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祁帧于洋,这方面你们懂,你们给我们讲讲。”

高尚指着地上一堆东西。

这些真东西她还没摸过呢!

“行,那我们就边看边给你们介绍介绍。”祁帧搓了搓手,他已经好久没摸过枪了,心里还有点小激动。

他和于洋打开黑色袋子,从里面拿出一把小巧的手枪。

“这把是64式手枪,特点是小巧,很适合随身携带,尚姐你可以用这把。”祁帧扒拉了两下,眼睛闪着光。

“这把是92式手枪,国产的九毫米手枪,射程五十米。”于洋拿出另一把,就是大家常见大小的枪解释道。

“这把是95式突击步枪……”

“这是54式手枪……”

“看,这个是保险,用的时候打开就行。”

枪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四十八把,按理说应该不止这些,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足够了。

“尚姐,虽然枪我们有了,但这太危险,平时还是先收在你这里,有需要我们再来领取,这样最安全。”祁帧再怎么说也是个军人,基本素质还在。

“对,毕竟是危险武器。”于洋也赞同,他自己的枪,也是到现在也没开过一枪。

高尚点点头,心里给他们点了个赞。

看看,她手底下的人素质多高,可不是那些张牙舞爪的土匪可比的。

高尚看了高进何西还有王帅。

几人直点头。

“我们能不能先摸摸看看。”

男人嘛,有几个不爱枪的。

“行,摸吧!”高尚一笑,她也上手看看。

她还拉了高敏一起看,又让祁帧再给讲了一遍怎么使用,用不用是一回事,会不会用又是一回事。

等大家瘾过够了,高尚便让大家帮忙把东西放卧室,她一会会收空间里的,家里有几个孩子,这玩意放在家里可不安全。

“好了,枪也看了,今天沾孩子的光,给你们吃点特别的。”许英会这段时间,一心钻究菜谱和各种小吃,颇有心得手艺也是日益精进。

“什么呀!”

“冰汤圆!”几个孩子早等不及了,一个个从厨房各端一碗喊着。

大热天,光听见个冰字就已经很降暑了,心凉了大半。

“来来来,一人一碗先开开胃,一会再吃饭。对了,于洋,这两碗你一会给魏帆和小瑾喻带回去。”

“谢谢阿姨!”于洋直点头,他真庆幸那天来求助,真找对人了。

祁帧说的一点没错,高尚一家人都很好,特别好。

“于洋,没事让小瑾喻上来和雅儿他们一起玩,你看小博就天天在这儿,我姐姐夫他们还会教他们学习,孩子就要多和孩子相处。”高尚一口冰汤圆下肚,通体舒畅,心情也好。

自然也多说两句。

“谢谢!我就怕打扰你们,孩子倒早就想来找他们一起玩,魏帆也被闹的不行。”于洋不好意思,他们自己带一个孩子就被闹的天天头大。

实在不好意思再让孩子到别人家大闹天宫去。

“没事,几个孩子都在对面,我们大人闲闹腾了就都会躲这边来了,让他们在那边自由发挥,书籍玩具都有,你有空也可以来教他们几招防身术呀什么的,既能强身健体,还能自保。”高尚算是一点都不浪费人才,物尽其用。

“行,教防身术这个没问题,我很乐意。”能有事可做,有价值他很高兴。

“那我替孩子们谢谢你。”

餐桌上。

这一次,魏帆带着儿子于瑾喻也上来了。

难得聚一起吃次饭。

“对了,你们觉得我们需要增加人手吗?”高尚趁机问问他们的意见。

“你是怕万一有人再来挑事,我们挡不住。”

“我更怕把我们堵楼上下不去,那情况可就不太妙。”高尚点点头,说出她的担忧。

“是,前几天那一闹,我们这有电的消息肯定传的到处都是,难保还有人来闯一闯。”祁帧也是明白人,一想就知道这里面的事。

“可这也不能就大肆宣扬的像招聘一样招人吧!万一再把招只狼回来,那可就麻烦大了。”高进担心这个,不知根知底现在这种情况,谁敢乱用人。

“是,所以,我想了个办法可以一试。”高尚神秘一笑。

“尚姐,什么办法,快说。”

“你和于洋扫个楼,了解一下人员情况。”

“扫地能了解情况?”祁帧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问。

“噗嗤!”高尚绷不住了。

“我姐说的扫楼的意思是到每户家中了解情况。”高进忙帮他解释。

“原来是这个意思。”原谅他孤陋寡闻了。

“行,我们准备准备一会就去。”

“那就等你们完事了,我们再讨论下一步。”事情也说的都差不多了,大家伙该干嘛干嘛。

“还有,这个你们俩拿着。”高尚拿出两把枪,交给祁帧。

“尚姐,这是给我们的。”

“带着防身,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

两人点点头,表示明白。

祁帧于洋,说干就干。

带上武器,拿上小本本就挨个去敲门了。

“咚咚咚!”

“有人吗?开个门,我们做个登记。”

“开门,有没有人。”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敲门谁敢开。

一连敲了几家没一家敢开门的。

俩人对望一眼,看来得拿出杀手锏了。

“开门,警察登记,登记过的发红薯一斤。”这是高尚批给他们俩的,他们本来还想省一省,看来省不了了。

这年头,人都这么物质。

现在估计也只有一口粮能让人听之任之,有求必应。

“哎!来了来了,真有红薯发。”于洋话音一落地,身前的门便开了,一个中年男子脖子上挂着毛巾开门探出半个身子。

你看,这不就是。

“对,先登记!家里几口人?都什么关系做什么的。”

“就我一个,我是个建筑工人。”

有了第一个开门的,就有第二个。

中途高进和何西也加入帮忙,发红薯。

楼梯间气温不低。

四人顶着闷热敲了几个小时的门,凌晨五点了才算把整栋楼给登记完了。

当然有的门,死活是敲不开,也不知道是真没人还是不想开门。

“我们这栋楼住的人挺杂乱的。”干洋翻看着登记本,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