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694章 要不你自己生一个孩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4章 要不你自己生一个孩子

帆对一艘船来说至关重要。

尤其是大船。

虽然有浆、也有用到人力的时候,可…在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借风力的。没有帆又谈何去借风力呢?

尤其是在船速只是现在这种程度的情况下,风力不更显得重要吗?

“怎么可能。”尹煊摇了摇头,“现在只是在调配整体船只的情况,没加什么动力,所以船才跑的那么慢。”

李世民抓住要点:“所以以后能跑得更快一些?”

尹煊点点头。

“能跑多快?”李世民有些心痒难耐,船只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能有几艘好船,说不定还能打得更快,也不用那般急躁地去铺设铁轨了。

尹煊琢磨了一下:“三四十里一小时?”

对蒸汽船这东西他了解的不多,不过…凤巢那边是有把情报给传过来的,他也看了几眼,参数什么的都熟记于心。

只是凤巢那边多少有些保守,参考的数据是基于现在大唐的船只数据。

多多少少有些保守。

给出来的船速,是十五六七里一小时,尹煊就小小地给翻了一倍——他这也不是异想天开。

蒸汽船的速度基本都能达到十五节,也就是四十五里每小时,尹煊给出来的这个数据是合情合理的。

三四十里一小时?

李世民眼前一亮。

这可真的是很不错的一个数字了,其实帆船航行,最快的时候能远超这个数字,一小时能航行五十多里,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需要天时的支持,毕竟风越大、帆船的速度才能越快。

有时候可能会达成这种条件。

可大多数情况下,风向只能微微助力,有时候甚至会成为阻碍。

而蒸汽船在速度比一般船只还要更快一些的程度上,几乎不会受到风向的惊扰,这就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一件事了。

“那你看这个船的事……”李世民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他不再有什么疑虑,对尹煊的话也没有怀疑。

这些事他不懂,尹煊此前拿出来又没有一个是作假的,仅仅是在这些事上,李世民对尹煊是百分百的信任。

“什么船的事?”尹煊故作迷糊,满口疑惑,“船现在在试水啊。”

李世民轻轻咳嗽了两声:“我是说,这船的造法……”

“造法怎么了?”尹煊依旧装着迷糊。

李世民摊开了说道:“能否由我手转交给朝廷?”

尹煊迟疑了下,摇了摇头:“你是说这个啊,恐怕一时半会的还不行。”

李世民愣了一下:“缘何不行?”

尹煊板起脸,认真地说道:“现在还处于下水试验中,一些关键的数据还没做好。”

说着他顿了一下:“你可以这么理解,现在的船只虽然下水了,但航行不了太远的距离,很容易出现散架的情况……”

“你应该是知道,第一次下水的时候,那艘船就直接散架的事吧。”

李世民点点头。

这件事百骑司有同他汇报过,他当然还和长孙皇后偷偷地笑话过尹煊,这个向来灵验的正阳公竟然在这种事上翻车了。

不过他不敢当着尹煊的面取笑他。

会被扣酒水的!

尹煊一拍大腿:“那是真的可惜,没能亲眼见着。”

李世民眼神古怪,瞄了过去。

尹煊正了下神色,继续说道:“我家大业大,沉一条、沉几条都无所谓,为了科研嘛,投些钱进去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

“可这种不成熟的法子要拿给朝廷,运气好点,不过是运输上出差错,这万一要是运气不好,运载兵卒的时候沉了……”

“这担子,我的老丈人你可担不起啊。”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

尹煊这一番话说到他心坎上去了,倒不是说他或者尹煊担不起这个责任,而是…没必要去冒这个亏损他们俩人名声的风险。

尹煊暂时是不会把蒸汽船的造法给交出去的。

没那个必要。

现在大唐还没有到海战的时候,而蒸汽船的造法凤巢只研究出第一代,技术还没有革新,也就说…如果现在尹煊把蒸汽船的造法给了朝廷,那就全盘交出去了。

尹煊还是觉得给自己留几张底牌更好一点。

真全盘交出去,那是傻子。

等到以后技术有了更新,就像是枪械这样——再把现在的这个版本给交出去。

李世民思考了一会,敲了敲桌子:“大约什么时候能行?”

尹煊一脸无辜,一摊手:“这哪知道,第一次下水和现在隔了大半年,到时候我还要让薛仁贵带着船出去跑跑,看看能不能达到我的要求……”

“可能要一两年的时间吧。”

一两年?

李世民愣了一下,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尹煊的高效率,这陡然间来个一年、两年的时间跨度,还是让他有些惊讶。

“要这么久的?”李世民咂了咂嘴。

尹煊有些无奈:“生孩子还要怀胎十月呢,更不要说这东西比生孩子还要复杂的多。”

李世民张了张嘴。

“要不你自己生一个孩子,呸,自己造一个试试?”尹煊先他一步,开口堵住了他接下来的话。

李世民嘴巴一合,差点咬住自己的舌头。

好家伙…让自己生孩子,这男人能生出来孩子吗?

他叹了口气,不再说这个话题,而是点了几个菜,挥挥手把李慧给赶下麻将桌,然后自己开始给其他三个小老头送起了栗子。

李世民不着急要造船的法子,只是作为帝王,他天性贪婪,想要把好东西都握在手里。

不过…按以往的经验来看,握在自己女婿手里,和握在自己手里,并没什么区别。

这第三次下水,就没有顺流而下了,而是逆流而上,从灞河到渭水,再从赶至扶风郡。

路比去蓝田要更长一些。

动力也加大了一些。

比第二次时快了两倍多,每小时二十里的速度,这对船只、还有凤巢这些研究员们的心脏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结果是好的。

往返用了一天的时间,通行的很是顺畅。

滚滚不是很喜欢船上的感觉,它决定,以后再也不上来了,除非有两斤苹果,一斤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