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并城一中。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班里下课开始有人在教室偷偷摸摸地听收音机。

那收音机只有书本大小,放在包里刚刚合适,

能在一中上学的孩子,家里条件大部分都还是可以的。

看到别人卖,自己也想要一个。

这不,此时高二三班教室内。

“哇,你也买这个便携听了啊。”

“嗯,我爸刚给我买的,奖励我考试考得好。”

“还是粉色的哎,好漂亮啊。”

“我妈去给我买的时候粉色都没有了,只能给我买了个红色,明天我也带过来。”

“听说这东西,现在卖得可火了,我妈去给我买的时候说是没剩几个了。”

坐在一边的徐萱萱听到同学的讨论,羡慕地看了一眼那个粉色的便携听。

粉粉嫩嫩的,配上一个粉色的小包装起来,漂亮极了。

一天的时间,徐萱萱都没有心情听课,只想着赶快放学,

回家让妈妈也去给她买一个。

放学的时候,徐萱萱头也不回地往家走去,

就连好朋友在后边叫她都没听见。

回到家后的徐萱萱,看着在厨房里忙碌的母亲,随便招呼了一声就自己回屋了。

“这孩子……”徐母不满地嘟囔了一声,“萱萱,你先洗个手,吃个水果在做作业。”

交了两声,徐萱萱都没有回应她,这才意识到不对,敲了敲徐萱萱的门,“萱萱,你在听么?”

屋里的徐萱萱一把拉开门,看着门口的母亲,理直气壮地开口:“妈,我想买个便携听。”

“便携听?那是什么玩意?”徐母下围裙上擦了擦手问道。

“就是收音机,那种小小的,能装在书包的。”徐萱萱不耐烦地跟自己的母亲描述。

“收音机咱家不是有了么,你还要这个干吗?咱家那个是你爸托人买得质量好的,能用好些年呢。”

“我同学都有新的,只有我没有,我不管,我就要买一个!”徐萱萱任性地开口。

“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那玩意一个多贵啊,家里又不是没有……”徐母在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反对的意见。

“三十块钱哪儿贵了!”徐萱萱不满地喊道。

正好这时候徐庆丰下班了,听到自己宝贝女儿的声音,进屋就问:“这是咋了?”

“你宝贝女儿非要在去买一个三十块钱的收音机,说是能带学校去……”徐母的口气里满是无奈。

“想要就给买呗,家里又不是买不起,在哪儿卖的?我带你去买去。”徐庆丰擦了把脸,就准备带着徐萱萱再出去一趟。

“我同学说在那边的周记电器,我们快点去吧,他们说货不多了。”徐萱萱听到父亲同意了自己的说法,高兴地拉着父亲出门。

爷俩到了周记电器的时候,周木匠正在收拾柜台,

今天最后一台收音机卖了出去,明天杨清旭就过来分钱了。

“同志,我听说你这边有那个便携式的收音机,想过来买一个。”徐庆丰向前招呼道。

“没了,最后一台也卖出去了。”周木匠头也不抬地说。

“你们什么时候在进货啊?”徐庆丰不死心地问道。

“这得看我兄弟啥时候能弄来货,”说完周木匠抬头看了来人一眼,想起杨清旭说的,可以统计一下,到时候让他们预定。

“你可以留个联系方式,等货到了,我通知你。”

“不用了,不用了,我去别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弄到吧。”徐庆丰摆了摆手。

看到回去的路上,因为没有买到便携听的徐萱萱,嘴巴撅得老高。

徐庆丰打趣道:“这嘴巴都能挂油壶了。”

“哼!”徐萱萱生气地转过头。

“好了,放心,爸爸这两天给你问问,能不能从别的渠道弄一个回来。”

听到这话,徐萱萱才高兴了起来,“那我也要个粉色的。”

“好好好,给你弄个粉色的,不许再噘着嘴了。”

第二天一大早,徐庆丰来到工厂后,还在考虑找谁问问的时候,

书记找上了自己。

“老徐,你听说那个便携听了么?”书记上来开门见山地问道。

“听说了,”听到书记这么说,徐庆丰以为他有渠道,接着开口,“怎么你有渠道?给我弄个。”

“我哪有渠道啊,我这还想着让你帮忙弄一个呢。”书记讪笑着搓了搓手。

“这两天有人去帝都或者魔都出差么?让他们在那边给带一个回来就得了呗。”

徐庆丰毫不在意的开口,在他的认知里,只要并城能有的东西,帝都魔都肯定都已经流行起来了。

“去帝都魔都买?”书记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去那儿买干嘛?”

“嗨,还不是我家孩子,非闹唤着要一个,这都在家发脾气了,不赶紧给她弄一个啊。”徐庆丰说得理所当然。

“这玩意不是从咱并城传出来了么?帝都魔都能有?”书记诧异地问。

“咱这儿传出来的?”徐庆丰听了这话,一愣,“咱这儿能有这技术?”

“我接了魔都朋友的电话,他说他一个来咱这儿出差的朋友带回去的,让我也给他弄一个……”这可把书记整懵了。

便携听,并城自产的,

这几个字一直在徐庆丰的脑海里来回地转悠。

既然是并称自产的,那电路板就离不开老郑。

想到这儿,徐庆丰跟书记招呼一声,自己骑上自行车,往并城电路板厂去了。

此时的郑厂长,正在办公室里面喝着茶,听着收音机,心情一看就不错。

确实心情不错!

杨清旭上次做的电路板,自己给工厂创收了不少钱,这次他一下又交过来五百个电路板的合同。

这才过了一个多星期啊。

现在他们设备落后,很少能在接到订单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考虑引入外来资产。

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好歹得杨清旭给了他们一个订单,虽然这些钱也就只够一半员工的工资,

但是,要是杨清旭一直这么做下去呢?

杨清旭几乎不压钱,他们厂里资金流动的就很快,

不说别的,照这么下去,自己的电路板厂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了。

光想想自己以后也能在总厂理直气壮,郑厂长就开心得不得了。

就在郑厂长陶醉在自己的想象的时候,徐厂长推门进来。

“老郑,那个便携听的产品你听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