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东边刚刚覆白,古代上班时间是要早些,自盛泽生活铺和面包店出现后…准确来说,是上次宴会姜七七给各位赴宴大臣送了保温杯之后,悄悄发生了变化。

由于库存不多,她就没卖,天地良心,她可没想皇帝帮忙带货。

因第二天,皇帝和秦潇宸不约而同都拿着保温杯上朝,次日肖沐君,丞相也跟上,接下来画风就很奇怪,但凡拥有的大臣,手提保温杯每日准点准时打卡上班。

不为别的,因保温杯莫名其妙变成了品级象征,因那日宴会只有正二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参加。

这不,肖大人此刻正拿起「忍者神龟」化身的保温杯,跪坐喝着咖啡,神情很悠哉,听着各位大臣打嘴炮,姜七七很无语,劝他几次想给他换掉,奈何肖世子情有独钟,眼光毒辣。

还是秦潇宸眼光好些,选了「钢铁侠」姜七七觉得很符合小媳妇的身份,其余大臣都是银色,她还是偏心的。

大家才安静没多久,就开始今天第一轮辩论大赛。

龙坐之上的帝王,也在听着,手握暗红色保温杯手柄,轻轻吹着罗汉果花茶的热气,得喝点,怕待会火大,暗自夸赞,小丫头的花茶很不错,还赠送他这个皇帝吐司面包和各种口味包子的配方,嗯,得奖励奖。

现在说话的是,左谏议属于告状官的头号人物之一,“陛下,此事恐怕不妥啊,这几日因催收债务,本就怨言极大,如今新的煤山归朝廷自然好,可还给盛泽三座,不符合先祖规矩啊。”

“陛下又要把京城粮食全权交由商人负责,日后稍有不慎,就会给京城百姓带来害处啊!陛下请三思啊!”

皇帝没回,这段时间心情格外的好,起得虽然早,早膳却没来得及吃,吃着一片吐司,等着他们先告状完。

户部尚书保温杯里是小米粥,他也没吃早餐,喝了口,才说道,“左谏议大人,此言差矣,微臣认为陛下此举乃是为百姓造福,不说别得,最近户部渐渐充盈,各位大臣的俸禄,也能按时发放了,这还不好?”

“再说,盛泽还为百姓解决了生计问题,光是蜂窝煤,左谏议你也得到了免费试用,价格比柴火便宜且还方便,你怎么不夸赞盛泽啊?”

“还有,粮食盛泽并无抬高价格,反而比往日还低,各家百姓不仅买得起,还有各式新式蔬菜出现,且盛泽还按时缴商税,充盈了国库,此等商家,为陛下排忧解难,没有徒增烦恼,陛下念及盛泽为国为民,送三座山又何妨?”

左谏议反驳,声音大了些,“尚书大人!你就是掉进钱眼里去了,山本就该由朝廷和皇族拥有,这样才能保朝廷平衡,保百姓安稳,如今就因盛泽按时缴税,你就认为他们无二心?那你可敢保证日后都是如此啊。”

户部尚书呵呵一笑,“本官替陛下掌管各位大臣俸禄,为陛下打理国库,盛泽第一次主动缴税,都比往日本官一年收得多,本官只认陛下和钱,有何不妥?”

皇帝点点头,抬眸扫了一眼大臣,抬手示意还想说的继续。

于是开始嚷嚷争起来,偶尔工部尚书,肖沐君也插话,“工部钱财银每用一处都有详细记录……水泥如今朝廷也有了,成本低下不知多少,工部和户部都很清楚,轮不到你们来多嘴。”

靖王开口,语气有些不善,“肖大人,你主张朝廷之后用水泥修路是好,可西城门外建设还有修路,朝廷都投了两百万两,盛泽却赚得盆满钵满,盛泽这是踩着朝廷赚钱,所以第三条路就该他们修!”

皇帝恨不得砸死这个蠢儿子,蠢货。

可靖王就是气得很,都怪姜氏害得他铺子都关门了,他好歹是个皇子,如今却穷得要死,一分都借不到,他还有一堆谋士要养,他又朝着对面的秦潇宸看去,当真是福气啊,娶了一个聚宝盆!

同样心灰意冷的,还有才放出来的秦潇霖,此时陷入自己的思绪中,他没有保温杯这个待遇,可连靖王都有,而且如今又是粮食,煤,西城门外,修路,接二连三的发生和掌管民生有何区别?秦潇宸本就有军权,再加上盛泽为民生…

他内心很暴躁,面上却不动声色。

丞相也没插话,安静的喝着茶,可心里早就翻腾得不行,又是小麦亩产两千,姜氏到底是何来历,竟这般厉害,他眼眸看了眼秦潇宸。

秦潇宸听完,与丞相的视线相对,眼神平静如水,语气慢悠悠不急躁,“盛泽有本事赚钱,有本事为东邶出力,可以选择帮或不帮,做或不做,都比拿着俸禄,吃着皇粮却连账都算不清的,税都缴不齐的人好得不知多少。”

秦潇宸扫了一眼所有朝臣,“想要反驳的,那就学学盛泽先按时缴税。”

所有人鸦雀无声,心里没底得很,一个两个怕死皇帝最近催债的样子了,最近那些郡王仗着皇室关系,嚣张跋扈还哭穷,被金吾卫统领裴峰抓走了。

裴峰这个人一出现,他们清楚得很,这可是皇帝的打手,甭管你是谁,只要进了裴峰的窝,不是躺着出来的,就是出来也都站不稳的,半死不活。

都宁愿进官府,也不愿见到裴峰。

姜七七称为暴力催债,这个时代也合理!否则欠皇帝的钱不还,还盼皇帝笑脸盈盈请你们嗑瓜子,聊家常?翻翻黄历哪日适宜还钱?

现代欠大钱是爷,这个时代谁敢一人欠大钱啊?是要被皇帝收拾滴!

这都是历朝历代形成的风气,早就见怪不怪了,大臣们都不是商人,可他们有铺子有田地,交由家中正室掌管,各种联姻贵胄,不缴税是常态,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郑氏,当朝一品丞相,他自然不管生意,可胡氏有没有按时缴税,那就不得而知了,没人敢催啊。

可姜氏出现,完全给皇帝一个很好收拾他们的理由,他们岂能不恨?

皇帝吃完了,叹了口气,该他上班了,“都吵完了,到朕了。”

他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阶,双手背后,一根手指头挂着保温杯,不急不缓说着,“宸王说得对,给朕把税交齐了,再说其他的事。”

白公公跟在身后,想帮皇帝拿着,又不敢上手,当真这差事越来越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