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孟家的人预想的不同,何日并没有到驿站去。

这不符合朝廷的规矩。

外派来的官员,需要在本地驿站、府衙报备一下,不仅仅是出于秩序的角度,也是出于安全的角度。

冒名顶替的事,又不是说没有发生过。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没有照片、指纹,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仅仅是通过几行文字来判断的。

但何日压根就没把自己当成是大唐的官员,虽然他这次是以朝廷命官的身份来的建宁。

自家大郎都那么吩咐了,自然是以自家大郎的命令优先。

他是随凤巢的人一同出发,半途上和商会联盟的商队行动,日夜兼程,到的建宁。

断案,不能循规蹈矩地断案。

何日伪装成了一名商贾,还真的带上了一些货真价实的货物。

建宁城集市。

这座籍籍无名的小城,集市却繁华的很,人来人往的商客很多——但正儿八经的平民是很少见的。

这里更像是一个中转站。

从外地来的货物,在这里出手,然后…益州本土的二道贩子,再以稍微高一些的价格给售卖出去。

何日他们带来的货,在长安不算罕见,就是普普通通的玻璃杯子。

可这在益州是个稀罕货。

在益州还没人学会烧玻璃,偶尔有人会尝试制作一下,可制作出来的品质,远远没办法和长安相比。

玻璃现在当然不是什么精贵的东西了。

但…它的性质摆在那,毕竟脆弱得很,路上颠簸,难免会有些损坏,商贾们一合计,这样不行,赚不了几个钱。

他们也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价格再抬高一些,把自己运输的成本,转移到这些二手商人,乃至于平头百姓上。

可正阳公不允许。

前几个有胆子做出来这种事的,早就被挂了路灯,有本事挣钱可以,正阳公不拦着,甚至你缺钱了,他还可以借你钱。

但正阳公不允许,这些商贾们挣的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普通百姓手里“抢”过来。

如此一来二去,倒卖玻璃的人少了许多。

不挣钱,还麻烦,谁乐意做这种事?

何日他们倒卖的就是玻璃杯。

一到集市上,把玻璃杯摆出来,人群就乌泱泱地涌了过来。

“玻璃杯?”有人凑上前来,看着摊位上的东西,眼里泛着光,“品质这么好,是从长安送来的?”

何日竖起大拇指:“客人好眼光,就是从长安送来的!”

“多少钱一只?”他又问道。

何日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意味深长:“客人既然知道这是长安的玻璃杯,想来也是知道运输有多不容易。”

“我也就赚个辛苦费,五文钱一只,觉得如何?”

那人猛地摇头:“五文钱?太贵了,太贵了,长安也不过两文钱一只,就算上路费,三文钱!”

“三文钱那我可就亏了本了。”何日一本正经地同他说着价,“这样吧,咱俩也不含糊,说个透底的价,四文钱一只。”

那人有些迟疑。

何日顿了下,开口道:“我这货多,运了一千多只过来。”

那人被吓了一跳:“一千多只?怎么这么多的?”

玻璃杯这个东西不好运输,送得越多,越容易亏本,能送一千多只过来…这可不单单是有足够的财力,那还有足够的胆量。

何日摆了摆手,眯着眼:“别管我用什么法子,数目是不会出错的。”

那人还想说话。

有人走过来,横插一刀,开口问道:“兄台好气魄,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免贵姓孙。”何日抬手,拱了拱,报出一个假名。

孙姓?

走过来的这人仔细想了一下,孙姓不是一个小姓,但…长安城里,似乎没什么需要他们格外注意的孙姓。

方才有人知会自己,需要注意留心一个叫做何日的人,不过那是朝廷命官,也不太可能当街摆摊,还能如此熟稔地砍价。

是自己太敏感了一些。

他自嘲一笑:“孙兄有多少杯子,四文一只,我全都要了。”

何日没答话,只是一瞥最开始同自己说话的那人。

那人连忙摇头,开口道:“孟郎要的,那自然是孟郎拿去,我这小门小户的,也吃不下这么多杯子。”

“建宁孟氏?”何日站起身,看向这个孟姓男人。

孟姓男人点了点头。

“既然是孟家郎君要的,且全都给吃了,那我再让半分利出来,一只三文半,您觉得如何?”何日琢磨了一下,如此开口说道。

孟姓男人一愣,神色有些自得:“既然如此,那我就厚脸皮占了这个便宜。”

“孙兄日后要是还来建宁贸易,尽管来寻我便是,这建宁一亩三分地上,有我孟家在,保准不会让孙兄吃亏。”

何日一点头,大笑一声:“好!”

“就劳烦孟兄同我去看看货了。”

“请!”

他们二人直奔建宁城的一家客栈里去,让孟家男人有些惊讶的是,这些货物虽然数目很多,但保管的很好。

几乎没有几个破损的。

花了一个小时清点,一共是一千六百二十七只杯子。

不等孟家男人掐指算,何日就直接开口:“一共是五千六百九十四文半,抹去零头,算您五贯六百文。”

这么快?

而且听起来像模像样。

孟家男人点点头,但还是挥手,让跟着自己来的账房算账,他拨弄了好一会随身携带的算盘,得出一个同何日一般无二的答案出来。

“孙兄算数之道竟然如此精湛?”孟姓男人有些惊讶,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心算如此之快的人。

何日摆摆手,话语谦虚,可脸上慢慢都是自豪之色:“没,不过是一些小道而已,除了算数更快,对我的生意可没什么帮助。”

孟姓男人摇了摇头,开口道:“孙兄如此大才,又给我做贱价,哪能还能让您抹去零头,就当五贯七百文来算。”

说着,他顿了一下:“孙兄是想要纸钞还是铜钱?”

正题来了。

何日清醒一下,微微一笑:“自然是纸钞,长安城里,像是这种大宗贸易,很少会用铜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