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616章 顺手揍了下契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句丽王仰起脑袋,诧异地看着李世民。

他的大脑在恐惧之下,尚不能完好的运作,一时有些难以分清这句话的意思。

设立都护府难道就不是大唐的地盘了吗?

为什么不设,不设的话,又将会怎么处置自己……

直到两名士卒从外面走进来,拖着这位曾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高句丽王从大殿里出去,脑袋被按在木桩上,享受着春风拂面的时候。

他才想到自己的下场……

是死亡。

脑子里刚刚诞生出来这样的想法,大刀就砍了下来——在不用顾忌掌握土地之后,李世民的手段,就没了那种“伪装”出来的和善。

上上下下,几乎被李世民杀了个干干净净。

剩下侥幸没死的高句丽勋贵,人人自危,不知道这位大唐皇帝是什么想法。

当然…也有傻的。

自以为这是自己的机会,大唐皇帝需要一个可靠的人代替他掌管高句丽。兴致勃勃地过去毛遂自荐,然后…然后士卒惊喜,他们现在正头疼还有哪些勋贵没杀呢,主动送上门来的,自然是白刀子进、绿刀子出——扎破胆了。

高句丽这个国家的风评并不是很好。

欺男霸女、欺凌弱小,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作为半岛上最靠近大唐、甚至有一些领土已经在大陆上的国家,高句丽难免会卡住新罗、百济的脖子。

半岛的资源是匮乏的,想要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要和富饶的大唐做交易。

但高句丽这么一卡。

这两个国家,就不得不缴纳一笔高昂的费用,才能够得到和大唐通商的机会。他们又没有高句丽强大,只能任由高句丽剥削他们。

按理来说,高句丽亡,这两个国家应当感到高兴。

可…他们高兴不起来。

大唐并没有撤军的意思,甚至那位伟大的大唐皇帝,就在平壤住了下来——这个就在高句丽及新罗、百济疆域边境的城池。

一两个月就攻克下高句丽的所有军队。

就在他们的旁边,哪怕唐军还没有攻打他们的意思,可只是每日的出操就能把这两个小国吓个半死。

就在新罗、百济的期盼之下。

在春天彻底到来的时候,唐军终于撤军了——虽然只走了一半,还有一半唐军仍然驻守在高句丽。

但那位大唐皇帝离开了。

唐军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要守住高句丽,再无吃下新罗、百济的意思。

两个小国终于松了口气。

可半个月后……一则消息传了过来,让他们刚刚松懈下去的心,又紧紧地提了起来。唐军在回去的时候,顺手把契丹揍了。

这个…在这片地区,刚刚起势,正有成狼、成虎迹象的小国,就在顷刻间覆灭,比高句丽稍好一些。

毕竟这是个游牧民族,他还能跑。

但马匹的速度比不过子弹的速度。

他们也只是仰仗着能跑、能逃的便利,才撑住半个月的时间,否则…以契丹现在的国土面积,是如高句丽那般固守城池的话,最多七天时间,就能横扫过去。

契丹没了,还是大唐随手为之。

几个小国颤颤巍巍,对一个契丹都是随手,那对他们,是不是也能如此这般随手一下?

只是不知为何,大唐没这么随手一下。

李世民乘坐火车,很快又回到长安城。

依旧是悄无声息的。

薛仁贵是同李世民一个批次回来的。

火车上。

李世民和薛仁贵之间,只隔了一辆车厢,这位刚刚打下高句丽、顺便打下了契丹的皇帝,现在正满脸惊讶地看着张亮所撰写的卷宗。

张亮身上的责任,除了以防万一,在薛仁贵不行的时候给薛仁贵兜底。

还有一个职责。

那就是在薛仁贵不拉垮的时候,记录薛仁贵所用的战术、分析薛仁贵用兵的能力。

“薛仁贵此子,真有你评价的这么高?”李世民看完之后,抬起头看向张亮。

卷宗上的内容很多,记录了大大小小十多场薛仁贵主导的战斗,最后一页才是张亮对薛仁贵的评价。

从用兵、调兵、养兵等等方面去做了一个综合的评价。

最后的结果让李世民有些吃惊。

张亮评价薛仁贵,哪怕没有火枪、他在用兵一道上,也足以成为国之栋梁,便是不能成为李靖那般的人物,也能成为罗艺那般的将领。

罗艺是谁?

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一,生前更是被赐李姓,封为异姓王——虽然这多少有些李渊忌惮李世民,不得已封赏心腹的原因在里面。

但能做到郡王的位置,他的本事不言而喻。

虽然…李世民登基后,罗艺就直接起兵谋反,然后…李世民是多得人心的一个皇帝,罗艺反叛不成,直接被手下人给砍了脑袋。

在大唐的这些武将们心里。

李靖是一个档次,能坐到异姓王的罗艺是一个档次,其次就是他们这些做国公的,又是一个档次。

张亮能够给薛仁贵这样的一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李世民想要招揽薛仁贵,可就只是为了火器而已。

张亮点点头:“他用兵之道,很是清奇。在一些细节的地方都处理的很好,虽然还有些生涩,但他可是第一次上战场、也是第一次带这么多的兵马。”

头一次上战场就能指挥上万人,后面的用兵法门,也是越来越熟练。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李世民敲了敲桌子,叹了口气:“你且去再招揽一下他,若是肯入朝堂,许他一个县伯爵位并兵部侍郎。”

“以他而今的官位,倒也能配得上如此待遇。”

张亮唱了声喏,转身去了隔壁车厢。

薛仁贵也在写着一些东西,一场实战对他来说,的确是受益很多,此前许多没想明白的东西,都在实践中找到了结果。

火器、火炮的用途,也有了更新一步的认知。

唯一让他感到有些可惜的,就是没能用上更新一些的枪械,这种燧发枪相对冷兵器而言固然强大,但效率上差得太多。

燧发枪都到这种程度。

那么他们现在所用的枪械…能做到什么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