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881章 易辛带来的好东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坊间对此表示热议。

他们都很喜欢八卦,更不要说是这么大的一个八卦。

正阳公不愿意去当官,他们其实能理解——在大多数百姓眼里,可能皇帝的地位还不如正阳公。

至少…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可正阳公带来了这个时代不应该有的东西。

至少…

拜一拜财神,家里是真的开始渐渐富裕了起来,平头老百姓哪知道什么经济不经济、市场不市场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口袋。

有钱了、好赚了、东西便宜了……

这是他们最直观的感受。

正阳公要去当官,就得在皇帝之下,甚至还要在其他“酒囊饭袋”之下,搁谁谁受得了?

可薛仁贵不是。

尤其…他之前就没选择去当过官,现在当过了,又如此郑重其事地请辞,就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不太理解。

当然,尹煊现在的心思不在这。

薛仁贵是要出海的。

不过…不是这几天的事,他刚刚从波斯回来,再怎么无情的资本家都干不出这么压榨的事,好好休息,再继续出海。

粮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就算现在薛仁贵去了美洲,把玉米、土豆都给挖出来,可…原生态的东西,又怎么能和后世优良基因相比。

依旧免不了长时间的培育。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事情。

话虽说如此,尹煊多多少少还是动了些心思,现在的大唐…发展得稍微有些畸形,粮食几乎全部依赖于周边的国家。

当然这不是什么绝对的坏事,很难有一个国家,能够在这么繁荣的趋势下,还能够保证粮食自产自足。而且还是在农业没有发展的前提下。

只是一个明显的薄弱之处,让尹煊有些不喜。

他开始和系统讨价还价。

但…系统坚定不移,它只是一个美食系统,不涉及任何农事的产出,任凭尹煊好说歹说,可就是不开给活性种子的口。

这让尹煊有些失望,不过这次他就没干出来什么…点名字、烧牌子的事,不在职责范围之内,确实是有些强系统所难了。

就在尹煊认为这件事都已经尘埃落定,一切都要等到薛仁贵去一趟美洲后才能继续的时候。

好消息总是会在那么不经意之间,突然间降临,给所有人一个措不及防的惊喜。

易辛从句州回来了。

还带着一盒葡萄。

“大郎,您看!”易辛捧着宝贝似的,捧着手里的葡萄,紫皮个大,糖霜泛着白,可洗干净后,就有种紫水晶似的晶莹透亮。

“培育出来了?”尹煊挑了个洗干净的,放入自己嘴里,轻轻一嚼,汁水就奔涌了出来。

和后世那些优良品种还是差了不少。

可和这时候的葡萄相比…

植物结果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供人食用的,虽然…有一定的食用属性,可本质上,这一点也只是为了传播种子服务的。

动物吃了果子,在排泄的时候,将种子给排泄出来,借着第一波肥沃的营养,种子没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都能正常地生长出来。

所以自然界的果子,大多都是这样的存在——果实个头不大、皮厚、种子多。

葡萄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伴随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有数千年的岁月了,可没经过培育的它,和野生野长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经过易辛这几年培育出来的葡萄。

个大、皮薄、种子少。

“按照大郎给的法子,给种出来了。”易辛依旧傻笑着,自打这几亩葡萄逐渐长熟,他脸上的笑意就没褪下去过。

甚至…有时候,他都会在半夜痛醒过来——睡觉的时候他也还在笑,不像清醒的时候还能控制下,睡眠中常常会抽筋。

“除了这个,还有别的么?”尹煊又捻了一只葡萄,给李丽质喂了过去。

易辛摇了摇头:“其他的便没太大的长进。”

“桃、李、杏、柰的培育都还需要时间,现在长出来的,并没有像葡萄这样突破式的进展。”

“瓜的话,倒是大郎之前提过的间苗,我们且试了试,有十足的长进,去年结出来的瓜个头又大、又水灵得很。”

“只是…里面的瓜籽还多得很。”

柰是一种苹果,之前尹煊还以为大唐没有苹果,实际上是有的,只是不太多见,只河西那块地有少量的产出。

易辛当初为了培育各类水果,硬是把这个几乎没人知晓的东西,从河西捞了出来,并且因为李丽质和李淑她们俩喜欢吃苹果,在句州,苹果的种植是占地最多的。

不过…

这种名叫“柰”的苹果,入口是绵的,尹煊蛮喜欢,但两个小姑娘凑凑合合,她们更贪好脆一些的。

当然…

重点不是柰,尹煊轻轻一点桌子,轻声说道:“这个间苗,放在稻粟中,运用得如何了?”

易辛又傻嘿嘿一笑,点了点头:“这次来寻大郎,也是为了说这件事。”

“间苗法,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

“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良田、差田上做数据、做对比,长安、句州来回奔波,总算是弄出来一套切实可行的间苗法。”

“可向各地百姓推广!”

间苗,是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手段,听起来有些违背现在大唐人的常识——所谓间苗,指的是,在苗还没发育的时候,主动拔除掉一部分幼苗。

一块地的肥力是有限的。

打个比方,假如有一块地,只能供一棵苹果树结出一只苹果,可这棵树没人打理,偏偏要结出两个果子呢?

那这两个果子只能是营养不良的果子。

假如它要结出三颗。

那只会更加营养不良。

这样的道理,放在种植稻、粟上也是一样的,一块地肥力有限,只能够保证一定数量的苗种发育,多了只会影响那些本该发育的苗种。

间苗法,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把这些肥力,平均分配到每一株苗种上。

听起来很简单,不就是拔苗嘛。

有手就行。

但…不同的田要拔多少苗?要留多少苗?这些尹煊就不清楚了,只能够通过慢慢试验,才能够得出结果。

而现在,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