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假期后的第一天上班。

此刻朝堂内,安静得仿佛没有人一般,只听见纸张一页页翻动着。

皇帝再看大家的思路,有安全管理的,宣传安全意识的,还有让民生经济如何变得更好等等之类的,少了很多弹劾的东西,皇帝也认真看着,眉头又皱又舒,变幻莫测…

他抬手朝下面指去,不知道指谁,反正头没抬还在看,“粮食储备问题,预防天灾,你说说,你呈上的解决办法,让爱卿们听听。”

这藏着暴怒的声音,很显然,皇帝生气了。

粮食官员浑身一哆嗦,他吞吞吐吐地回,“回陛下,臣…臣每年把粮仓都存满,防止天灾时,好让朝廷顺利赈灾救济。”

皇帝抬眸冷冷刺了他一眼,并未回他,接着问其他人,“各位爱卿还有何不同意见?”

朝臣们相互交换眼神,却无一人回答,没有好办法,开口就是给自己找罪受,还是沉默着比较好,再说管粮食的也不是他们。

“想做好管理粮食的官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年份,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粮食收购量和价格,经三村一事教训,还得更加重视天灾人祸,重新规划,你可有做到?”

秦潇宸慢条斯理说着,眼神同样威慑粮食官员。

“如若要是按照你说的,囤满就好,那谁都可以坐你的位置!”

粮食官后背发凉,“陛下,宸王,臣…臣知错,臣愚钝。”

皇帝冷哼声,转而问秦潇宸,“老二怎么看啊?”

“回父皇,儿臣认为,一定要注意考察一年产收的情况,况且新播种下去的种子,之后也增加产收,更得重新制定不同收购量。”

“按照往年的产收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收成乡农一年等留四成外,还剩余四百石粮食,而中等收成则留三成,还剩余三百石,下等收成留一成外,还剩余一百石。”

“至于小歉收的年份则是只收一百石,中歉收则只收七十石,大歉收则只收三十石。”

“如今得更改,可在上等收成的年份里,朝廷收七成,而留给乡农三成,中等年份里,则收五成,留五成给乡农,下等收成,则收购三成,留给乡农七成。”

“如此,这便使得百姓也有足够的余粮,至于遇到小歉收,朝廷就拿出下等收成的粮食,用于弥补本年的粮食不足。”

“遇到中歉收时,则拿出中等收成的储备粮食用于弥补,遇到大歉收,则拿出上等收成用于弥补。”

“这样,遇到水旱灾祸,百姓们面临饥荒,他们买进的粮食也不贵,也就不会流离失所,四处逃荒了。”

粮食官员头碰地,额头冒着虚汗,心里明白,他完了,官做到头了。

皇帝满意点头,老二虽然喜欢给他甩脸子,但是做事从来不马虎,皇帝一锤定音,“就这么办,这才叫有备无患!”

秦潇轩面无表情,心如止水,他只能羡慕,还能怎么的,挫败感愈发强烈,怎么都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心里还盼着,别被罚就好了,说甘心吧,他不甘心,说还有妄想吧,他还真有,可也无从下手,憋屈。

皇帝又花了一盏茶的功夫,看完了朝臣建议,放好,才看向朝臣。

“如今朝廷修路,建设三村,培育新农作物,这些都需要财力,所以朕决定,开源节流。”

众朝臣,“陛下圣明。”无非就是释放宫人,皇帝老操作了。

皇帝点头,“嗯,往后后宫不再选秀,不进新人,所以宫女再拨出一拨。”

闻言,言官眼眸一亮,他们的用武之地终于来了,有活了,势必要好好刷存在感,这段时日,都快闲到发霉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皇嗣乃是大事啊,如今中宫之位空置不说,后宫妃嫔也是稀少啊,陛下慎重啊,皇家子嗣绵延才能永享太平啊陛下。”

言官一把鼻涕一把泪,苦口婆心,好似是他家香火要断了似的。

“既然爱卿如此为皇嗣考虑,那朕准了,往后朕的后宫,就由你来出钱置办,如若办不好,朕唯你是问!”

众朝臣憋笑,尤其肖沐君,脸都快红了,这些日子上朝真是笑点百出啊,真怕把自己憋出毛病来,催生,得催秦潇宸啊,催皇帝有什么用。

言官吓得跌坐在地,被皇帝给堵傻了,“陛…陛下,臣觉得不选秀甚好,陛下为百姓谋利,是百姓之福,臣附议。”

皇帝瞪了他一眼,“滚回去!”

他没滚,但他爬着回到位置上坐好,抹了一把额头汗,脸色还白了几分,做官真不容易。

“朕决定,不再选秀,宫女幽闭宫中,实属惋惜,所以拨出宫女三千,顺从人性,一是为了节流,二是为了繁衍人口。”

“陛下圣明。”众朝臣再次附和。

皇帝心情不错,“关于节流,朕还两个法子,其一,降封宗室,滋养民力,从即日起,所有亲王郡王公主们,甚至世子郡主,如若要自立开府,朝廷不再拨银子,自行解决,再则,如今已被册封的亲王郡王公主,爵禄减掉三成。”

秦潇轩差点当场去世,父皇这是要逼死他一家老小嘛啊!

秦潇宸无所谓,夫人会赚钱,回去得叫穷,说工资被降了,求包养。

“其二,合并州县,此项由宸王和靖王负责,三日之后,给朕一个详细设章程。”

“儿臣领命!”

朝堂鸦雀无声,合并州县,那势必官员的数量就会大量减少,拿俸禄的人少了,朝廷财政负担大幅度减轻,民众的负担也就减轻了,这是好事,也庆幸与他们无关,在场的官员暗自松口气。

皇帝从清理积欠开始,就想这么做了,这不是秦家一人的天下,分封亲王郡王,本身就耗巨大的财力,一直找不到合适理由时机来削,这次趁热打铁,让皇宗们吃白饭不做事的,给他添堵的,谁惹他,他就打。

他没有彻底取消宗室的分封,那样做会出问题,就先以身作则,从自家开始,看谁敢啰嗦!

没人敢反对,毫无理由啊,如今权柄都在皇帝手中,无可撼动,能保住乌纱帽就不错了,哪怕里面有宗室联姻的,心里不服的,都不敢冒然呛声,郑氏血淋淋的教训,他们都怕。

但是……总有刷存在感的。

“陛下!臣要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