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菱、洛青莲、孟石桥、梁杰、四人住铺子里。

另外在不远处还租了两间屋子,沈氏孟良住一屋,孟青青和孟石毅住一屋。

一家人将铺子里里外外都收拾一番,接下来就是装修这些了。

孟菱打算简单的弄一下就行了,毕竟不一定在这里待很久。

安顿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已经很久没自己做顿像样的饭菜吃了。

一家人集体东市采购,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鸡鸭鱼肉、全都给买了回来。

孟良负责杀鸡宰鱼,沈氏洗菜切菜,孟石桥烧火,洛青莲洗刷碗筷,梁杰负责打下手。

孟青青负责看着孟石毅,孟菱正在起锅烧油,没一会厨房里就飘出浓浓的香味。

“好香,姐,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孟石桥是最大的‘受害者’,眼睁睁的看着美食在锅里翻滚,却吃不到,只能不停的咽口水。

一家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一起做顿饭了,上次还是前年过年的时候。

一家人齐心协力,半个时辰后饭菜出锅。

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八个人。桌上摆着四荤四素。

孟良看着满桌子好吃的,赶紧喊声:“吃饭!”

一家人吃的喷香,孟石桥更是吃了三大碗。

“姐,还是你做的饭菜好吃。”

孟石桥对于他姐做的饭菜总是不吝赞美之词,这既是对她厨艺的肯定,也是对她辛苦付出的赞美与感谢。

不光是孟石桥,其他人同样如此,感谢她为家里所做的一切。

这天,孟菱的饭馆开业了,名字就叫做《清屏水乡》,他希望能见到更多清屏县的人,这样就能打探外公他们的消息了。

孟良看着牌匾说道:“嗯,这名字好,只要是清屏县的人看了都会知道的。”

经常出入清屏县城,这两个字他还是认识的。

孟石桥在一旁道:“爹,我的字写的还不错吧。”

孟良点点头:“嗯,看着还行。”

这已经是第三个铺子,所以孟菱轻车熟路,客人陆陆续续进店尝鲜。

相隔不远的张星海也过来捧场了。

第一天进来的客人不多,但是吃过的客人都觉得味道还不错。

三月,属于春天的气息逐渐苏醒,这里的春天要来的迟一些。

南方依然没有下雨,北乾河的岸边的灾民越来越少了。

北河城进不去,陆陆续续被安排到其他城镇去开荒种地。

到目前为止,南方人口减少了至少两成。

整个南方都见不到人影,北方这边的压力与日俱增,人口太多,消耗的粮食过快。

现在北方的雪开始融化,大燕国对大乾发动了攻击,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拿下大乾国。

前线战事吃紧,黄帝下令征兵,首先被征招的就是南方的灾民,这样也解决很大一部分灾民吃饭的问题。

这天,一背着药箱的郎中路过《清屏水乡》饭馆。

“清屏水乡。”

郎中嘴里念叨着走进饭馆。

孟石桥见到有客人进来,忙上前招呼,“客官,里面请。”

郎中一听他口音觉得格外亲切,忙问道:“小伙,你是清屏县人?”

孟石桥听他声音喜道:“是啊,你也是清屏县来的?”

“可不是,总算是见到故乡人了。”郎中大喜。

自从到了鹿山城,他就没见到故乡人,今天好不容易见到了一个,心情大好。

孟石桥赶紧朝后院喊道,“爹,娘,姐,快来!”

几人听到孟石桥激动的声音立马出来查看。

孟菱快步从后院走了出来,你看坐着的那人她认识。

随后孟良和沈氏也到了,孟良也认出来了这人。

孟菱喊道:“许掌柜,是你?”

许掌柜也没想到会是孟菱,这真是太巧了。

“孟菱姑娘,好久不见。”许掌柜颔首笑道。

“真是许久不见!”

孟菱介绍道:“这是我爹孟良,你们见过的,这是我娘。”

孟良说道:“许掌柜,没想到能在这遇见你。”

老乡相见,总是格外亲切,何况还是熟人。

许掌柜是走的比较早的那一批人,早在几个月前就在这里安顿下来了。

他也一直在找清屏县的人,可就是一直没有遇到,今日看到这家新开的饭馆的名字这才进来看看。

许掌柜在西城开了家小医馆,他原本就是个大夫,在清屏县又开药铺,同样也会看病。

孟菱一家人都围着许掌柜说话,像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似的。

许掌柜一家来的早,在路上他和其他人走散了些,最后只有他一家人渡河而来,然后在鹿山城暂时落脚了。

沈氏没有探听到有用的信息,多少有点失望,她爹娘本来身体就不好。

尽管她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她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孟良安慰道:“你也别担心了,过两天我出去找找看,说不定就找到了。”

“嗯。”

听到孟良这样说,沈氏才稍稍安心下来。

三天后,孟良带着干粮和水出发去北河城外找他丈人一家。

北河城外面的灾民依然还有些,官府就算想要救济也救济不过来,何况大燕国又举兵入侵,哪里还有空管这些灾民。

孟良顺着河岸一路找,别说丈人了,就连青屏县的人都没遇到一个。

河岸绵延几百里,孟良走了十天,才到下一个渡口。

“你过来!”

孟良刚到渡口就被士兵叫住了。

“什么事?”

“好事,能吃饱饭的好事。”

孟良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要让他去参军。

孟良看着两个士兵不情愿的说道:“我能不去吗?”

士兵道:“死人可以不用去。”

孟良心想真娘的倒霉,早知道就不出来了。

现在倒好,这把年纪了还要去参军,说不定小命都要交代了。

孟良知道这事情躲也躲不过去了,只好找人写了封信送到鹿山城。

五日后,孟石桥收到一封来信。

“娘,是爹的信。”

“你爹怎么还来信了,你给念念。”

沈氏听到孟良参军的消息顿时两腿发软。

沈氏只觉得脑子轰的一声炸了,嗡嗡作响。

她嘴里不停的念叨着:“都怪我,我要是拦着他就好了。”

“都怪我!”

沈氏说着眼泪簌簌的往下落。

“娘,爹会没事的,你就放心吧。”孟石桥赶紧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