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傅青竹满脸迷茫,“什么药啊?”

周正挠了挠头,干脆直接写在纸上,递给傅青竹。

傅青竹一看,脸唰的红了起来。

“校长,我看你面色红润,肾精气足,不需要这个东西。”

周正脸色一黑,一把扯过纸张,几下撕碎扔进垃圾桶。

“我意思是,你能不能找几款效果好的,炼制出来。”

“现在那些府台、道台、藩台就喜欢这东西。”

“只要效果好,比银子还好使。”

傅青竹正色起来,“校长,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我能做出来。”

周正满意的点点头,随后拿起招工计划书,递给傅青竹。

“你的招工计划保守了,每月再加一千人,不要局限在附近,周边几个省,也招一些。”

“未来我们不会偏居一隅,每个地方都招点人,到时候方便扩张。”

傅青竹接过计划书,有些不解。

“如果扩大一倍,账上就会出现赤字,最多半年,资金就周转不过来。”

“到时候,怎么维持工厂运转?”

周正自信的笑了笑,“你放心,这件事交给我。”

等傅青竹离去,周正脸色逐渐平静下来。

他抽出一本空白书籍,继续昨天没写完的内容,一点点完善,这一写,就到了深夜。

十二点,敲门声准时响起。

周正没有理会,门外的人也没有在意,自己推门进来。

“校长!”

周正头也没抬,继续写着东西。

“今天感觉怎么样?”

“感觉很好,前所未有的好,我觉得,我今天才算是新生。”

周正笔尖一停,随后继续书写。

“嗯!”

“记住这种感觉,保持锐气,它能让你一往无前。”

“好的,校长,我们民团什么时候扩招?”

周正手一顿,抬起头来问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赵大牛顶着一颗大光头,不解的道:“我们民团只有两百人,远远不够保护我们,为什么不多招一些。”

周正放下笔,认真的看着他。

“那你说,我们应该招多少人?”

赵大牛不假思索的道:“最少一千人,不,两千人。”

“我们那么多产业,将来还有很多新工厂,不多招点人,那些帮会就要来闹事了。”

“噗嗤!”

周正忍不住笑了,看着赵大牛,不知说什么是好。

“你当朝廷是泥捏的吗?”

“还一千人两千人?”

“咱们报一个民团才能招200人,你要招两千人,报多少?”

“报一个镇?还是两个镇?”

“就这200人还要把民团大半军饷交给道台,塞住他们胃口。”

周正忽然想到了什么,惊讶的看着赵大牛。

“你不会认为我们偷偷招人,朝廷发现不了吧?”

“朝廷虽然昏庸,但对这一块盯得很紧,义和团才过去几年,现在他们到处抓人,收拾咱们也只是顺手的事。”

赵大牛脸色一滞,悻悻不语。

周正见状,安慰道:“天下还是他们的天下,时机不成熟,我们一旦暴露,不会有人加入我们,只会有人举报我们。”

“乱匪,不是那么好当的。”

虽然知道周正说的是对的,但赵大牛还是忍不住道:“我们200同志已经训练了半年,枪支弹药管够,土匪都打完了,做个大头兵太过屈才。”

“早点招人,也早点形成战斗力。”

周正却只是摇头,“时机不到。”

“最近招进来的工人会多一些,你担任校长吧,把这些工人培训好。”

“多了解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不要只坐在办公室里看资料。”

看着赵大牛还是有些不服气,周正想了想,“明年,明年就扩招,行了吧!”

赵大牛这才露出笑容,立正给周正敬了个礼。

“校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周正假装不耐烦的挥挥手,“回去吧,就你事多。”

“多抽点时间陪陪你媳妇,她陪你吃了那么多苦,现在怀孕,不要冷落了人家。”

赵大牛连连应是,嬉笑着离开办公室。

周正摇摇头,合上桌上的书,封面上赫然写着“先锋8”。

他把书放在抽屉里,里面,已经整齐摆放了七本。

“时间不多了啊!”

...

这几天,刘先明都没有出去,因为他被刘大爷关在了家里。

他还记得,当他剪掉辫子,披头散发回到家里时,他爷爷脸色铁青的样子。

那一夜,他爷爷没有说话,只是用一种灰败的眼神看着他。

自那以后,他就被关了起来。

他能感受到家里沉闷的气氛,仿佛末日即将降临,压抑的氛围,让他不敢像以前一样对他爷爷撒娇。

“噼里啪啦...”

一阵鞭炮声响起,刘先明懒洋洋的趴在床上,若是以前,他早就和小伙伴们出去捡炮仗,但现在被他爷爷关在家里,他不敢出去,索性一动不动。

“嘎吱!”

是门开的声音,刘先明不用看也知道,他爷爷回来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刘先明转过头,发现他爷爷来了他这屋,他也没有说话,就这么望着他爷爷。

刘大爷神情复杂的看着刘先明,重重叹了口气。

“你可以出去,但不要再做一些莽撞的事了。”

刘先明一愣,不敢相信的看着他爷爷。

“爷爷,你说真的?”

刘大爷冷哼一声,“耳朵不好就算了!”

刘先明哪还管那么多,一骨碌翻下床,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刘大爷怔怔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忍不住伸手摸着盘在脖颈上的辫子,心里不知道想什么。

刘先明一出门,就直奔刚才听到的鞭炮声所在。

到了一看,有些傻眼。

“这?什么时候多出了一间大房子?”

他看向大门上挂的匾,上面有三个字。

“先锋院?”

“这是什么建筑,像庙又像观。”

“窗户上那个就是玻璃吧,比书上说的还亮堂呢。”

“刘先明,快来我们玩炮仗!”

刘先明扭头一看,是小伙伴刘先平,他带着一群人在地上扒拉炮仗。

刘先明赶紧跑了过去,看着几个小伙伴光溜溜的脑袋,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们怎么都成光头了?”

刘先平瞥了眼刘先明脑后半截长发,熟练的怼了起来。

“小明啊,你落伍了。”

“现在,大家流行的,就是光头,你还留长发,离我们远点。”

刘晓婷也嫌弃的摆了摆手,“小明,你丑哭我了!”

刘先明一愣,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脑后的头发,忽然感到一阵自卑。

大家都是光头,就他留着半脑袋头发,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着他们锃亮的脑袋,他感觉好帅气。

“你们怎么剪的,我也想剪。”

刘先平指着体育场方向,“那里有免费剪头发的,快去吧,你现在太丑了,我们不和你玩。”

刘先明鼻子一酸,差点哭出声来。

他强行忍住,向体育场方向跑去。

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陌生人,这些人说着不同口音,不像他们这个地方的人,不过他还勉强听得懂。

一时间,好奇心让他放慢脚步,想听这些人说什么。

“听说这个地方包吃包住,一天工作六个时辰,四个时辰做工,一个时辰培训,一个时辰锻炼身体。”

“真是神仙一样的地方,能吃饱,还有新衣服穿,做梦都不敢想啊。”

有人抱怨道:“唯一不好的是要剃头发,我养了三十多年的辫子,就保不住了,不剃还不行。”

有人嗤笑一声:“见识浅了吧,人家这里可是供应那些大户人家的,你那辫子多久没洗了,不知有多脏,不剪掉,你做出来的东西,人家还怎么卖出去。”

“是啊是啊,大家都差不多,脑袋上全是虱子,这要是给贵人们做的衣服上,掉了只虱子,那还得了。”

一开始抱怨那人连忙告饶,自己抽了嘴巴一下,“哥哥们,小弟嘴欠,该罚。”

有人冷哼一声,“这么好的地方,你还嫌这嫌那,非要做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事,你才高兴?”

有人踩着脚下的水泥路,看着旁边的砖混平房,心生艳羡。

“要是我们早点来,应该能分到那些房住了吧。”

“周老板这样好的人,就应该长命百岁。”

“这样,我们也能过一段时间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