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见崔永唯进了宁国公府,一名把担子放在脚下、在巷子口歇脚的汉子收回目光,挑起担子转身离开。

半个时辰后。

长公主府。

听见房霆禀报完毕,秦瑶光点点头,道:“容我三思。”

她在回京时路上出事,随后,燕长青就让人来见她,将一队善于刺探情报的人马交到她手里。

真是及时雨。

青衣卫的主要任务是护卫她,想要混迹在京城市井打探消息,这些人来得正好。

碍于她的身份,秦瑶光就把他们都归于房霆手下。

房霆是燕守拙的师父,出入内宅不会引人怀疑。

她刻意和崔家疏远,交好谢家,正是要看崔家的反应。

果然,崔家坐不住了。

宁国公的一切,都太过反常。

哪怕是他暗中支持汝阳王,也不必对她这个亲外孙女下手,更不必跟皇太后撕破脸。

还逼死老妻、逼得嫡长媳妇自请下堂。

他图什么?

这背后,一定有更见不得光的隐秘。

崔永唯是宁国公的侄儿,在朝堂中位列九卿,却十分低调。

或许是为了避嫌,他明明掌着一个肥缺,衣食用度却和普通官员无异,就连家宅中也十分清净。

除了一个结发妻子,就只有两名不起眼的妾室,且无庶出。

而且,他身为崔家人,从不阻拦谢殊的施政。

每年的国库预算,只要是谢殊开口,都会先紧着谢殊的需求。

这样一个人,官声良好、家风清廉。

偏偏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崔家。

要不然自己有了人手盯着宁国公府,恐怕还不能发现。

秦瑶光在心里有了计较,开口吩咐:“加派人手,盯着崔永唯。他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每日回报。”

“是!”

房霆抱拳应了:“殿下,您怀疑?”

难道,殿下怀疑刺杀她的人,出自崔家?

崔家疯了吗?!

看着房霆眼里惊疑不定,秦瑶光道:“房师父不必惊慌,本宫只求一个真相。”

意思是,不论谁是幕后黑手,她都不会饶过。

月鹭的死、青柏的伤,还有那么多无辜性命,她必然要让对方付出血的代价!

而且,她所做的一切,皇太后全都知晓。

既然皇太后没有阻拦,那就是默许了她的行动。

第二日,华灯初上。

秦瑶光打出全副长公主仪仗,一行人朝着西市而去。

拥挤繁忙的西市,正是热闹的时候。

长公主华丽的车驾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是长公主吧?你们看,就连车轮子都嵌着金边。”

“肯定是肯定是,我听说万民楼就是抱上了长公主这棵大树,生意才像现在这么好的。”

“哇,娘亲您快看,连流苏都是金线编的呢!”

西市街口前人头攒动,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乐阳长公主的名声,经过万裕柴的大力宣扬,在民间早就今非昔比。

车驾徐徐停稳,车帘打开,从里面钻出来一名眉目如画、气质出众的侍女。

众人发出“哇!”的赞叹声,谷雨既不恼,也不羞窘,下车后从容转身。

车帘再次打开,一只欺霜赛雪的皓腕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光是这只手,就能想象到主人的美丽。

百姓们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尊贵的长公主。

秦瑶光戴着一顶轻纱帷帽,美艳容颜在轻纱内若隐若现,身姿如仙。

她扶着谷雨的手走下车,大大方方地跟百姓们打着招呼。

“给长公主请安。”

“拜见长公主殿下!”

她没有架子,百姓们纷纷请安,气氛很活跃。

万裕柴上前见了礼:“殿下,草民已准备好酒席。”

秦瑶光微微颔首,随他往万民楼的顶层而去。

走动间,她的目光触及热闹之外。

在街道两侧,灯光照不到的角落里,三三两两蜷缩着好些衣衫褴褛的灾民。

他们逃难而来,在京城以乞讨为生。

怎样的热闹,都和他们无关。

雹灾至今,已过去半月有余,京城的难民有增无减。

她低声吩咐几句,跟着她的雪客离开队伍,朝着灾民而去。

万民楼,顶层。

大雪已全部融化,用来观景的窗户紧闭,放下厚实的帘子,将寒气隔绝在外。

好几盆烧得红彤彤的炭火,让厅内温暖如春。

谢如谨早就等候在此。

虽是长公主宴客,但于公于私,他都没有让秦瑶光等待的道理。

故而,他比帖子上的时间,提前了两刻钟抵达。

听得门外环佩声响,谢如谨起身等候,看见秦瑶光出现,便行了跪拜大礼。

“拜见长公主殿下!”

秦瑶光快走两步,双手虚扶:“谢公子快快请起,无需多礼。”

谢如谨拜见她是礼数,他却是她的救命恩人。

谢如谨就势起身,不敢多看她一眼,两人先后入席。

长公主设宴,万裕柴用上了全部功夫,整治了满满一桌拿手好菜,色香味俱全。

又有春分提前来特意吩咐过,备下的酒水是醇香绵甜、温润入喉的汾酒。

青柏端起青玉酒杯,站姿笔挺。

“谢公子救命之恩,在下感激不尽!”

说罢,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亮了酒杯底。

她飒爽干脆,谢如谨常年行走在外,也不是扭捏的人,一口将酒干了。

放下酒杯,他笑道:“救了你命的,是长公主,却不是我。”

毕竟,秦瑶光还欠下他一个大人情。

秦瑶光微微一笑:“公子所言极是。本宫今日宴请事小,正是要与公子商议,你想如何讨要这份人情?”

谢如谨牢记父亲的吩咐:“殿下此言差矣。当日之情形,不论是谁遇见,都会施以援手,在下只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

他收起心底不该有的心思,认真替家族谋福利。

虽说如今皇权式微,但长公主的人情,岂能随随便便就用掉?

秦瑶光早就料到,谢家不会让她轻轻松松还掉人情,并不意外。

她话锋一转,提起另一件事。

“谢公子,不知你是否知晓,含嘉仓的粮食,何故迟迟不至?”

谢如谨心头一凛。

他再怎么不通朝政,也知道这件事。

京畿要地雹灾雪灾先后而至,不只是关系着朝廷颜面,还关系着京城安稳。

市场上粮价暴涨,就等着官仓放粮来平抑物价。

而这件事的主要负责人,正是他父亲谢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