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773章 李恪的小脑袋瓜一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3章 李恪的小脑袋瓜一动

这是一个极热闹的事。

虽然之前正阳公都弄了不少比赛,一个是围棋比赛,这是那些聪明人、文雅人才能玩的玩意,别说参加,对平民百姓来说,他们看都看不懂的。

也有他们能看得懂的。

像是什么斗地主、麻将的比赛。

可这些比赛,去参加的都是以小娘子居多,有些不是小娘子的,那是小娘子长大成了妇人,一开始还有男人参加,可哪个大男人好意思同这么多小娘子打牌。

就那些牌佬、牌瘾大的,都不愿去参加比赛。

谁知道会不会传出来,这男人是别有用心,接近人家清清白白的小娘子。

所以蹴鞠联赛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推崇。

几乎是长安城里的所有对蹴鞠感兴趣的人,都是一边联系着身边的友人,一边期待着杂志的上市。

他们都想知道,该怎么才能组建一支球队,去参加这个蹴鞠联赛。

等了半个月。

杂志才姗姗来迟。

蹴鞠联赛的规则并没有刊印在首页,半个月时间的发酵,已经让这件事几乎在玩蹴鞠的圈子里人尽皆知。

没必要再浪费杂志宝贵的版面,就随便找了处位置放了上去。

首先便是洋洋洒洒一大堆新式蹴鞠的规则。

这些他们都了解的差不多了,不了解的也不急着去看这些东西。

一页规则后,便是蹴鞠联赛的参与方式。

首先就是要求要有一个整体的球队编制,最少要有二十四人,其中二十三人为球员,包括十一名正选和十二名替补。

剩下那一个人,则是教练——负责球队的训练、战术等方面。

这方面倒是没什么问题。

就是不少人组起来的球队,得整合一下,不少人都是奔着十一个、最多十五个人去的,没想到竟然要二十四人。

唯一有些头疼的,就是教练这个东西。

怎么找教练?

大家都是想上场踢球的,做替补就已经很勉强了,就更不要说劝说人去当教练。

虽然说…教练也不是不能上场。

但局内人哪有局外人看得清楚,他们都懂正阳公的意思,就是希望教练不用上场比赛来着。

人选的问题,以后再慢慢考虑。

可后面写的东西,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是比赛规模的问题。

原本他们以为,球赛嘛,就是踢着玩的,可能半个月一场、一个月两三场的样子,但文章中写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二十支球队参赛,一天就举办三到四场,平均每只球队两三天就有一场比赛。

如果球队越多,比赛也就越密集。

这…

不少人心里复杂得很。

围棋比赛都没有这么密集,他们一场九番棋甚至能下两个月的。

正阳公这打的是什么主意?

两三天一场比赛,这也太辛苦了,他们平日里都是有工作的,总不能抛弃自己的工作,来参加这个蹴鞠游戏吧。

文章最后,写了一条规矩,还是安抚了不少人心。

球赛的举办,将会在工厂的球场里。

尹煊也会在近期去修建新的球场。

当蹴鞠联赛开始进行的时候,一切就都不是免费的了,一个人收取五文钱的门票,其中的十分之一,尹煊要抽走,当做场地的运营费用。

剩下的十分之九,则是两支球队分配。

胜者拿整体的一半,输家就只有四成,若是两队战平,那剩下的九成就是两家人平分。

球赛还是有收入的。

虽然…这个收入看起来有些少,一个人五文钱,有将近五十个人平均,得有五十个观众来看,他们才差不多能一人收入五文钱。

啧,一天五文钱是有些少了。

蹴鞠联赛的消息慢慢蔓延了出去,不过…每两三天比赛一场的消息,确实是劝退了不少人。

不少已经攒好的球队,因为这个消息,立马就有大半退出。

有些人看到的是,这个蹴鞠联赛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而有些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正规。

李恪就从这些规章制度中,看到了这两个字,这让他心思松动起来,生起了一些身为皇子本不该有的念头。

他今年年岁不大,刚刚及冠。

但运气,或者说他自认为自己运气不算很好。

他也是一个颇受李世民宠爱的皇子,虽然不是嫡子,没有去竞争皇位的资格,可封赏几乎是对等嫡长子的。

年幼之时,那时还是武德年间,他便被封为郡王。等父皇登基后,他便被封为了汉王,后又改封为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还是和李泰一样,能够留在长安城中,不用赶赴益州上任。

到这时,一切都还挺好的。

等年岁渐大,到贞观十年,尹煊的出现,让世家门阀渐生了一些颓势,李世民也就起了世袭封建,巩固统治的念头。

李恪便又改封为吴王,拜安州刺史,赶赴上任。

可他这个安州刺史还没当一年的时间,便被御史举报,说他同乳母的儿子私通,又游猎过度、损坏庄稼。

官职被一撸到底。

不过他才回到长安没多久,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刺史,这一次李恪学乖了许多,毕竟是李世民的儿子,遗传了李世民的基因,再加上李承乾的事,他一直勤勉为政,不再敢和男人勾勾搭搭的。

但…他这次依旧没做长久。

世袭封建总归不是一件好事,朝廷年年月月都会把这件事给拿出来,去年终于劝说李世民把世袭封建制给废除。

李恪这个因此受益的人,也就被罢免安州刺史的官职,重新回到长安,至于他的新的官职,到现在还没有重新安排。

原本他是对当官很有兴趣的,大权在握,为主一方,尤其是第一次当安州刺史那回,可把他爽到了。

但被弹劾了,他才知道,原来当官是不能任性妄为的。

得天天趴在桌案前,处理那些枯燥的文件,要一文钱、一文钱的算计,要应付那些老狐狸,他们随时可能在文件里动什么手脚,然后自己就被他们给坑了。

反正自己是皇子,又当不了皇帝,学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他现在只想不负责任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