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到沈世杰手里的那幅画是郑板桥的,店员原本是想要收购的。奈何,他们的收购价真达不到沈世杰的心理价位。

而且,他真要出手,也选择放到木棉花拍卖行拍卖呀!

无论是看在楚健的面子上,还是柳姐的面子上,也得优先选择木棉花拍卖行。

“你这些天是捡漏了不少呀!”柳如烟笑道。

她也了解,郑板桥是清代有名的画家。

据说,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此外,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哪里,哪里?”沈世杰也跟着嘿嘿一笑。

要说捡漏,他完全比不上楚健。不过,这三两天楚健捡漏的宝物,基本上都转手出去了。

“这幅画值钱吗?”柳如烟转头看向楚健。

画中只有一些石头,说实话,她有点不会欣赏这幅画。

楚健想了想:“张板桥的画还是不错的,毕竟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这是一幅《奇石图》,细看的话,会发现奇石上还有画作,有点类似画中画,比较罕见。

我认为,拍卖的话,一百万起步,到三百万不等吧!”

何况,《奇石图》上还有一首诗。

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

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

这幅画是沈世杰五万元捡到手的,所以说算是捡了大漏。

就这么一个捡漏,足以让他兴奋好一阵子的,显摆好多天。

“那挺不错的,装裱好之后,放到我们拍卖行拍卖。”柳如烟跟沈世杰说道。

“柳姐,我这到手还没捂热呢!”

“放心吧!下次拍卖会还有一段时间,足够你跟其他人炫耀的。”柳如烟还不懂沈世杰?这家伙捡漏得到的宝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炫耀的。

这也是古玩人士的一些老毛病,如果捡漏不是为了炫耀,那就毫无意义了。

负责给沈世杰装裱的是一位姓陈的师傅,人家从事古字画装裱工作已经二十多个年头,经验丰富,技术高超。

不过,这装裱费也不便宜,收了两万元。

真正有技术的手艺人,永远不用担心饿肚子。每一行做到顶尖的程度,收入都会很高。

像古字画装裱这项工作,可能年轻人看不上,认为没前途。但瞧瞧人家陈师傅,月收入都是十几万,甚至二三十万的。

接下来,楚健他们来到经营区。

荣宝斋的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部分: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等等;二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水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三是代客订购书画篆刻家的商业作品,从中提成。

看着店里摆出来的非卖品,柳如烟一阵无语。

好多非卖品都是价钱没给到位而已。

“这种墨锭很稀少吗?”柳如烟忍不住问道。

“明代遗留下来的古墨,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这是制墨名家程君房的作品,不卖很正常。”楚健点头道。

程君房精于制墨,其墨光洁细腻,款式花纹变化多端,深得文人士大夫喜爱。

玩古墨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

古墨价格决定性的因素是年代。因古墨难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难见到,明墨传世的也极其稀少,名家和名人制作的墨更是身价不凡。

唐朝的祖敏、奚超、奚廷珪,明代的罗小华、程君房,明末清初的汪鸿渐、叶玄卿、程公瑜,晚清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这些公认名家所制的墨,目前的价格基本在百万元以上。

就年代而言,明墨尤其是万历或之前的墨品,在市场上已难得一见,即使偶尔出现也多以残断品为主。

实际上,古墨收藏并非近代才有,自古便流行。

中国文人的藏墨之好由来已久,宋代苏轼和明代画家董其昌都爱收藏墨锭。古代藏墨鉴赏之风,至嘉靖、万历时期更盛,并开始出现成组、成套的丛墨。

古墨收藏盛于明代,到晚清民国达到巅峰,民国之前,一锭清代御墨的卖价是60块大洋,这在当时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

“那挺可惜的。”柳如烟将目光从那非卖品的古墨挪开。

也不知道她在可惜什么。

旁边,摆着许多仿程君房的仿古墨。

沈世杰拿起一块观赏,发现仿得还挺像一回事。

古墨既然那么值钱,有仿品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像这种仿古墨,价格还不便宜,一锭的定价是5000元,一套则是三万。

除了古墨,后面还有砚台、古纸、镇纸等文房宝物,可谓是应有尽有。

“楚哥,你看这件臂搁怎么样?”沈世杰看上了一样东西。

臂搁是古代中国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眼前的这件,以写生小品为题,仿自然微弯的根部竹节形式精刻而成,臀搁正面下部微缩、根节窄密,根须及根楂伸张形整自然,根上保留二节竹杆,有一根侧枝,树叶分生,顺着主杆向上伸延,叶片或直或折或被虫蚀,均刻画的维妙维肖,恰到好处。

壁搁背面二节空心竹体内,以镂刻方法,刻有蜻蜓、天牛须蝴蝶各一只,栩栩如生。

“这件象牙刻竹节式臂搁,受竹刻影响较深,正面的浮雕,芽枝攀附而立,意趣横生。背面镂刻的昆虫中那上翘的蜻蜓尾,细如发丝的天牛须,张立的蝶翅以及昆虫身上的点纹,圆纹,如叶脉线纹的羽翅,均刻画的细致入微、形态逼真,是清代象牙雕刻工艺品中的杰作。”

当然了,价格也很感人,一百二十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