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看到那信封还有邮票的吧?”沈世杰忽然又问道。

“清朝就有邮票啦?”李斐很吃惊。

在他意识当中,邮票好像是当代的产物,西方引进来的,古代封建王朝应该没有那玩意才对。

“清末就有了,大龙邮票,没听说过吧?”沈世杰笑道。

他告诉自己好友,中国第一套邮票,叫大龙邮票,一共就只有三枚,好像就是左宗棠收复疆省那一两年发行的。

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

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楚健把信封递给他们。

沈世杰一看,果然是大龙邮票,正是一张最珍贵的“万年有象”。

“值多少钱?我同学家里有一套猴票,他爸说,等他结婚送给他,让他拿去换一套房。”李斐忍不住问道。

他当时还挺羡慕,因为人家不用当房奴,房子家里都已经早早准备好。

集邮,他们身边也有人干这种事。不过,听得最多的,就是什么猴票,没听过清朝的大龙邮票。

可从历史来看,恐怕是大龙邮票更加值钱吧?

沈世杰:“当时大龙邮票发行量共约100万套,由于时代久远,目前收藏市场中对于该邮票不同种类、不同版本价值判断说法非常多。

这一枚,两三百万的样子吧!可惜,不是一套的。”

“一枚就两三百万,应该是最贵的邮票了吧?”

沈世杰摇摇头:“错了,它虽然是我国第一套邮票,但并不是最贵的,放在世界上,更是谈不上顶级。”

其实,这套邮票的诞生,其实跟邮政部门没什么关系,而是海关搞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压片战争后,侵华列强疯狂在中国攫取权利,海关更是被外国人所把持。当时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是英国人赫德。

赫德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政府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

最初,清政府也有办邮政的想法,并且让天津先搞个示范。

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

有了书信馆,德璀琳又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就是大龙邮票。

据史书记载,德璀琳原本早在书信馆开张前一年便向英国寄去定制邮票的订单,但终因时间周期过长而作罢。

无奈之下,他只好请魔都的海关造册处先行印制一批邮票应急。

以前,有人推测设计大龙邮票的人是外国人。

但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只是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是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这都不是最贵的?国内最贵的邮票是什么?”

楚健回答他这问题。

“我们国内最贵的邮票是全国山河一片红,拍出过七百多万的天价。”

这是一枚的价格,非常罕见。

为了纪念革命胜利,邮电部决定发行一套邮票。

于是,就诞生了新中国邮票史上知名度极高的三枚珍邮,即俗称的\\\"全面胜利\\\"、\\\"大一片红\\\"和\\\"小一片红\\\"。

此三枚特殊时期系列邮票存世数量极少,不过数百枚,其中\\\"大一片红\\\"存世仅数枚。如今这三版邮票均成为新中国邮票中的着名珍邮,并名列世界珍邮之列。

尤其是“一片红”,因为当时的设计被人揪出了些毛病。

邮电部发现问题后,急令全国各地邮局停售,邮票要全数退回。但已有个别邮局提前售出了这枚邮票,致使有少量邮票流出。

也正是如此,“一片红”流入民间的量极其稀少,也造就了它的拍卖天价。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妙,有缺陷的东西,往往更加稀少,也就更加珍贵。

“至于实际上最贵的邮票,好像是什么‘倒置的珍妮’,美国的错版邮票,一千八百多万?”沈世杰搜刮着脑海的记忆。

“倒置的珍妮”是美国1918年发行的第一枚航空邮票,面值24美分,由于印刷错误,这枚邮票中心的飞机图案被印成倒置的了,使之成为珍贵的错体邮票。

听说,那枚邮票的存世量只有一百枚左右。

“错了。”正当李斐震惊得倒吸凉气的时候,楚健摇摇头。

沈世杰和李斐都很诧异地朝楚健看过去。

“错了?还有更贵的?”

楚健笑道:“倒置的珍妮,估计只能排第二,或者第三。像英国的黑便士就比它值钱,黑便士是世界第一枚邮票,目前只发现三枚,拍出过三千多万人民币的天价。

而排前面的,还有圭亚那一分洋红邮票,同样是英国发行的邮票,拍出过将近六千万人民币的天价,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邮票。

其他的还有没有,我就不清楚了。”

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圭亚那邮票短缺,新印刷的邮票还没有从英国送到,因此只能在当地的报纸印刷厂,赶印了少量的洋红色1分和蓝色4分邮票。

这些邮票印刷的非常粗糙,其中洋红色一分邮票主要用来贴用新闻报,因此非常罕见,反倒使它身价猛涨。

李斐听后,都感到头皮发麻。

不得不说,西方的艺术品拍卖,确实疯狂。

虽然近些年来,我们中国的古董艺术品频频破自己的纪录,但和西方依旧有差距。这个世界,主流艺术品交易,还是以西方为重。

“他妈,疯了吧?差不多六千万,一枚邮票?”李斐非常无语。

“西方,你懂的。一些所谓的惊世之作,在我们看来,不过就是画几行圆圈,可人家就是拍出近亿美元,这算我们人民币,就是好几亿。”

听不懂中文的诺斯,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