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707章 武珝:要开始收网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7章 武珝:要开始收网咯

就是…暗戳戳又被尹煊给坑了一手,这种感觉很不好受。

难道自己这个做老丈人的,就要一直被女婿给拿捏吗?

他在等着自己菜的时候。

玄奘法师唱了声佛号,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

炒土豆丝,是最惹眼的食物,金灿灿的,有一种宝光萦绕的感觉,玄奘法师的这个教派,向来是和黄金脱不开关系,黄金是七宝之首。

每一座庙宇、每一座像,最终都是要贴上金身,以展示崇高、圣洁之意。

菜肴入口。

清新、爽脆,扑面而来的就是秋天淳朴、踏实的气息。

玄奘法师眼里一亮,寡淡无奇的素斋,竟然也做的这么好吃的吗?

这道“黄金果”都是如此,那么那道“乌心菜”呢?

玄奘法师又夹起一根菜叶。

和普通常见的绿菜不太一样,叶面是皱巴巴的,像是曲折卷起来似的,菜梗也不同,是奶白颜色。

夹起来的时候软趴趴的,可入口后的口感,带着一点点韧性,咀嚼几下,盐所带来的咸味下面,是淡淡的香甜。

可…这并不冲突。

一点点的咸味,将菜叶的风味更凸显出来。

就像大海中的一点火苗,就更显大海浩荡无垠。

简单尝了两筷子,玄奘法师端起饭碗,扒着米饭吃了起来——在船上的时候,他就没怎么吃过饱饭,今天又饿了一整天。

他多少还顾忌着一些吃相,没让自己显得那么狼吞虎咽,可依旧还是三五口就扒完了一碗米饭,继续要了下一碗。

李世民被他馋着,拿起筷子也夹了两盘素菜。

他吃起来没什么负担。

虽然…素斋就是给玄奘法师做的,可掏钱的是自己啊,自己掏钱了,难道连吃一口的资格都没有?

一盘菜都夹了一筷子。

李世民面色没多大变化,他放下了筷子。

看玄奘法师吃得这么香,他还以为这两道菜有多么的惊人,结果…也就是同福食肆里稀疏平常的水准。

纯素菜这种菜式,其实是很考验一名厨师的基本功的。

下限低,可上限不高。

尤其还有不准见荤腥这么一个要求,不说蒜、姜、葱的搭配,就是炒菜的油都得用素油。

猪油对素菜的加持是极其巨大的,一勺子猪油、再把素菜丢进去翻炒,就带着浓浓油水的滋味了。

素油就绝做不到这种程度。

李世民对这两道菜不屑一顾,毕竟他的嘴巴早就被养刁了,见不到肉腥,那都是吃不惯的。

可玄奘法师不一样,他是头一回吃到这么好吃的菜。

尤其是等李世民的菜也端上来后。

借着更浓郁的菜香,玄奘法师扒拉下去五碗米饭,而后又在肚子里填了两根玉米,把狄仁杰看得都有些发愁。

这…

会不会把肚子给撑坏了啊?

玄奘法师心满意足地揉着自己隐隐有些作痛的肚子,想了一会,站起来走了走,他这辈子就没吃得这么饱过!

虽然自己不是一个贪图口腹之欲的人。

可有更好的吃食,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吃食?

就是价钱贵了点……

想到这,玄奘法师忽然一顿,想到了自己刚才惊鸿一瞥看到的菜单上的价格——自己吃的虽然是素菜,可肉菜贵到那种程度,素菜想来也不会太便宜。

正阳公之所以给自己一个月开五贯的工钱,就是怕自己吃不起同福食肆的饭吧?

还真是一个大好人啊!

他开始琢磨起来,这五贯应该能保证自己每天都在同福食肆吃上饭吧?应该吧……

可惜这顿是李世民请的,在其他事上,玄奘法师能保证自己有张厚脸皮,但吃人嘴短,价钱几何,他有些问不出来。

玄奘法师溜了会食,尹煊从厨房出来后,就让玖儿带着他去凤巢,先给他安排一个窝,明天开始处理工作。

大唐,益州。

川西平原是这一片连绵山地中的瑰宝,黄河九曲十八弯从这里轻柔着渡过去,山多水好,自然也就塑造了这一片肥沃的土壤。

武珝牵头。

其他异邦商贾跟进。

这里已经陆陆续续建了许多厂子,武珝专门请了最会养蚕的匠人,自己掏钱,再借着正阳公的名号,请这些人每个村子、每个村子地去教他们如何养蚕。

益州官府倒也配合。

眼见着大半都改种桑田,也不拦着,就是…穷,没法像句州那样,给予什么税收上的减免。

等他们养好了蚕,吐出了茧。

武珝再派人过去收。

单宫蚕茧是二十文一斤、双宫蚕茧是三十文一斤,当然了…这是武珝差人前去收购的价格。

那些异邦商贾可就不是这个价钱,单宫是四十文一斤,双宫的是七十文一斤。

一开始这些淳朴的百姓们,还不好意思这么明目张胆地去坑这些异邦商贾——虽然他们很不喜异邦人就是了。

不过在武珝的怂恿之下,还见这些蚕茧真的能卖得出去,胆子就渐渐大了起来。

质量好的挑拣出来,这是要卖给武珝姑娘的。

质量差的就留给那些异邦商贾。

除了那些并不是单纯为了做生意,肯舍得面皮、时间、精力的,把益州这些桑农当父母一样供起来的异邦商贾。

能够得到质量中等、价格适中的蚕茧外,剩下的那些个异邦商贾…益州百姓坑起来,可真的是一点情面都不留。

饶是如此。

这些异邦商贾们也没人放弃,一个个砸钱比之前更狠了起来——大部分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些益州人的排外性。

这说不定就是一锤子买卖。

那自然是要想办法,在这一锤子的买卖里,把自己投入进来的成本给吃回来。

然而…除了少部分聪明人,已经开始另做打算之外,剩下的人都还卯着力气,想要挣一挣大唐的钱。

益州,同福食肆。

二楼几个异邦商贾坐在窗台,小声讨论了起来。

这里的分店没有正阳公、没有不良人、没有那些来来往往朱袍、绿袍的大人物,他们才敢放着心过来。

“没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能真的吃上同福食肆的饭。”一名商贾看着筷子夹住的红烧肉,一时间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