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替芯槽做了一个很小巧的拉手,拉住轻轻往外面一带,就能把整个替芯槽都给拉出来。

秦瑶光数了数,足足放了八枚替芯。

她提出了一个想法,刘明做出来的东西,比她设想的更好。

秦瑶光把笔拿给春分,道:“你试试,能不能换?”

整个替芯的创意都来源于她,而秦瑶光的目的,是让每个刚拿到石墨芯笔的人,都能轻松上手。

春分接过去,没花多少工夫就换好,递回给秦瑶光。

秦瑶光点点头,满意道:“不错。”

非常有巧思。

“刘明人呢?”她问。

“曾管事说,他把东西送来就走了,说是不敢打扰殿下。”春分道,“曾管事知道是主子要的东西,赶紧差人送到后院来。”

秦瑶光微微有些诧异。

这个人还挺老实的,竟然没有趁机讨赏。

看来,这之后再有什么东西,都能放心交给他去做。

有能力、有审美,还知道把石墨芯笔上打上“乐阳”的印记,还不居功,很省心。

“主子,”春分看着笔杆上深浅粗细不一的短横线印记,不明白地问,“这些是什么意思?”

这些短横线显然有特殊含义,匣子里的笔整整齐齐的并列着,一眼看见短横线最浅最细的那一支在最左侧,到最右侧那支的短横线最粗最深。

“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石墨写出来的深浅。”秦瑶光道。

她取出一张废纸,依次拿起盒子里的石墨芯笔试了起来。

春分惊讶的发现,纸上所呈现出的都是黑色的笔迹,但有的却浅得近似灰色,线条更细;有的一笔画下来则又粗又黑。

“主子是怎么知道的?太厉害了!”

春分脸上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秦瑶光笑了笑,收好所有的石墨芯笔,道:“我也只是让他试试,没想到真能做出来。”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现代铅笔的逻辑,6h最硬,14b最软。

不过最常见的是2h、hb这种硬度,2b更是因为软硬合适,成为考试专用笔。

这些她就没必要解释了,也解释不清楚。

刘明能做出有替芯的石墨芯笔,实实在在给了她一个惊喜。观纸上试出的墨痕,从软硬程度上更是从2h跨度到了14b,共有八种硬度,非常方便她作画。

有了这些笔,她画素描都没问题啊!

秦瑶光心头欣喜。

“一共有几盒?”她问。

“十盒。”

“传话给刘明,这样的石墨芯笔,我再定一百盒。”

当今朝堂被大司马把持,清流寒门苦苦支撑。

她不止是要挑选勋贵结成同盟,更要获得清流的支持。

天下虽大,却是由无数普通老百姓组成。那些清正廉洁的地方官,才是这些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地方上也一样。

如果能用石墨芯笔代替毛笔,就能让降低寒门学子的门槛,比什么都实用。

石墨芯笔,是她接近寒门的敲门砖,也是功在千秋的事。

春分不知道秦瑶光在想些什么,只觉得主子的脸上好像被蒙上一层圣洁的光芒,如同在寺庙里被供着的菩萨慈悲相。

“怎么了?”

秦瑶光察觉到她的目光,摸了摸脸问:“我脸上有东西?”

春分忙垂眸道:“殿下好美,婢子看呆了。”

秦瑶光被她逗乐,笑道:“瞧着小嘴,跟抹了蜜似的。”

有了笔,还需要合适的纸。

宣纸太贵,普通学子也不可能用这么贵的纸来进行日常练习。

想了想,秦瑶光发现她实在不了解普通人使用什么纸来学习,公主府的日常用度远超常人,不可量度。

“让人去把市面上能买到的纸,都给我买一刀回来。”她吩咐,“从最便宜的到最贵的,能写字不能写字的,都买来。”

她的命令虽然古怪,但春分也早就习惯了。

没过多久,天色还未黑,就有几名婆子捧着各色纸张进来。

秦瑶光一看,果然让人去买是正确的,品种真不少。

光是麻纸就分白麻纸和黄麻纸两种,又根据工艺不同,价格从低到高。

此外,还有各种颜色的树皮纸、柔韧性稍差的的黄棉纸、白棉纸的精品宣纸,读书人常用的罗纹纸、竹纸、云母皮纸等等,还有用来糊窗的丝棉纸等。

秦瑶光将价格昂贵的先放到一边,将便宜的纸试过一遍后,石墨芯笔在毛边竹纸上的表现最好。

竹纸以竹子为原料,颜色呈现出浅浅的米黄色,因材料易得而价格低廉,是读书人最常用的一种纸张。

而其中,又分为色泽均匀莹白,墨迹不褪的玉扣纸、绵韧平整的夹江竹纸等等,价格从高到低十分丰富。

秦瑶光看上的,是里面最为便宜的毛边竹纸。

因为制造工艺简单而纸面粗糙,并不吸墨,字写上去极易晕染开来,还会影响字体。非万不得已,不会有人买来练字。

但石墨芯笔则不同。

对铅笔来说,正需要这样的纸,才能更好的着色。

她在一张毛边竹纸上,用几支软硬不一的石墨芯笔勾勾画画,很快就在纸张上勾勒出书案上放着的那个青铜瑞兽鎏金香炉。

米黄色的纸张上,香炉栩栩如生,青烟袅袅。

“殿下!您画得就像真的一样!”春分再次吃惊。

她不是贴身伺候的人,但跟在长公主身边,见识的画作不少,哪怕是前朝书画大家的真迹也都见过。

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像主子笔下这样逼真的。

该怎么形容呢?

除了大小不同,纸上画出来的香炉,和书案上摆着的那个,简直一模一样。

就连窗外照过来的光线,香炉的影子,还有盖子上那一点斑驳,都是一致的。

仔细看去,又并非完全还原,香炉上的纹路就没有刻画出来,但她的本能告诉她——这就是放在书案上的这个香炉。

秦瑶光拿起竹纸对光看去,对她的素描功底还在的这件事,非常满意。

春分觉得神奇,其实就是现代只要稍做了解就能知道的素描。

仅仅用一只铅笔,只要造型够准确,就能运用明暗关系、线条粗细来呈现出一个足够写实的物体。

画个香炉这样的静物,学过素描入门的人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