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424章 该做一做其他生意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4章 该做一做其他生意了

枪乃百兵之王。

哦,当然不是白蜡木、铁枪头的那种枪,而是那种“哒哒哒”的枪。

虽然一直都有什么“七步之内拳快、七步之外枪快”的说法,但其实这只是二十一英尺法则衍生出来的谬论。

说的是,当两人遭遇时,在七米之内,哪怕是绝大多数接受过一些训练的人,都很难及时的掏枪、瞄准、射击。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掏枪”。

如果省去了掏枪这个步骤,那别说七米之内,就算真的是七步之内,那也注定是枪拥有更大的威胁。

朝廷那边还沉醉于大炮无法自拔,还没设想过,如果把火炮缩小,被一人单独持有的事。

尹煊要教玖儿的,自然就是这个。

造枪。

这是听起来很危险的一件事,不过尹煊做过——和自己前女友一起,高中的时候,除了研究某些爆炸品,他们也研究过这个东西。

说实话…这东西比爆炸品难弄的多。

爆炸品的本质好歹就是化学反应,书本上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下,也就随便弄了出来。

但枪械就完完全全属于极致的工艺造物了。

用玩具枪的方式来造普通枪械,那就属于厕所里打灯笼——找死。

不过…在看了国内外几部电影之后,他们也琢磨出来了一些门道,在不算子弹的情况下,其中最关键的就莫过于枪管和膛线。

当然……在这个时代背景下。

可能弹簧也是一个大问题。

枪管、弹簧属于材料质量的问题,不知道这个时代能不能锻出符合要求的钢铁出来,膛线的话,就属于制造工艺问题。

不过即便没有车床,也能够手工去做。

一些高精尖的狙击枪,枪管的膛线就属于人工制造的——机器的精度不够,只能交由人工施展。

膛线的制作方法,这么多年过去了,尹煊依旧牢牢记在心里。

模头、冷锻肯定是没法用的,这是需要一定的工业水准的,不过单点、多点还是没什么问题。

玖儿不需要学会太多,只需要有一个粗浅的了解,然后再找铁匠过来锻造就好了。

这种东西,哪怕和李丽质她们关系再好,也不能教给她们。

这几个小姑娘尹煊是清楚的,今天教会她们了,晚上就会把这东西教给李世民。

火药也就算了。

这东西是尹煊拿出来给自己增加筹码的,至于火炮的出现,无伤大雅——虽然这种东西,的确对战争有着很大的改变。

但只能说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个时代,决定战争的本质,依旧是人。

战争能否胜利,那就要看人和人之间的对抗。

意志、精神、信念这是很关键的东西——除此之外,决定性的因素,那就是个人身上的武装了。

枪械,这种能够做到人手一把的武器,才是在这个时代最根本的力量。

大唐现在没什么外敌威胁——唐军、火炮,这些东西已经能够让唐军傲视天下,那尹煊要做的,就是要优先自己手里的力量。

这样的一张底牌,还是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天,玖儿就去找铁匠了,得是那种靠得住、能掌握在手里、技术还要精湛的铁匠。技艺精湛的铁匠好找,可其他两类要求,就相对来说有些困难了。

不过这件事并不着急,慢慢挑选一个可靠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李丽质她们还在忙碌着材料的事,不过已经有了眉目,确定了植物汁液能够取代淀粉糊,只是还没具体定下来该用哪种植物。

朝廷也将科举改制的事正式定了下来,颁布了出来。

读书人们热议纷纷。

站在孔颖达这一边,支持他革新,重新带领孔家走向辉煌的人又变多了许多——虽然官至三品了,孔颖达却也没变得倨傲、没忘了本心。

他生了为这些读书人办学堂的心思。

为此,还特地向李世民请辞。

但李世民怎么可能舍得放走这么好的一个棋子,特地恩准他带薪摸鱼,啊,不是,是以官身教习学生。

不少同福学社的读书人都会过去听课,听完之后,便会整理一番,又带到食肆里与众人分享,那些没能赶去听课的读书人,也不会错失这么好的机会。

这让同福学社又涨了一波名气。

继成为尹煊的弟子、科举及第、在食肆当伙计、入朝为官、成为孔颖达弟子后,加入同福学社成了大部分读书人心念念的第六件重要的事。

只是同福学社没那么好加入。

没能乘上学社刚成立的那股东风,想要入学社,就得需要经过考验——考的也并非是能力,而是悟性。

像是那种只会死板读书,按照店家的话来说,就是一眼能望尽未来的家伙,同福学社是不要的,不过在拒绝的时候,都会给出明确拒绝的理由。

像是那种官迷,只想着当官的,同福学社也不会要,连拒绝的理由都懒得说。

导致这么多天过去,同福食肆也只是发展出二十多位同窗——和过来报名的数百人相比,这个比例就很让人担忧了。

可这种失衡的比例,反倒是让读书人们对加入同福学社这件事更加殷切起来。

加入进去,那不就代表自己成了精英?成了优秀的少数?

很少有人能够抗拒这样的诱惑。

世家门阀没注意这个小小的、不值一提的、多数寒门子弟的学社,他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玄一和尚上。

这和尚拿了钱之后,整天就在寺里诵经念佛。

七个世家的人来来回回的进进出出,不停地在玄一和尚面前晃悠,用这么明目张胆地行为提示玄一和尚。

但在别人眼里,不甚清楚这点,从众心理激发之下,反倒是让灵感寺的香火旺盛了一点。

长安城里里外外都显得有些乱。

尹煊在琢磨着,要不要在这纷乱的长安城局势上,再添上一把火。

从世家门阀那坑来的七万贯,看似很多,倘若要造枪的话,这七万贯恐怕…不怎么经花。尤其是造好枪之后,再去研究子弹,这可是比研究枪花销还要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