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庶女独尊 > 第一百六十四章 裙下之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宫中似乎很热闹。

大唐皇帝正在陪和卓王子欣赏舞乐,江少主作陪,原本一见面就恨得不得抽刀互砍的二人,竟然坐在一起对饮,好不快活。

后来,萧丞相和魏大将军也不请自来,竟然为的是同一件事。

“陛下,五公主在城中大肆抓捕读书人,闹得满城风雨,实在是有失体统,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是啊,陛下,古有文字狱,可不能在今朝出个画册狱。虽然创作那等污秽之画的人罪该万死,但更多的读书人都是无辜的呀!”

萧丞相听魏将军说得这么严重,不由心中鄙夷:果然是个莽夫!

这不,陛下听到他这话,立刻放下了酒杯,有些愤恨:“魏将军的意思是,孤也是那种冷血无情、迫害读书人的君主?”

魏达这才回味过来,他立即跪下解释:“陛下,臣并非此意。臣的意思是——”

陛下应是厌极了他,连话都没让他说完,就打断了:“那魏大将军是何意?孤是不是平时对你太好了,以至于你连殿上奏对的礼数都忘了?”

“臣——”

魏达还想说,但陛下再次打断了他,叫萧丞相说。

“萧卿,你说,到底怎么回事?”

“陛下,五公主在城中大肆抓捕读书人,不仅仅是卖画的商铺,还有买画的普通人,但凡家中有此等画册的,都被抓进大牢关押了起来。短短几日,城中已无空余的牢房。”

“画画的人可恶,卖画的人也可恶,这买画的人自然更可恶。萧卿,孤倒是没觉得公主做错了什么。”

“可是陛下,被抓的人中有许多先琼的儒士,这很难让人不多想。要是公主真的一次性杀了他们泄愤,陛下您也逃脱不得干系呀,那些无知之人会以为陛下忌惮先琼投诚之人,故意授意五公主为之。微臣可听说,白马书院的许多学生都开始联名上书,要给那些先琼儒家请命,还说五公主虽是皇族,却不配做程院长的关门弟子!”

此话一出,大唐的皇帝陛下不由皱眉。

而江慕逸最先站出来,他叫停了舞乐,让她们先退下,质问道:“陛下,我就是萧丞相口中那样的无知之人。我已经忍痛杀掉了我舅舅,你要是还不安心,可以冲我来,为何要对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无辜之人下手?”

听到这话,萧丞相和魏大将军二人都为之震惊,但他们如今一个站在殿中,一个跪在殿中,都不好露出太多情绪,只在心中微微计较。

陛下自然打死都不承认,“慕逸,此事绝非孤授意,定是廷儿擅自主张。她应该是被那些传言闹得烦了,才会如此痛下杀手。这样,孤召她进宫,让她当面与你解释。”

这话刚说完,高瞻就急急进来禀报:“陛下,程院长正揪着五公主过来此处呢!他脸色不大好的样子,也不知五公主犯了何等错误,以至于让他生这么大的气。”

“是吗?赶紧让他们进来。”

陛下骑虎难下,只能叫人进殿。

没曾想,程思铭一进来就让李廷跪下认罪,李廷无奈,只好当着父皇的面说:“父皇,儿臣自知有罪,不该利用皇命在金陵城中大肆抓捕无辜之人,还请父皇降罪!”

父皇如今不得不调转枪头,问她:“廷儿,孤怜惜你才让你主审此案,却不知你如此胆大妄为,连先琼的士大夫都敢随意抓捕!你该当何罪?”

李廷还没来得及应对,就见江慕逸上赶着过来嘲讽她。他趾高气扬地走到她面前,冷笑道:“五公主被传出那样的流言蜚语,不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吗?我听说,你还在后宫亲口承认,你平日里带着出入的年轻小厮,是你的裙下之臣。要说这些流言怎么传到宫外的,你怎么不把皇宫内院翻个底朝天?”

李廷虽然能听出他口中有提醒的意思,但她还是没办法理智地对待他嘲讽的语气。

她急急应对,“清者自清,我一个公主,还不需要江少主在我面前指手画脚!父皇,那些儒士家中的确发现有类似的画卷,廷儿才将他们下了狱的。廷儿连宫中御用的画师都审了一遍,何况他们?若是因为他们是先琼投诚之人就不审了,那对其他人来说,是不是也不公平?”

“廷儿所言极是,先起身回话。”

父皇知道她在主动为他顶雷,因此态度变得很和蔼。

程思铭这会儿才开口,说:“陛下,此事原本公主占理,但如今引起天下书生不满,已然不占理了。如今,别说白马书院的学生,就连他朝一些听到消息的大家都开始发声质疑,为了陛下和大唐国的声名考虑,我不得不带着公主进宫一趟。二皇子和四皇子已代公主去稳定局面,相信他们自会替公主找到真凶,就让她先跟我回书院避避风头吧。”

萧丞相也趁机附和:“是啊,几位皇子都想着为陛下分担,此事倒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大唐的皇帝陛下这回算是彻底明白过来,平时朝堂几方争来争去,他从中调和,自然最终他说了算。可如今满朝文武皆站在他的对立面,他即便不答应,也无力挽回如今的局势。

他这会子才明白过来,萧丞相和魏将军说是来禀报此事,可二皇子和四皇子早就行动了,根本就是来通知他的……

咬咬牙,皇帝陛下还是点头应允了。他瞥了一眼下面的李廷,说:“等此事风头过去,五公主以国库掌事官入朝掌事。”

吩咐完,他便甩袖走了。

他的召命,是他最后的态度,谁都看得出来,陛下受到了他们的忤逆。

如今,李廷才是唯一一个愿意站在陛下阵营的人,她知道,她兵行险着,最终还是达到了她希望的效果。

恐怕这件事之后,朝堂的风向会再次翻转吧。

父皇啊父皇,退缩一回便有第二回、第三回……

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