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要了,谁要谁拿走。喂!记得帮我清理集装箱。”前一句是跟楚健说的,后一句则是对那些涌入集装箱的那些人说的。

那些人轰然答应,人家花了一百万拍下集装箱让他们寻宝,帮忙清理集装箱,不是很应该的吗?

楚健为了避免麻烦,还是说道:“华哥,你还是开个价吧!”

嗯?

这么一来,倒是让李艺华微微一惊。

如此说的话,证明楚健应该是看上了某一幅画,或者说,他认为其中一幅,或者几幅是真品。

不然,不会这么说的。

毕竟一旦发现了真品,这不花钱的,后面原主后悔了怎么办?人家说那是他花钱拍来的,没有卖给你,要收回。

可如果他李艺华收了钱,那就不一样了。

李艺华对自己有信心,也愿意结交楚健这个朋友,所以他想了想:“楚兄弟,那你给五百元吧!”

一顿饭钱。

没错!这就是他的一顿饭钱。

“好!那多谢华哥了。”

楚健叫他华哥,也让李艺华很高兴。虽然跟楚健刚认识,但感觉相处起来很不错。

收到钱后,李艺华忍不住问:“楚兄弟,看中哪一幅?”

楚健这回也没有遮掩,否则显得自己有点小气吧啦。他拿起其中一卷,打开道:“你再看看这幅。”

其实,刚才李艺华稍微打开了一点,但不耐烦丢了回去。

李艺华一上手,就摇头:“楚兄弟,实话说,这卷画的纸张就不对,是近现代的。我没骗你,我对鉴定古字画不擅长,但兄弟我对纸张很在行,一摸就知道对不对版。”

楚健却笑道:“华哥,纸张有时候会骗人的。

我说个简单的例子,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一幅画的纸张是真的,但画却是假的。用古纸去伪造古字画,在古玩圈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我能理解,但如果纸都是假的,画肯定是假的吧?”忽然,李斐插话道。

此话,也说到了李艺华的心里去。

他点头:“是呀!”

楚健微微摇头:“华哥,那你再摸一摸画芯的纸。”

李艺华顿时感觉不妙,连忙摸了摸画芯。他很快脸色就变了,忍不住苦笑:“大意了,这画芯的纸是宋代的。”

说明,这是一幅重新装裱的画作。

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宋代距离现在一千多年,纸张很难保存那么久,画芯还好,外面的装裱纸因为经常暴露在外,以及接触到各种东西,所以最先坏的,肯定是装标纸。

一幅宋代遗留下来的古字画,很可能是经过多次装裱的。

装裱,本身就是为了保护画芯,所以外面的装裱损没损坏,都无关要紧,大家看重的只有画芯。

“宋代的?”沈世杰震惊。

看到好友震惊的表情,李斐问:“宋代的就很值钱吗?”

沈世杰解释:“不管内容是什么,也不管画家是谁,凡是宋代传下来的,都不会便宜。别说古字画这种艺术品,就连宋代的古籍,也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

宋画,那就更不用说了。

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高峰,创造了很多艺术表现手法,元明清绘画的风格样式和理论,大多可在宋代绘画中找到依据,宋代绘画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

宋代,“画学”被正式列入科举之中,宋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光宗都对绘画有不同程度的兴趣。

在很多古字画爱好者、收藏家心中,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还是一幅院体画。”沈世杰说道。

“院体画又是啥?”李斐完全不懂。

楚健笑道:“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整细致一类的绘画。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院体画在宋朝最为鼎盛,宋代各朝都有一定数量的宫廷画师。

“比如这幅花鸟画,就是宋代初期着名宫廷画师黄筌的作品,几乎就是当时宫廷画的标准,或者说宋代院体画的教科书式的画作。”楚健补充。

黄筌由于世为宫廷画家,受过专门训练,广泛学过,兼收并蓄,又在唐代绘画传统的环境得以长期陶冶,加上\\\"多写禁御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翎毛骨气尚丰满,而天水分色\\\"比较适合封建统治阶级装饰宫廷,美化生活的思想意趣,所以得到皇家的赏识和恩宠。

其实,提到院体画,就绕不开宋徽宗。

你可以说他是昏君,政治上昏庸无能,任用奸臣。但他酷爱艺术并极有造诣,特别是花鸟画。

他利用权力,提倡宫廷画院,网罗并培养优秀的绘画人才。他对于绘画艺术的要求:一是追求生活的真实性;二是追求诗意的含蓄性。他常常要求宫廷画家去写生体验,又以古人的诗句为题来考察画家的文学修养。

这对提升宋画艺术,尤其是院体画的艺术成分,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以说,他一个人将宋画推至巅峰。

“那这幅值多少钱?”

李艺华嘴角抽了抽,暗道: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沈世杰:“如果这是黄筌的真迹,那千万起步吧!”

李斐顿时头皮发麻。

“千……千万,还起步?太夸张了吧?”他真的麻了。

沈世杰摇头:“夸张个屁,你知道黄筌的传世真迹有多少幅吗?告诉你,我们圈内唯一公认的,就是目前藏在首都故宫博物院的《写生珍禽图》,台岛博物院有两幅,但是不是黄筌的真迹,还有待商榷。”

好家伙!这回李斐能理解了。

公认的真迹只有一幅,这如果是黄筌的真迹,确实是很轰动的。

此时,李艺华都想要扇自己两耳光了。妈的!要是再耐心一点,不至于错过这种稀世古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