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娘她怎么了?”孟良忙问。

“娘他总是头疼,胸口不舒服,找了几个大夫看了都不见效,最后到城里找了大夫,说是眩晕病。”

“开了两副药好点了,大夫说要连续吃够七副才能见效。”

孟良问:“那你这还差多少?”

听到已经吃上药,还有效果了他也就放心了。

“还差八钱银子。”沈大柱有些艰难的开口道。

八钱银子,也就是八百文,他一下子也拿不出来啊,家里的几个兄弟都凑了也还是不够

孟良心想要是早点知道这件事情就好了,八百文还是拿的出来,目前全部加起来也就七百文的样子。

上次卖王八卖了六百一十二文,家里零零散散加起来算一百五十文,也就七百五十文的样子。

这都给他了自家怎么生活,孟良心里盘算着。

“哥,我这也就能凑出来七百文左右,再多我也拿不出来,毕竟家里五张口。”

沈大柱感激的说道:“够了,够了,其他的我自己能想出办法。”

他没想到孟良能借出这么多给他们,以为能借个一两百文就差不多了。

“嗯,硬是不够的话你到时候再来一趟,我想办法。”孟良补充道。

沈大柱脸上的表情放松了许多,他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唉,都是一家人,哥你去年不还借给我粮食了嘛。”

孟良说道:“本来准备收了粮还你的,但看这阴雨天恐怕还得持续几天啊。”

两人同时看向外边的天色久久没有说话。

……

堂屋里,孟菱将菜端上桌,沈大柱面对正门而坐。

孟良说道:“哥,这是炖的鸡,尝尝,我们家大丫做的。”

“嗯,好吃,这大丫厨艺真是不错!”沈大柱吃上一块,直夸好吃。

沈大柱看着桌上的四个菜就有两个菜不认识,于是问道:“这两个是什么菜?”

“奥,这都是大丫琢磨出来的,这个是红烧王八,这个是韭菜炒鸡蛋。”沈芸介绍道。

韭菜还能炒鸡蛋?

还有这红烧王八也是头一回吃。

沈大柱算是长见识了。

他有点怀疑这个妹夫家到底有没有受过灾,这比较起来,他家才像是欠收的那个。

饭都是白白净净的好米煮出来的,白花花的。

那一盘虾他倒是吃过,但是没这么好吃。

这妹夫家难道吃了这顿准备不过了,吃这么好。

“哥,你多吃点,我们前几天才吃过。”

孟良的话让他再次陷入深深地怀疑中。

什么叫前两天才吃?

他家里一个月也见不得有这样的一顿饭。

不,是最少半年。

沈大柱好想问一声,你家真的缺粮的吃吗?

还是说是看到他来了,把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就是为了感谢他借粮食。

肯定是这样。

他为刚才的想法感到惭愧,于是又添了一碗饭,不能辜负妹夫的一片心意。

“锅里还有饭,不够再去添!”孟良说。

“嗯嗯!”

沈大柱光顾着吃了,都没空说话,在那里一个劲的点头。

吃饱饭,沈大柱到处走走消消食,不然等会赶路会不舒服。

他跑到猪圈看看,鸡圈看看,还看到了羊。

“羊!羊!”

这还买上羊了!

“大丫,这羊是什么时候买的?”沈大柱问道。

孟菱道:“奥,这是我前几天去镇上买的,五百多文钱呢。”

“你买的?”

“五百多文?”

沈大柱再次惊掉了下巴,现在看来他们家是有这个实力,刚才的饭菜可能真的是前几天才吃过。

“嗯!”孟菱点点头。

这么大笔钱就放心交给这个十三岁的外甥女去办,这是飘了啊。

天色渐晚,沈大柱辞行。

“哥,难得来一趟,住一晚再走吧。”孟良挽留道。

“不了,家里还有好多事情,就不打扰了。”沈大柱道。

孟良将他叫到屋子里,给了他一个钱袋子,另外给了他一大包东西。

沈大柱一把将递来的包裹推了回去,“不用啦,吃的家里都齐着呢。”

“唉,叫你拿着就拿着,路上慢点。”孟良说着硬塞到他背篓里。

沈大柱见推脱不掉,只能拿着。

他来的时候从家里背了十斤米过来,是怕孟良他们不够吃,他家里虽然也不多,但还勉强凑合。

沈大柱到家打开包裹,一罐猪油,一包小鱼干,一包虾干,还有十个鸡蛋,米也背回来了。

这哪是妹夫,这是亲弟弟啊!

……

孟家屋檐下,孟菱的棉衣也做好了,试了一下,整体有点偏大偏长。

孟石桥在一旁看着,“姐,真好看!”

孟菱笑的很开心,“娘做的肯定好看!”

沈芸笑着喊道:“二娃,过来量尺寸!”

他一听到要做新衣服了,高兴的从凳子上蹦了起来。

家里热热闹闹,外面还是阴雨绵绵。

转眼间,阴雨已经持续下了十几天了。

孟良刚从田里回来。

沈芸见他回来问道:“怎么样了?”

“有些倒伏的样子了,估计最多三天就有些要倒伏了,这雨要是再下几天怕是都会发芽。”

孟良眉头紧皱,这雨下的实在他太久了。

沈芸一听急了,“唉,这可怎么办,就算冒雨收回来也是会发芽的,怎么办?”

这稻谷要是都发芽了,也就没什么用了,全家都得饿肚子,赋税都交不上。

孟菱说道:“爹娘,我建议先收割一部分,边收边晾干,与其等天晴,不如先收回来好。”

“万一往后几天都是阴雨天怎么办,就算天晴了十亩地最快也要好几天,到时候泡了水的稻谷也会发芽的。”

孟良思考了一会道:“我赞同大丫的说法。”

沈氏点点头,“嗯,那我俩就先去收些回来。”

孟良两口子挑着担子去了田里,孟菱在家腾晾谷子的地方,将堂屋里能挪的东西都挪开。

堂屋也不大,也就两丈长,一丈三尺宽,能晾个四百斤谷子。

孟良陆陆续续将稻谷割了回来,只能先挂在屋檐下的竹竿上沥干水份。

屋前屋晾满了也只晾完半亩地的稻穗,好在下午时候晾的早的表面水分已经干了,可以进行脱粒了。

谷桶放在堂屋,地上垫着晒垫,孟菱体验了一回什么叫打谷子。

“啪啪啪!”

木板拍的声声作响,谷子刷刷的落到谷桶里,有的则落到了外边的晒垫上。

孟菱一边擦汗一边自语道:“哎哟,累死我了,等有钱了一定要做一台打谷机。”

她穿的单薄,还是累的出汗了,手也有点酸麻。

梦石桥在一旁负责筛谷子,也忙的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