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长春提醒他,“你们家来得早,赶紧进去挑房,挑朝阳的,晚了就没了啊。”

兄弟二人哈腰感谢,“谢谢许管事。”

“嗯”许长春挥挥手,让他赶紧走。

一家人朝希望小区里面走去,他们选的巷子,两边房子紧挨着整齐划一,能并排过两辆马车的街道往前延伸,街道铺着水泥路。

莫名的,走在上面让人下意识的挺直了背脊,母亲没绷住哭出声,“是真的!”

双手合上,“我们真的能在这里买房了啊,老伴儿啊,是你在天有灵,保佑我们,我们买房了啊!”

幼弟懵懂,学着娘亲双手并拢,摇摇晃晃,嘴里乱说一通,“买房,买房…”

他童音不停重复着,不懂,但会学。

一家人哈哈笑,“幺弟说得对,咱们买房。”

马二郎搂着母亲,开始选房。

小宅院方便一家人住,独门独院,相应的价格也很高,他们很喜欢,但是财力有限,买不起,分期也不敢分,都是苦力工,无法承担高额价格。

他们一家人来到最后一条街,这里是小区的边缘位置,高高的围墙阻挡了外人的进入,整个希望小区,都会被围墙包围,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围墙上会开几道门,方便人们进出。

和他们一家人,一样想法的人不少,贫穷都是大多数,手中财力有限,买不起独院,只能在大宅院里面挑选两三间屋。

“我们赶紧挑,向阳的房子最好卖,晚了就被别人挑完了!”马二郎催促着。

“哎哟,我还以为没几个人买房子呢,没想到这么多人。”

马二郎的母亲是真没想到,毕竟房子都要八两十两的银子,而且还有什么什么分期的,反正就是贵!

看见每一条街上,每个宅院门口都有人进进出出的,之前她琢磨着,这么多房子卖给谁呢,还觉得东家也可能卖不出去。

这会儿,她完全没想到有这么多的人来看房。

马大朗,“我听人说,以后东家招工,优先选择有房子的人。”

“真的呀!?”母亲大声惊讶。

马二郎嘘了声,“这事儿娘亲知道就行,千万别说出去,毕竟东家没正式通知,娘可别到处传啊,要是真的,等我们买了房子,说不定以后,娘亲也有机会被东家录用,挣一份工钱。”

母亲还是控制不住兴奋,立马无声激动起来。

她做梦都盼着能有活干,能挣一份工钱,羡慕周围和她同样的妇人,因为运气好的都有工钱拿。

她想为老大老二减轻点负担。

她激动到结巴,“那…那那,我们赶紧买房,买了房就能住新房,就能挣工钱。”

一家人挑挑选选,终于选定了两间屋

兄弟二人拿着木牌,揣着银钱,急急忙忙去蓝帐篷登记处,登记,东家设立了三十张登记桌子,排队的人依旧很多。

等到兄弟二人时候,马二郎激动报号,“21巷113栋8号,9号房。”

伙计手指沾点唾沫,翻着登记册,手指顺着往下滑。

“来晚了,113栋8号,9号房已经被人买了啊,他们已经到办手续了,换吧啊。”

兄弟二人脑袋轰的一下,心粉碎,好嘛,竟然有人捷足先登,明明刚才没人的,哼!

马大郎急忙询问,“朝阳的房子还剩哪些?”

伙计翻着册子,手指继续往下滑,又翻了一页,“140栋往后的房子基本上都还空着,赶紧吧,晚了,又被人选走了。”

兄弟二人脚底生风,牵着家人向前跑,

来看房的人越来越多,一家人心头慌乱,不敢再耽误。

“老大,老二,房子定下来了吗,你们…怎么这么慌啊?”母亲着急。

马二郎快步直走,“没了,被人抢先一步,娘我们赶紧去挑房,这次一定要赶在其他人前面,千万别再被抢走了。”

母亲一听,也都跟着乱起来,很怕好房子就被人选走了,她抱起幼弟,跟着两个儿子奔跑。

他们对房子的要求就是朝阳,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兄弟二人,又一次相中两间屋,万般叮嘱母亲和幼弟守着房子。

她用力点点头,和幼弟打开双手,眼神警惕,不准外来人进入。

不止她们一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女的守房子,男的狂跑去登记,整个希望小区里,唰唰,人头窜动,鞋子踩掉地,赤脚的,碰撞倒地都没时间吵架,管他三七二十一,冲就完事!

兄弟二人狂跑去登记,不停祈求,空房空房……

马二郎喘着粗气,话却干净利落,“141栋8号,9号房!”

伙计闻言开始翻阅册子,兄弟二人紧张的盯着伙计的手,他们拳头也攥的死死的,默念,空房,空房……

21巷一共只有170套宅院,兄弟二人很担心房子又被人选走了,别啊!

看着伙计的手指头一点点往下移动,兄二人喉结紧张滚动。

终于找到了,141栋宅院的记录

“把木牌拿来,登记吧。”伙计指尖敲敲桌面。

兄弟二人,如释重负,瞬间笑容挂脸上,取下脖颈上的木牌,交给伙计做登记。

伙计提笔刷刷的登记,麻溜滴很,又在格式合同上面写上兄弟二人的姓名。

然后将木牌以及白纸黑字的格式合同,分别交给二人。

“看指示牌,找账房办手续,不识字问指路伙计,另外账房那边也有夫子免费帮忙解说,都在排队呢。”

伙计指了指大槐树下的十几个老夫子,“夫子在那边啊,去吧。”

这群老夫子也是流民,上了年纪做不动活,幸亏能写能算,前几天,东家临时招一批会解释合同的夫子,

运气很好,他们应征报名被选上了,今天他只需要坐在大树脚下,给每个找上门的人解说合同,就能挣一百二十文钱,外加包两餐。

这可是一天一百二十文啊!这是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京城后收入最高的一份工作,比代笔写信还赚钱。

真巴不得一直干下去,天天开盘,这样他们就能天天解说。

马二郎说,“哥我在这里听办理手续,你快去找娘他们过来。”

马大郎刚点完头,撒腿就跑,既然是免费,马二郎当然要请教一下老夫子,他识字,但不多,以防出什么问题。

老夫子和颜悦色,拿着合同逐字逐句的给他解说,“你买的这个房子,八两一间,这是全款一次性付清的价格,你要是贷款,三年就是……”

“我贷款。”马二郎急忙告知,利息他清楚得很,只想知道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