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拖拉机突突着开进大队部。

下车后,秦小妹跟王大娘打了个招呼,就和知青们一起结伴往家走去。

天冷之后白天就短了,她们回到知青点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到家后,秦小妹先把丧彪放出来撒欢,享受了一番狗子对主人的热情迎接后,又把带回来的烧鸭骨头倒在狗碗里。

蹲着看它吃了一会儿,才去拌食喂小母鸡和麻鸭。

从来没有吃过烧鸭这种美味又酥脆的骨头,三口两口吞进肚里,意犹未尽的小黑狗,又开始绕着正喂鸡的秦小妹狂摇尾巴乞食。

“就吃没啦?等等吧一会儿再做饭。”这狗长的太快了,就好像吃不饱似的,没有不饿的时候。

喂完家里的活物,秦小妹才开始整理背篓里的东西。

将记录客户信息的笔记本放在抽屉里,又把布料全都拿出来,分好之后一份一份的整齐码放在大衣橱里。

再把针线、钮扣等补进工具包中。

供销社的这些订单,加上早上在拖拉机上拉来的两份订单,算算应该够她干到下个月了,暂时不用担心没活儿干。

拿了一块沙琪玛出来吃,秦小妹把剩下的零食和糕点都放在粮筐里,仔细盖好盖儿,才去厨房烧水处理鲜肉。

自从盘上炕后,家里的柴就在飞速消耗,原本夏天储备的半柴房柴火都已经烧了一小半了。

看来在下雪前,还得再多上几次山才行。

猪肉在公社时,陈师傅就已经帮秦小妹改刀切成了宽长条,方便她腌制。

在搪瓷脸盆里按比例倒入盐和花椒粉,以及几种山上能找到的香料后,把肉放在里头仔细按摩抹匀。

拿起来用上次小李留下的干稻草栓了,吊在大灶通风透气的烟囱边儿上,就算完成了腊肉的腌制工作。

接下来就是等待时间了,这种挂在烟囱边儿上,既有风干口感又有烟熏滋味的腊肉是最好吃的。

九斤肉,腌了不大的三条腊肉,剩下的蹄膀也用同样的方法腌上了。

她就自己一个人吃饭,留一副猪肝和俩猪蹄就够吃好几顿的了。

别忘了,还有一堆猪骨头呐,拿来炖萝卜,汤水清甜最好吃了。

不过这些都得明天才有时间处理了。

将大骨头和猪肝猪蹄摊开直接放在灶台上晾着,厨房里通风透气,天冷了肉也不容易坏。

一回头,秦小妹才后知后觉的注意到,眼里闪着凶光盯着骨头舔嘴唇子的丧彪。

“都忘了···家里有狗了。”

看来今晚丧彪不能睡厨房了,日防夜防家贼最该防。

这些零散的活儿干完,夜已经深了。

竹林里刮出来的冷风,吹的房门当当响。

关紧门窗,秦小妹把小炉子烧的旺旺的,烤上几个土豆子,再把公社带回来的烧鸭热了热,吃了顿简单又奢侈的晚饭。

这次去公社她没买太多东西,工作要紧,光布料就占了背篓的一半位置,还得了这么多骨头买了这么多肉。

下次去,不行就得再垮个篮子什么的,才能够放东西了。

明天天气要是好就上山捡柴,要是天儿不好就在家里缝被子,总之事情根本忙不完。

这个冬天太冷了,想过的舒服就得准备充足,还要把攒的碎布头拿出来点点,看够不够填个枕头的···。

想着这些杂事,伴随着屋外愈演愈烈的狂风,秦小妹渐渐进入梦乡。

一夜无梦,直睡到小黑狗憋的挠门,她才睡醒。

昨天晚上丧彪是在卧室睡的,给它憋的,一晚上起来好几趟想去拉便便。

可无奈秦小妹睡的太死了,直到天亮才爬起来,开门让丧彪去林子里解放。

大概是昨晚那场大风吹来了冷空气,今天气温很低,太阳也不见踪影。

上山是不用想了,往炕洞里塞了两块木柴,又从暖壶里倒了点儿热水洗了脸和手,秦小妹便开始准备卤肉。

昨天在供销社买了些大料,今天天气不好不能上山,正好在家卤点儿鸡蛋猪肝什么的,改善改善。

早饭就简单喝杯麦乳精冲奶粉垫垫。

吃完饭卤上肉,她还要手脚快些,赶着把棉被和枕头做出来,然后早些去知青点,

昨天方桂华她们在拖拉机上就再三邀请过她,今天一定要去知青点吃晚饭。

这些姑娘都是薄脸皮儿,生怕多吃人家一点儿,一顿饺子让她们惦记到现在,秦小妹要是再不去她们就该急眼儿了。

把整副猪肝儿和一对儿猪蹄一口气全卤了,又丢了几个鸡蛋和鸭蛋进锅里,等晚上去知青点刚好出锅,正好带些去大家一起吃。

虽然方桂华她们凑钱买了肉,可人多,不一人凑点儿菜出来,都不够两筷子的。

大锅里咕嘟着猪肝和蛋用不着人看着,只要记得添柴就好。

趁这会儿功夫,秦小妹回里屋拿出清洗好的花布,晒过的棉花,十指翻飞开始缝制棉被。

她之前盖的被还是分家的时候,从老秦家死乞白赖抱来的,里头早没什么棉花了,都是些烂布头加上干稻草填的。

根本不压风也不暖和,只是盖了比不盖好些罢了。

现在回想起来,秦小妹都不知道上辈子自己是怎么度过这三年冬天的。

这最冷的三年,也是她上辈子最苦最难的三年,真是付出健康为代价燃烧生命才熬过去的。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

她有幸重生,改正了错误,这之后的日子一定都会像她手里的新棉被一样温暖。

不知怎么的,秦小妹突然想起昨天回村的拖拉机上,方桂华望向洪燕燕棉被时悲伤的表情。

她的家庭,秦小妹在刘亚琴的只言片语里也了解了一些。

母亲多病,姊妹情又淡薄,家里比较困难。

别的知青下乡家里人都心疼的要死,知道她们是去千里之外干活受苦的。

平时不是寄东西就是寄吃喝,条件好些的如佟刚家,还会给他寄钱和票来。

再不济,也像刘亚琴家似的,虽然她弟弟有病,家里过的也挺困难,没法在物质上给予下乡的女儿支持。

可也会寄一封温暖的信来啊。

说一说家里的趣事和思恋之情,多少离家在外的知青,就是靠着这一封封家书才熬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可不是每个人的家庭都和和美美,家也不总是温暖的港湾。

如同秦小妹如同方桂华。

在秦小妹看来,其实方桂华挺像上辈子的自己的。

天真的以为燃烧自己,照顾家人就会得到爱和关注。

当局者迷,她能看清困住秦小妹的局,却看不清困住自己的局。

作为过来人的秦小妹太明白这局的残忍了,破局之法只在方桂华自己身上。

她不想通自己走出来,没人能救她。

其他人能做的有限,哪怕知青们已经在分粥的时候多给她盛一点儿了,可锅里就那么些,大家都难,想帮她也是有心无力。

只能多劝劝她,希望她能更加在意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