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取消了吗。

小太监的表演还在继续,费尽心机想要煽动朝臣的情绪。

尽管苏培盛在得到皇帝的暗示下,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去让人把小太监拖走。

可小太监像是不要命般猛烈挣扎,被人拖着也要横冲直撞,嘶喊出声。

这动静比起隆科多的安排,有过之无不及。

等苏培盛等把人彻底控制住后。

那小太监才如释重负般不再吭声,唯余额头上磕的鲜血还在流淌。

一时间,众人被震惊得久久不能回神。

这个场面,大部分由太后策划,隆科多补全。

太后从皇帝的态度中看出来了,仅仅是靠她个人所言的孝道已经压制不住皇帝。

她必须要将皇帝的不孝抬到明面上来,让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孝道桎梏来给皇帝施压。

除了给十四铺路外,她就是要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宫中生死未卜,皇帝却带着一众妖妃寻欢作乐的丑态。

她要让世人都唾弃皇帝。

给她的十四腾位置!

这一招在以孝治国的时代不可谓不歹毒。

不单是大清朝,乃至前朝后世皆是以孝治天下。

太后此举是把皇帝架在火上烤。

众人再次看到殿内横生变故,不由面面相觑。

先前就听说太后皇后病重,却没想到已经是到了病入膏肓,不惜损毁皇帝名声也要求得太医的地步。

皇上只顾自己在圆明园避暑作乐也就罢了。

竟然还将太医全部带走了吗。

的确不像话。

可看到皇帝黑得不能再黑的脸色,纵使心里有些异议,却是谁都不敢冒头寻死。

所有人都是身心俱疲。

这次宴会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管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是,随便吧只希望赶紧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才好。

还请皇上关起门来处理吧。

他们什么都不想听什么都不想干涉。

可惜,这个世界上总归有不怕死的。

而这个不怕死的人。

是与隆科多来往密切,且多次相约酒楼相聚的同僚。

这个同僚更是在与隆科多几次酒后真言后,彼此交往的君子之情更加深厚。

他深知知道隆科多这一生最最忧心在乎之人,便是心尖尖上的表妹。

可惜表妹身处后宫。

饶是心中再如何担忧,平日里也不敢讲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宣之于口。

可酒过三巡,隆科多却对着他信任相告。

人都是八卦且喜欢听秘闻的。

这些辛秘之事能快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

饶是之前对隆科多的亲近心存疑惑猜忌,此刻听到这样足够让隆科多多年努力付之一炬的话后,他对隆科多仅存的戒备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隆科多连这种话都能跟他说,可见是真把他当作真正信赖之人。

他又怎能再怀疑其他。

思及此,想到隆科多老泪纵横跟他哭诉的许多话。

想到他们把酒言欢后,隆科多因宫中表妹身子愈发不好,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的苦涩悲痛。

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作为谏官。

他内心的正义感和风骨傲气瞬间爆发,这种言世人不敢言,为世人不敢为的勇气魄力。

这种英雄气支撑着他站起身。

在一片死寂的大殿内,他身形清瘦笔直,稳稳冲着皇帝参拜,“微臣人微言轻,本不该多言罔论。”

是了。

这位颇具英雄主义,颇为沉浸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怀中的人。

正是甄嬛和玉姝的老父亲,甄远道。

他言之凿凿地劝诫当今圣上。

“然事关太后,乃怀十月诞下圣上的伟大母亲,臣不能不言。”

“所谓大孝亦鸿儒,每向严慈,报以精纯悲鞠育;盛唐多异士,遍观今古,方之良善可尊钦。”

“故臣深以为以孝事君则忠,亦可观臣以敬事长则顺,内外君长,臣皆不愿愧于心神,不愿有违忠孝,亦万不愿冷眼看君上不顾太后,唯恐最终悔矣啊!”

甄远道越说越激昂。

从白话到书面语,恨不能将脑中的所有典籍经论都说一遍。

最后千言万语化成一句。

“皇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百善孝为先啊!”

甄远道涕泪横。

颇有忠臣谏言不顾生死名利的清流风骨之相。

完全没有被人当炮使的自觉。

这正是太后等人都选中他的原因之一。

这人自诩清高颇有傲才之态。

只要前奏铺垫到位,让他认定心中正确的观点,那么就会升起某种莫名的信念感,不惧强权也要守护这种正确。

说到底就是沉醉在自命不凡里。

就像原剧情中他冒着抄家流放的危险,也要藏着钱世名诗集那样,可以说甄远道和甄嬛在这一点上一样。

两人都为了心中真理真爱,不怕死也不怕拖累亲人幼女。

一个入狱不知悔,一个自请离宫只为情。

眼下九洲清晏内,正是夏季刚刚入夜的时候。

晚风微微透凉,本该是沁人心脾的清凉舒适,却因甄远道的挺身而出变成叫人生死难料的冷冽。

皇帝注视着甄远道,面色无波。

只是微微抬眼扫过面色凝重,惨白如纸的甄嬛。

她被自己父亲的举动整得脑门儿发懵,头晕目眩得颤抖。

心里本就慌得紧,此刻下意识就要起身替自己父亲请罪开脱。

不过,玉姝却是先一步将桌边的茶杯打碎。

她面容沉静,言语里却透出了不可置信,“父亲是站在何等立场出言,百善孝为先?”

“父亲可知后半句是什么?”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这样的话,身为饱读诗书的言官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明明知道,却堂而皇之地说出来。

便是在仅凭一个小太监的只言片语,当众怨怼皇帝抛下病卧在床的生母发妻,带着一堆嫔妃臣子逍遥快活。

这简直是愚不可及!

这般莽撞出言,难道他就不知若皇帝因此恼怒,可不是单单没了乌纱帽那么简单。

玉姝和甄嬛怀有龙嗣不用担忧安危。

那甄家众人该如何?

一想到若是皇帝没有提前跟他通气演戏。

何念芝就会因为甄远道像原剧情里那样受牵连流放,玉姝眼中的冷色加深。

她开始思考,甄远道真的适合为官吗?

完全被主观情绪主导的人,真的能解决民情民生,照拂百姓吗?

皇帝则意外得看了冒冷气的玉姝一眼。

玉儿这是怎么了,不是早就说好演演戏得了,怎么还真的生了气。

气大伤身可怎么好。

他隐蔽得在桌底拉拉玉姝的裙摆。

却被无情拂开。

大殿上因玉姝的发言响起了些窃窃私语,玉姝深深吸了口气,叹气,“父亲这般不问缘由得谏言,话里话外皆在意指皇上苛待太后,这将皇上置于何地?”

“难道父亲作为朝廷命官,便是这个不分青红皂白,单听一个不知道从何处冒出来的太监一面之词,就能给人定罪吗?”

“父亲这般作为,可曾想过我与姐姐的处境?”

单凭一腔热血,不顾后果和缘由,就妄想以一己之力对峙大清天子。

就为了自己的清高傲骨吗?

言罢,她状若难过得别过头落泪。

玉姝清颜憔悴不堪,完全看不出半点宠妃的风范。

便是一声声质问里,也都是满心的慌乱害怕,仿佛生怕皇帝会当场治罪一般。

甄远道愣了一下,没想到第一个站起来反驳他的居然是他的珠珠儿。

一时间老脸有些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