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哪能想到,花三千美元买的瓷碗是赝品,而赠送的瓷勺却价值二十万。

“怎么样?什么感觉?”沈世杰拍了拍李斐的肩膀。

“爽!这就是捡漏吗?比集装箱拍卖刺激。”

李斐不得不承认,这一行玩的更加刺激。他们集装箱拍卖,多少有点小打小闹的意思,根本没法比。

“是吧?走,再去逛逛。”沈世杰说道。

李斐的寻宝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兴致冲冲地跟着沈世杰走远。

楚健微微摇头,看着他们离开的身影,回过神来,继续寻找自己的目标。

很快,他看中了一件银器,是一把银壶,看风格是西方的。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当下他们在美国。这里的旧货市场,肯定大部分物品都是西方的。

摊主是个白人大妈,看到楚健是亚裔人,开价三千美刀。

妥妥的就是要将亚裔人当成水鱼宰呀!

这玩意,既然拿来旧货市场摆卖,价格一般不会开太高,否则没有人愿意掏钱。

楚健也没惯着,拿出中国杀价的杀手锏,一言不合就要走。

最终,那把银壶以五百美元让楚健弄到手。

即便如此,那位白人大妈心底还是给楚健贴上人傻钱多的标签。

楚健又逛了几个摊位,碰到两个棒子,似乎看上了一套玻璃杯,正在跟摊主讨价还价。

摊主是一对白人父女,女孩看着很可爱,正乖巧地托着腮看自己父亲做生意。

那是一对蓝色的玻璃杯,杯上还有花草和蝴蝶图案。

两个棒子正在极力贬低玻璃杯,想要压价。

楚健就是看棒子不爽,于是调整自己的表情,好像遇到了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迎面就给那中年白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jack,long time no see……”

这一出,将中年白人都整懵逼了。他不记得,自己还有一个这样的亚裔朋友呀!怎么回事?

正当他想说你找错人的时候,耳边就传来楚健的提醒:“玻璃杯至少值五万美元。”

中年白人也不笨,很快就反应过来,配合楚健演戏。

一副刚认出楚健的样子,还称呼楚健为Jet Li。

好家伙!大家都叫错名,却坦然接受。

随后,中年白人将棒子赶走,表示不做他们生意了。

开什么玩笑?

价值五万美元的宝物,你们只给三百美元,卖给这忽如其来的“老朋友”不好吗?五万美元呀!

这笔钱,足够他家花一段时间,能解决现在家里的一些困难。

他刚失业,和老婆离了婚,现在是两父女相依为命。有这笔钱,暂时的困难就不算什么,工作可以慢慢找。

棒子不甘心,价格加到500美元。

诺斯忽然骂人:“听不懂人话?快滚!别逼我出手打你们。”

棒子见此情景,不敢放狠话,毕竟这可是他们美国爸爸呀!就算被打,他们也只能白被打,说不定还要取得美国爸爸的谅解。

两人灰溜溜走掉。

实际上,他们也不敢肯定那两杯子是古董,否则,肯定还要争取,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赶走两棒子后,诺斯才郑重自我介绍。

楚健也自我介绍一番,还跟斯诺的女儿撞了一下拳头,算是互相认识了。

“斯诺,你可以拿去专业的鉴定机构做鉴定,然后拿去拍卖,说不定能拍出更高价。给我的话,我只能出五万美元。”楚健给他提建议。

实际上,这是一件清代的料器。

在清代,玻璃器皿也叫料器。

尤其是乾隆时期,料器工艺达到了巅峰。

“不,我卖给你。”

他看出这位中国人的真诚,不像棒子那样膈应人。

不管这玻璃杯最后值多少钱,他能拿到五万美元,已经满足了。

“好!我现在没那么多现金,到外面再给你。”楚健欣然接受。

五万美元,算不上捡漏,他也没亏。带回国,还能小赚一笔。主要就是为了恶心一下棒子,不让他们捡便宜而已。

挣不挣钱,对楚健而言,并没有太大关系。

“我家还有几件……”

楚健一愣,随机点头:“只要是这种的,我都要,也是五万美元。”

清代的玻璃器在制作工艺上和表现手法上也变得丰富多彩,可以划分为画珐琅玻璃、套色玻璃、刻花玻璃、洒金玻璃、金星玻璃、缠丝玻璃等,极大的提高了玻璃器皿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从颜色上看,康熙时期玻璃就色彩丰富、颜色纯正,并开始出现底款。到了雍正时期,色彩更加丰富,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增加了玛瑙红、鸡油黄、宝石蓝、翡翠绿、蜜蜡黄等。

到了乾隆时期,料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清代玻璃制作的极盛期,这个时期的料器应用更为广泛,颜色更是达到了二十余种之多,这大概是跟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有密切的关系的。

乾隆时期的料器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有金星料、点彩、夹金、绞丝、搅胎、套料等,手法上有雕刻、描彩、描金、画珐琅等。

比如眼前的这对玻璃杯,就是乾隆时期的,用了点彩的制作工艺。

诺斯狂喜,他记得,自己家里还有七八件。

按照一件五万美元的价格计算,四十万美元。

“oK!oK!”

诺斯摊也不摆了。

有楚健这么个大客户,还摆什么摊?

他干脆拉着女儿,跟在楚健身边,当起了楚健的向导。

远处暗中观察的两棒子,看到这场景,彻底死了心。他们走后,不是没有怀疑是中国人从中作梗,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老熟人。

可现在看来,应该没有错,否则那美国人不会跟在楚健身边。

楚健得知诺斯已经失业,给他提了个建议,可以打探流落美国的中国文物,低价收购,然后卖给他。

这是个双赢的建议。

诺斯一听,还真动心了。反正自己现在没工作,不妨试一试。

正如楚健所说,流失在美国的中国文物其实蛮多的。

唯一的麻烦是,他不懂鉴定,不知道是不是真货。

“你只要低价收购就好,就算收到赝品,也不会亏太多。比较贵重的,你可以发照片和视频问我。”楚健说道。

得!话都说到这份上,诺斯决定干了。

老婆跟人跑,说白了就是他没钱。

以后女儿读书等,也都是要钱的。

他现在赚钱的欲望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