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健并没有出声,只是让沈世杰先看。

沈世杰仔细的观察着,大概过了几分钟后,他开口说道:“看着有点像是徐三庚的作品,我也不是很肯定,还是让楚哥看看吧!”

徐三庚,清代篆刻家,精于金石文字,善篆隶篆书。

其刻印由浙派入手,力追秦汉,参学完白山人意趣。

早年所作浑朴古厚,中年后流转妍美,线条疏密感极强,笔势飞动,时人誉为“吴带当风,姗姗尽致”,惜习气渐深,印款多隶楷,刀法猛利,有生辣遒劲之致。

徐三庚生活的时代,正值浙派渐趋衰微的时期,由于他大胆创新将自已写篆的风格融入刻印中,加上他精研过秦汉印及邓石如的刻法,使他的印在吴熙载、赵之谦之外别开新面,而风靡一时,当时一些名画家如张熊、任颐、黄山寿、蒲华等人的用印,人多出自其手。

就连岛国的篆划家圆山大迂.秋山白岩等也远涉重洋投师门下,其晚年篆刻趋向定型,习气惭深,终成流弊。

楚健接过来仔细的观察,然后就说道:“看风格的话,的确是有点像,你们看字体飞动体势,使之熔为一炉,加以用笔妍媚泼辣,用刀细切利落,章法虚实相间,独辟蹊径,风格独具,成为与赵之谦同期之又一位创新篆刻家。其篆书被誉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

“还有就是其篆法稳练妥帖,碎刀直切,外方内圆,极具静气,款亦丰腴厚重,颇有内藴和力度。”

顾嘉辉听到这里,心里本来还有一丝的忐忑,现在都消失,毕竟在他自己的心里,对于楚健可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就当连沈世杰都以为这一枚就是徐三庚的作品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楚健说道:“不过可惜,已经模仿了很好,但是还是跟真品有一点的差距。”

“你们看这里........”

沈世杰和顾嘉辉两人跟着楚健的话语去看,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破绽。

顾嘉辉失望道:“楚哥,这个既然是仿品的话,那是不是一文不值啊!”

毕竟这个印章可是自己花了一千多块钱买回,这可是相当于自己工资的五分之一了。心就里在滴着血。

沈世杰安慰道:“没事,交学费是很正常,只要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

楚健说道:“你们就不能等我说完?

虽然是一个仿制品,但是料子不错,在寿山石当中,也都算是中上,价值也在一两万左右。”

沈世杰说道:“楚哥,你这个断句,要不要断这么久,这样给了我们瞎想的空间,所以这不能怪我们的。”

顾嘉辉高兴:“幸好老板没有骗我,要不然我就血亏一千,现在不但没有亏,还小赚了一笔。”

沈世杰提醒道:“这个估计是老板都不知道,要不然也不可能会这个价格卖给你,所以你不要相信这些卖东西老板,要不然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顾嘉辉听见说的如此动人的沈世杰,便问道:“沈哥,你说的这么好,是不是你也吃过这样的亏?”

沈世杰估计没有想到顾嘉辉会这样问,然后回答:“我可是把我自己亲身经历跟你说,你不要问这些让人想起伤心的事情。”

楚健也说道:“沈世杰虽然有时爱开玩笑,不过这次说的非常有道理,所以顾嘉辉你要记住。”

顾嘉辉点了点头,表示知道,随后就说道:“谢谢沈哥和楚健教会我这些,等一下的晚饭,一定不要跟我抢啊!”

沈世杰笑着说道:“你放心,肯定没有人会跟你抢。”

“还有就是楚哥,你也帮我看看我的收获。”

说完就拿出一样东西,是类似小鱼缸的东西,瓷做的,两个巴掌大,然后就交给了楚健。

楚健接过来后仔细的观察:“这是笔洗!”

顾嘉辉对于这方面并不熟悉,随后就问道:“楚哥,什么叫笔洗?”

楚健解释:“它的是用处就是拿来装水的,不过它还是一件天蓝釉瓷器。”

笔洗是一种汉族工艺品,也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这种艺术品,它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从造型上看,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象生造型,如桃式洗、荷叶洗、鞋洗、梅花人物洗等。

古代用贝壳、玉石制作笔洗,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明代还有用铜制作的小盂作笔洗,历代笔洗的造型多为扁圆形,上饰各种花纹图案和象形物,或富贵吉祥,或文雅庄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顾嘉辉就好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问道:“天蓝釉瓷器?感觉好像听说过,但是就是想不起来。”

自己听得最多的,就是什么青花瓷,毕竟连歌都青花瓷,而且,历史书上,介绍得最多的,也是青花瓷。

尤其是什么元青花,太有名了。

沈世杰直接拆穿:“不懂就直接说,我们不会笑你的,天蓝釉,只是一个瓷器颜色的分类,根据颜色分的,认真一点来说,这是一件钧瓷。”

他是故意这样说,就是想逗一逗顾嘉辉,毕竟钧瓷的名声,大部分的人都听说过。

顾嘉辉一下子就被吓到,虽然自己不太懂古玩这一行,但是钧瓷还是听说过的,毕竟在古玩市场当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有这句话,就能知道,钧瓷到底有多么值钱。

然后他问道:“我听说钧瓷的技术在宋朝以后,就已经失传了吗?好像历史书是这么写的。”

沈世杰得意的笑了起来,顾嘉辉看见这一幕后,感觉到非常的奇怪,难道自己说的不对吗?只能转头求助于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