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六:从修旧电器开始 > 第27章 我知道怎么帮助你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章 我知道怎么帮助你了

杨清雅在医院检查完之后,比想象中要轻得多。

身上软组织挫伤,小腿有裂纹,

以为会断掉的脚腕也只是错位,

最主要的不会引起任何的后遗症。

杨清旭听到医生的检查报告,终于放下心来。

妹妹要上学,照顾杨清雅的事情就落在了杨清旭的身上。

不过杨清旭本身也没有需要出去的生意,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在家研究电路板的缩小,以及配件的比例问题。

在画了几百张的便携式录音机的图纸之后,杨清旭终于找到了两个比较合适的比例,

给姐姐留好饭之后,杨清旭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郑厂长的电路板厂。

听到杨清旭来找自己,郑厂长立马扔下的手头的事情,一门心思地想找杨清旭聊一天。

上次杨清旭在这儿的时候,他就发现杨清旭做电路板手法非常娴熟,

不下余二十多年的老技工师傅。

小小年纪有这个水平,不是有天赋,那就是有窍门。

电路板厂现在其实也在产业转型的时候,

市场几乎已经饱和了,而且电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电路板的制造废品率太高。

如果杨清旭真的有做电路板的窍门,只要能降低一个点的废品率,

那么电路板的成本就能降下来,同时也意味着电器的价格能降下来。

“小杨同志,今天是你什么风把你刮来了?”郑厂长看着杨清旭打趣道。

“郑厂长,实在不好意思,之前说有空来你这儿的,不过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就耽搁了,今天来找您,确实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杨清旭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杨清旭家的事情,被作为了报告的典型,

旨在保护广大的妇女婚姻自由的权益,

赵二牛被处以“流氓罪”枪毙,

而媒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以婚姻的名义买卖妇女,犯了拐卖罪,被判了二十年。

作为帮凶的杨红军,则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郑厂长也是听说了一点风声,所以对于杨清旭没有来找自己也没有生气。

听到杨清旭找自己确实是有事情,郑厂长眼睛一亮,

“你这是啥事又来?跟电路板有关系?”

“确实,我自己最近在研究改进一下电路板,所以有个新的想法,想来你这儿做一下试试。”

“这好啊!”郑厂长一拍大腿,“不过,你这个改进的电路板是什么情况?”

杨清旭把自己改进的电路板的图纸拿出来,递给郑厂长,

“您看,这是我自己改进的图纸。”

郑厂长结果图纸之后,一眼看去,跟自己之前接过的电路板图纸没有什么太大的两样,

可在仔细看,比例不对!

“小杨,你这比例有问题啊。”郑厂长摸了摸口袋的烟,这是他的习惯性动作,遇到不赞同的意见时,总是下意识地想去抽根烟。

“对,我把整体的比例缩小到一个合适的大小。”杨清旭见郑厂长发现了问题,也就没有在卖关子。

“这怕是不能成吧,这个收音机的电路板是他们实验了很多次才弄出来的,你这画两下图纸……”郑厂长拿着图纸犹豫地说道。

“这个是我还没有做过实验的,想来你这儿做一下实验,不过我觉得可行性很高。”杨清旭见郑厂长不赞同自己的意见,缓缓了态度说道。

“有想法是好的,不过现在我们的机器做比这个大一半的电路板都是废品率这么高,若是真的改成这样小的,价格得贵到天上去。”

郑厂长对收音机的市场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也算是他们接单量最多的民生产品。

“郑厂长,其实我上次来就有个事情想问一下,您厂子里为什么不进几台先进一点的电路机床?毕竟精度更高,在成品率,精准度上做得会更好。”

杨清旭提起了自己的疑惑。

毕竟现在都是国有企业,每个企业都是有每年的更新的机械指标的。

电路板厂作为并城机械厂的下属企业中精密度比较高的厂子,好的电路机床的申请概率还是很大的。

听到杨清旭的话,郑厂长苦笑了一下,终于把自己兜里的烟摸了出来。

在徐徐升起的烟雾里,郑厂长的声音也缥缈了起来,

“我们是并城机械厂的精密企业不错,只是这几年下来,我们的产能增长的同时,废品率也是逐年升高。导致了成本也连年增加。”

杨清旭不明白的开口,“这不正是需要进几台精密的电路机床么?”

“确实需要精密的电路机床,但是,并城机械厂家大业大,附属企业又不止我们一家……”

有人的地方就与争夺,这个杨清旭是明白的。

前世他没有进编制内,并不了解编制内的争斗,听到郑厂长这话,远比他自己想想得要严重得多。

前世的时候,二十多年之后,国企的搞几台精密仪器机床,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除了最重要的光刻机,别的不管啥样精密度的,都能拨款搞到手,

而现在,国家还处于经济发展时期,第一是外汇不够,第二,财政也没有多少钱……

“现在,物资局那边要求并城机械厂解决落后产能的问题,而我们这个厂子,就被规划为落后产能单位了。”郑厂长徐徐的吐出一口烟圈。

“你们厂里不能不给自足么?”听到郑厂长的话,杨清旭好奇地问道。

“我一直在努力地找出路,找能提高成品率的方式方法,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这儿的困境就一直都存在。”

“我们这几年,还依然能存在,也是靠着并城机械厂和物资局的援助,要是全靠我们这儿的订单,我这厂里二三百人都得喝西北风。”

说完之后,郑厂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也是我为什么第一时间看到你操作的电路板的时候,无比希望你来我们这儿上班。”

杨清旭无奈了说道:“我并没有什么窍门,真的是熟能生巧罢了。”

在杨清旭看来,其实电路板厂的破题点非常简单,只要进几台精密的电路机床既可以解决。

但是问题卡在了上游企业已经不愿意在给予援助了。

杨清旭努力地回忆了一下后世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重大事件……

一个新闻浮现在他的脑海,

那是1984年的一个重大新闻。

“我知道怎么帮助你的电路板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