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纪大人起身走到中间回话,“启禀陛下,就拿国有钱庄一月借贷一百万两为例,月息一分,一月就有一万两的收入,一年就是十二万两,这还是最少的。”

“以微臣所掌握的情况,光是京城内乃至京畿地区,一年的高利借贷市场,流通数额不低于三千万两。”

“不说多的,要是国有钱庄,一年借贷一千五万出去,利息就有一百八十万两,如果将月息提高到一分五厘,一年就有二百七十万两。”

三位大人汗流浃背,他们竟然捅到了皇帝的雷区,这么高的收入,竟然敢反对,要死了……

“陛下,国有钱庄这么低的利息,都能收入如此庞大,可想而知,那些动辄月息三四五分的高利贷,且还是利滚利,那得多害民啊。”

“国有钱庄的利息,也是广大小民能够承受的价位。”

“小民往后有了国有钱庄,自然不会倾家荡产,更不会上山落草为寇为祸地方,他们将继续坐资耕农,有产者继续为朝廷纳税。”

纪大人说完,皇帝起身,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跪地三人面前,一个个踹过去。

嘴里还骂骂咧咧,“这么严重的事情竟然是小事,敢情在你们眼里老二怕媳妇才是大事啊,良民死活就是小事?荒唐!”

姜七七微微张嘴,怎么,怎么都传出秦潇宸怕老婆谣言了?我去,她怎么没听说?而且她都没打没家罚过秦潇宸。

行啊,都在鸡蛋里挑骨头啊,非要深挖她的不是啊,连带怕老婆这件事,都要弹劾,可恶。

“给朕滚!”

三人连滚带爬火速离开,真是怕了怕了,宸王妃联合户部给他们重重一击,再也不敢打无准备的仗了。

皇帝这大半天,连发两通火,全是钱,全是冲着姜氏一家而来的,回到龙椅上,喝口茶消消气。

姜七七也连观战两场,哎,创业不易。

大殿内忽然地默契安静,谁都没在开口。

最终还是皇帝先愁上,“老二媳妇,你是知道的,安置西城门外流民,朕支持没意见,可是朝廷如今在修路,建设三村光在这上面,就耗费了不少钱财,你说的存钱真的有用吗?”

前期步子一下子很大,流民每天都在办理借贷,还有修路,短期内都是没办法收到利润的,若是途中发生什么天灾,国库会更加吃紧。

小民会为了一点点微薄利息存钱吗?就不能有点其他赚钱法子吗?

闻言,姜七七在皇帝和纪大人脸上都看出担忧,她明白前期真的很费钱,所以她只能再给他们打鸡血。

“父皇可知乡下的地主老财?”

皇帝微微点头。

“他们既不是豪强,也不是世族,豪强世族们也看不上他们。”

“他们习惯存钱在地窖里,一家存个几百两,甚至几千两也不是没有可能,东邶是几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安稳的国家,这样的地主不说有十万户起,那都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钱财加起来,怎么都得有几百万两,甚至有上千万两,而且大多数还是铜钱,毕竟他们获取金银方式有限,反倒铜钱好挣。”

姜七七这番话,一开口就吸引了皇帝和纪大人的注意力。

两人不约而同回忆些什么,皇帝示意姜七七继续说下去。

“他们除了种地外,其实并没有多少生财之道。”

“为了赚更多的钱,只好在村里放放私贷,但都是一乡一村的,也不会轻易放高利贷,但也不保证一点没有。”

“钱庄开办存钱业务,还有利息拿,一来能让他们增加收入,也能某种程度上,再次增加斩断高利贷的法子。”

“即便他们吃的利息只有一分,一百两一年就是十两,几百两就是几十两的收入,他们也是愿意的,几十两足够他们一家人几个月的开销。”

皇帝眉头微微皱起,“真会为了几十两,将地窖里的钱拿出来,放进钱庄?”

纪大人也没底,“微臣只能尽力而为。”

哎,他只能大力且卖力宣传啊。

姜七七眼神来回在两人身上看,“父皇,纪大人,二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

两人一脸无语看向姜七七,好端端拿这个怼他们干嘛,当家又不是他们该干的事。

姜七七没在意,继续解释,“陛下可知在那些偏远地方,一亩旱地值多少银子?”

“你知?”

皇帝吹胡子瞪眼的,老二媳妇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能知道什么?

“儿媳知。”

盛泽跑遍乡村不仅仅是为了收购,还为了更加了解整个民生真实情况。

再加上西城门外流民来自各处,都是管家,嬷嬷,没事在流民区里去唠嗑打听的。

搜罗一堆数据,整理好交给姜七七或者温舒,就连从秦潇宸身上扒消息,她都不放过,创业嘛,打基础很重要。

衣食住行,都要全方面深入了解,再加上现代学的知识,她也不是白学的。

“父皇,就说东邶偏远地带,因为交通不便导致土地不贵,旱地只需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亩水浇地,看土地肥瘦,从二两到五两不等。”

“恰巧,偏远地区,豪强世族是没有的,地主却不少,等他们把钱存入钱庄,一年所得利息就能购买几亩地,他们为何不存?只要国有钱庄大力推广,有朝廷做背景,没人不信。”

而且只有钱财流通,经济才能发展起来,以后还会物品流通,当这个世道不再为粮食发愁,挣钱也变得容易的时候,就算是最抠门的小民,也会拿出铜钱消费。

这是她心目中的蓝图,也是秦潇宸的蓝图,想要打破世人的消费习惯,让人们愿意掏钱消费,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艰巨。

她不着急,她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慢慢布局,不求刻意改变他们思想,等到民富国富时,世人自然会发生改变。

见两人表情微微放松,于是再加一把火。

那就是回炉重造。

只要朝廷每年都能铸造足够数量的铜钱,那民间私铸钱币将在朝廷铜钱面前溃不成军。

不用朝廷下令追杀,私铸再好,也比不上朝廷铸造的正版乾元钱币。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朝廷要有足够的黄铜储备,所以回收民间铜钱就是第一步。

她将建立钱庄更多好处,娓娓道来……

“铜钱回收重铸会有三成左右的损耗,如今工匠也最多能降到二成五。”

“不过父皇放心,新钱币一旦投到民间,都能成倍的赚回来,只是还有民间私铸钱币一事。”

“怎么个赚法?还有私铸这事,赶紧和朕仔细说说。”

钱币铸造,私铸他了解,但说实话,他不太清楚,怎么赚钱,皇帝有些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