万。

楚健:“五万?贵了点,你这是民国时期的仿品,我最多只能给两万。要不然,你拿去其他地方看看?”

中年人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

这价格,跟他理想中差太远。然而,他却没有勇气说不。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要不卖,两万元都没有。

“行吧!我也不太懂,你是专家,你说多少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