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莲同意了!”孟石桥有些兴奋的说道。

沈氏说的很肯定,“当然,这件事情怎么可能不问问他就跟你提,她父母不在身边总得问问她的意见吧。”

“至于你这里,你姐早就替你做了决定,青莲的喜服正在抓紧赶制。”

“至于你的倒是简单,量个尺寸叫你姐跑一趟县城就行。”

孟石桥这才发现,这事情原来他们早就办的差不多了,这算是来通知他一声的。

“好,那就全凭娘做主了。”孟石桥笑呵呵的道。

“看你乐的那傻样。”沈氏拧着眉毛笑道。

孟菱去到县城裁缝铺子,新娘子的喜服已经做的差不多,还有三四天就做好了。

她将孟石桥的尺寸给到掌柜,让他赶一下工,日子定在五天后,时间还来的及。

现在城里物资匮乏,买不到什么好东西,也就能些买鸡鸭回家,猪过几天会找人送到村里。

由于是从外地运过来的猪,自然是贵一点。

本地的猪可能还要个一两年才有的卖。

孟菱走到村口,碰到正从镇上回来的张青家的。

孟菱问:“张婶子,去镇上了,人多吗?”

张青家的说:“没多少人,以往的一半都不到。”

她看向孟菱的背篓,发现都是些喜庆的东西,于是问道:“孟菱,你家办喜事啊?”

孟菱笑道:“是啊,到时张婶子可要来喝喜酒!”

张青家的乐呵道:“真的!”

“那可太好,给村里热闹热闹。”

村子里的人不多,也就十来户,加起来六七十人的样子,靠着田里那点野红薯也能过活了。

孟青青在院子里剪喜字,梁杰负责贴,很快家里就变得喜庆起来。

结婚前一日,洛青莲被安排在张青家里。

次日一早,媒人带着孟石桥去接新娘子。

八抬的大红花轿,孟石桥骑着他的战马,马头上戴一大红花。

孟石桥一身红色新郎服骑在马上,颇有状元郎打马游街的味道。

大红花轿落在院子,媒婆进到屋里三请新娘,新娘这才迈步出屋子。

只见洛青莲一身大红喜庆的喜服,阿罗多姿的身材尽显无疑。

红盖头也挡不住新娘子呼之欲出的美艳动人。

孟石桥看到洛青莲这身装扮,顿时愣住了,怔怔的看的出神。

“新娘子还挺漂亮,谁家的姑娘?”

“好像叫洛青莲,前两年到孟家投亲来的那个姑娘。”

“奥,是那个啊,难怪咯!”大婶们你一眼我一嘴的说着。

“接新娘上轿!”

孟石桥听到喊声,这才回过神来,忙上前将新娘扶进轿子。

“起轿!”

乐师奏乐,轿夫抬着轿子一路热热闹闹的到了孟家。

孟家这边也有不少人等着新娘子来。

“孟良家的,今天你家可是娶了个漂亮媳妇。”

“就是,我看那姑长的可标致勒。”

一群人伸长脖子看新娘子。

“新娘子到!”

接着爆竹声响起,孟石桥将新娘请下轿来,拉着她的手往堂屋里去。

沈氏一身喜庆服装端坐在屋子中央,孟菱站在一边,几个小的站在另外一边。

“一拜天地!”

沈氏看着两人拜下,笑得合不拢嘴。

“二拜高堂!”

沈氏受两人一拜,脸上的笑意更浓。

“夫妻对拜!”

仪式结束,洛青莲被送进了喜房。

此时宴席也正式开始,所有人都敞开肚子吃,孟石桥挨桌敬酒。

宴席直到月上柳梢头结束,宾客散去,孟石桥进到房间。

屋里的龙凤烛火光摇曳,洛青莲坐在床边。

听到孟石桥开门进来,双手扣在一起,不停的来回搓着。

“青莲!”孟石桥轻唤了一声。

“嗯!”洛青莲小声应答,声音透着羞涩与紧张。

孟石桥手拿秤杆,慢慢挑开红盖头。

一张娇艳如花的脸呈现在眼前。

红艳艳的嘴唇,小巧的鼻子,一双含羞带喜的眸子流露几分期盼。

孟石桥见此,袖袍一挥,烛光熄灭。

“啊!”

洛青莲身子倒在香软的被子上。

生涩而又急躁。

羞涩而又欢愉。

自古以来有耕耘就有收获,窗外的桃花开了三两朵。

洛青莲早早的起床,沈氏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娘,请喝茶。”

“好!”沈氏拿出一个锦盒放到茶盘里,然后接过茶杯喝了口茶。

“谢谢娘!”洛青莲说道。

“都是一家人了,以后不用这么客气。”

接下来就是孟石桥敬茶,从现在起他是有家室的人。

沈氏喝完茶,看着洛青莲:“青莲,他以后要是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来收拾他。”

“娘,你放心,我哪舍得。”孟石桥赶紧说道。

另外一边,孟菱正在和孟石毅说:“以后要管青莲姐姐叫二嫂,记住没有。”

孟石毅不解:“大姐,为什么啊?”

“是因为他们昨晚睡在一个屋子里了吗?”

孟菱有些头疼,“嗯差不多吧,她嫁给你二哥了,当然得叫二嫂了。”

孟石毅又问:“奥,那姐姐以后要是嫁人了,那我叫你大嫂吗?”

孟菱点了一下他脑袋,“你这孩子越长大越傻了。”

“我不嫁人,我天天在家看着你读书。”

孟石毅一听不干了,脑袋摇的飞快,“那你明天就嫁人吧,这样就不会天天盯着我念书了。”

“鬼灵精!”孟菱捏了捏他那可爱的小脸。

春风暖暖几日许,山上的橘子树开了不少白花,蜜蜂忙碌起来。

孟石桥看了眼满山的青翠树木,毅然踏上回庆阳郡的军营脚步,洛青莲一路送他到村口。

回村的人也越来越多,衙门里的人将村里的人口重新登记一番。

村子里的人员算固定了下来,剩余的田地被重新划分,一部分分到百姓头上,一部分被官府收回。

梁杰的户籍登记在清水村孟家名下,作为养子。

村里田地划分,孟家添了十亩新田,其他村民家也添了不少田地。

村子里的人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二,空出来的田地非常多。

孟菱一家目前有二十亩水田,二十亩坡地,三百亩山林。

其他村民家里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