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系统的提示,尹煊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不会自己结婚,还要自己做饭吧?

作为系统,这个时候不应该要派出来漂亮的小厨娘,来帮自己操刀婚宴的菜品,再顺带照料一下食肆的生意吗?

但系统没理会尹煊,只是咻得一下,把系统面板弹了出来。

食材全部解锁。

但婚宴既然要自己做的话,那自然是不可能选那种麻烦的菜品,八凉八热,挑选简单容易处理的那种。

转天,尹煊就在食肆门口贴了张条子,说是临近婚期,闭门歇业两天准备婚礼诸多事宜。

虽然情有可原,可食客们都愁坏了。

结婚前为了准备婚礼,要停业两天。婚礼当天得停业一天。婚礼后新婚夫妻不得甜蜜一段时日,这就不知要停业几天了。

他们都做好了至少半个月吃不到食肆美食的心理准备。

心里嫌弃归嫌弃。

尹煊的婚礼也不一定会邀请他们这些人,但礼物还是要备的。有人写了百喜图,有人给尹煊他们备了一只梳子。

还有人画了并蒂莲图,就是不知道旁边探头探脑的小莲花苞们是什么意思了。

哪怕不能参加婚宴,他们也愿意送上自己的祝福。

甚至还有人送了一头小猪崽,小东西还没长大,黑乎乎、憨憨的,倒是也挺讨人喜欢。尹露露对这头小猪很上心。

她很期待这头小猪长大之后,被做成烤乳猪、红烧肉、红烧排骨……

为此,她还特意没有答应李淑给这头小猪起一个名字的提议。

虽然最后还是没能争得过几个大姐姐,给它起了一个乌金的名字。

现在养猪已经成了长安颇为炙手可热的事,好生伺候下来的猪肉,倒也不会比牛肉、羊肉差到哪去,甚至肥滋滋的肉片,在不少人心头可比瘦肉要好出去不少。

送猪崽的这位,是从来没在同福食肆吃过饭的。

但靠着养猪,他今年把家翻新了一遍,甚至还给孩子、婆娘讨了一身新衣裳。

这份心意是沉甸甸的。

而且这一头小猪,也是象征着别人对自家姐姐和正阳哥哥婚事的祝福,哪能养大了之后宰了吃,再好吃也不行!

婚礼如期举行。

天公也作美,阳光大好,但出了几朵浓云半遮半掩,也不用迎着浓郁的光。

从早上开始热热闹闹起来,中午吃了一顿,等到晚上,又是到拜堂成亲的时候,李世民笑得眉毛都快飞出去了。

得意洋洋地朝着尹煊挤眉弄眼。

你小子之前再怎么折腾我,现在不还是要乖乖叫我一声公公还是丈人、妇翁什么的?嗯……是这么叫的吗?李世民也不太清楚。

他的那些便宜女婿,见着他都是口声声陛下。

尹煊一撇嘴,觉得自己以后还是要克扣一些李世民的酒水,这笑容实在是有些太嘲讽了。

拜堂之后。

洞房花烛夜,自然是笙歌夜曲,几个小姑娘偷偷趴墙角偷听着。

尹露露撇了撇嘴:“这有什么好听的,前些日子不都一直这样嘛?”

李淑一惊,瞪圆了眼:“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一直都在。”尹露露理直气壮。

李淑一瞥,李英姿的脑袋就架在尹露露的头上:“管好她,小孩子不应该做这种事。”

李英姿眨巴着眼,一脸无辜:“我是被露露带过来的。”

李淑脸更一红,转头看向长孙溋。

“妹妹,你是知道我的。”长孙溋小声开口,生怕吵着屋子里的人,“我胆子小,所以也是露露带我来的。”

李淑目光投向房遗玉。

房遗玉面色不变,甚至都不带一丁点的红意:“你是知道我的,是像是会做出来这种事的人吗?”

李淑恶狠狠地看向尹露露。

对于作为书院大姐头,炸了一整个平康坊,现在正筹备着扩大战场,炸一炸兴庆湖的尹露露而言,这道目光一点都不凶狠,反倒是露了一些怯意。

“走,姐姐带你去玩其他的。”李淑伸手揪住尹露露的后领,慌慌张张地就想要逃开这里。

尹露露抱臂:“姐姐不听了吗?”

李淑脸更一红,揪了揪尹露露的双颊:“听什么听,走。”

“明明前段时间一直都在偷……”尹露露很是成熟地叹了口气,人小鬼大的模样,只是话刚说了一半,就被李淑堵住嘴。

前段时间,也就是她一个人住在尹煊家里。

可今晚不一样,除了自己之外,还有长孙溋、房遗玉、李英姿,哪能让自己做的这种丢人的事被别人知道!

偷听墙角什么的,就有点太…那啥了一些。

其他三个小姑娘就当没有听见。

老神在在地领着尹露露,有些恋恋不舍地离开。

身经百战的李丽质,早就不像第一次和尹煊搏斗时的那样,得睡上大半天的时间养精蓄锐。

甚至婚礼后的第二天,李丽质起的比以往都还要早,王氏、玖儿都还没起床,她就利索地爬起来。让侍女伺候着沐浴、更衣后,梳上了梦寐以求的妇人发髻,对着铜镜满意地看了半个时辰。

臭美了好半天,才跟着尹煊一起去了食肆。

在其他几个小姑娘面前,挺着脖子晃悠着发髻,生怕她们看不到似的。

长孙溋嘟着嘴。

自己爹爹这段时间忙的很,就算是昨日的婚宴上,自己都没能同他说上几句话,什么时候才可以嘛。她很羡慕那种发髻。

婚礼之后,尹煊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丢了一些钱出去,在大通坊修买了几间院子,准备日后用来安置纺织工人,纺织厂也准备建设在那。

虽然地处偏僻了一些,可近永安渠,对工厂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地方。

尹煊其实是不太乐意做这种产业。

费事、费力,挣得还不一定多。

若不是为了一个定价权和话语权,他肯定不会做这种吃力的事。

现在是夏末,等到深秋第一批棉花生产出来,正好是各种产业布置好的时候,赶在深冬之前,棉布、棉被、棉衣都能够制造出一批出来。

嗯…

尹煊顺手还在大通坊安置了一个分店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