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有了属性 > 第一百零四章 袒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张图纸被母亲视若珍宝的收了起来,为此母亲还批评了毛手毛脚的小明秀一顿。

中午家里只有三个人吃饭,不过母亲仍然用心的下厨,家里条件好了之后,母亲最乐意的就是为家人尽可能的增加营养。

农村里有句土话,叫吃啥补啥。这不是说吃脑子就可以让人变聪明,而是农民对食物的营养有最朴素的认知。

刚吃完午饭季书被季小天等伙伴拉出了家门,当然上午其实他们已经来过,只因为季书正忙着正事,所以和他们口头约定了下午。

带上足球,正准备拉起妹妹的时候却意外得到了拒绝。

“哥哥,我不去了,外面太冷我要在家里看电视!”

对了,妹妹是个小电视迷,家里面也只有母亲能真正的管的住她。

行!

妈,小妹,我出去玩了啊!

一群人前呼后拥的出了院门,干冷的北风吹在脸上犹如小刀般。虽然气候不美,不过出门的大人和相比并不少见,因为临近了年关,邻里和亲朋之间往来走动的更加频繁了起来。

这个时候季书已经能清晰的感觉到了年味,不像后来只有过年的当天才像过年。

说起过年,最高兴的绝对是如季书这般的小孩子,这一段时间他们可以看到许多的稀奇,比如看杀猪宰羊,比如看唱戏,年关也是红白喜事密集的时候。

过新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到饱的鸡鸭鱼肉,当然还有最期待的压岁钱……

这般想着,季书突然有些期待起今年父母会给自己多少压岁钱?应该不会少于十块吧,五十或者毛爷爷也是有可能的吧!

在西头村口踢球有一个多小时,一队自行车从远处出现,季书瞬间发现了其中的父亲和姐姐的身影。

是参加抽考的队伍回来了!

正兴,你来当裁判,我爸和姐姐回来了,我先回一趟家!

季书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跑到不远处的路上等着车队到达。

校长奶奶您好!

季书礼貌地先和带队的校长问候,得到回应后立刻把全部注意转移到父亲和姐姐的身上。

后座的姐姐露出一张笑脸,由于寒风的原因脸色冻的有些发青。

看来为姐姐买的防冻膏似乎也不大顶用,季书心疼的不得了,想着赶紧回家让姐姐暖和暖和。

爸,姐姐!

小国,出来踢球啦,回家不回?

“回,爸,我要坐前面。”

季书麻利无比的爬上自行车大杠,一声“出发”,随着父亲脚下用力车子稳稳启动。

到了家里,季书第一时间拉着姐姐跑进堂屋,先是倒了一杯热水放到姐姐手掌中,又取热水打湿毛巾为姐姐敷脸颊。

季书的一番操作不仅让当事人姐姐难以招架,父母更是看的目瞪口呆,突然有一种幸福的味道出现在房间之中,是能让所有人感知得到的味道。

家里的人谁都没有问姐姐明静考的如何,只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电视机也开着,喜庆的歌声此时更像是点缀的背景。

而感官灵敏的季书发现在闲聊的过程中父母多次观察姐姐明静的情绪反应,显然父母并不想表现出来的这般不上心。

一会后,季书和姐姐一同自觉的去了西间去看书写字,窗台的长桌上姐弟俩刚摆好书本,就听到堂屋的电视机声音微弱了很多,季书和姐姐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对妹妹羡慕的意味,很快两人便投入到各自的书本世界。

断断续续过去了很多天,季书方式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书籍也基本上看完,他现在看的这本叫中国通史,进度也已经接近尾声。

季书本来是计划让明哥下趟回来时带一些书籍,但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目前他就面临着“断粮”,或者可以让父亲在县城的新华书店买!

打定了主意,季书拿出铅笔在本子上列举书单,写了七八本后他想了下就放下了笔,准备认真把没有多少页的中国通史先看完。

一口气看到最后一页,转头见姐姐正埋首在寒假作业之中,季书拿着纸条悄悄出了门,堂屋里妹妹聚精会神的看着动画片“猫和老鼠”。父亲和母亲两人趴在餐桌上正低声研究着上午自己画的图纸。

父亲和母亲此时的神情自不必多说,母亲大概是震惊和不可思议居多,而父亲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兴奋之情。

季书凑到父母身边,笑着道:爸,这是我想买的几本书,您下次去县城的时候到书店给我买一下呗!

哦,

中…

父亲兴奋神色未消就看到面前纸条上写的书名,一时间表情十分精彩。

父亲后知后觉的表达了疑惑:

小国,上次买的书你看完了吗?

季书点头,道:是啊,看完了。

没等父亲继续说什么,母亲就惊讶道:儿子,上次那几本书那么厚,你真的全部认真看完了啊?

知道自己母亲太过吃惊,毕竟每一次看书的时候母亲基本都在身旁,正常情况下这些时间的确不能把那些书读完的。

季书耐心的为母亲解释道:妈,你也知道我看书比较快,记忆力也比较好一点,那几本书我不仅看完了而且很多内容我都记下了呢!

儿子,不是妈不相信你,这样我去拿书过来,如果你真的能记下书上的内容,以后你想看什么书,妈亲自给你去买!

兴冲冲的母亲闪身进了西屋然后抱着几本厚部头冲了出来。

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她脸上更多的是期待和忐忑神色。

相比母亲这么大的反应,父亲这个时候淡定很多,不仅因为他是一家之主,更多的是父亲之前就对季书的记忆力有了心里准备。

母亲的验证自然是出奇的顺利,无论是诗词背诵还是历史典故,再或者是艰涩难懂的经济理论,只要是母亲提出问题,季书立刻就能一字不落的脱口而出。

事实上季书本也没有吹牛,他的智慧属性和过目不忘天赋绝对是相得益彰的效果。而趁着这次机会,彻底在父母面前展现能力也是有着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