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5创业从忽悠校长开始 > 第245章 探讨互联网产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后各个部门的领导都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个项目,各部门也都非常的认可。

但是随后又提出了各自的困难。

首先就是资金方面的困难。

现在很多的工程项目都已经通过前期的审核了,就是一直因为资金的问题在排队中。

刘阳这个项目在这些大项目面前,顶多也只能算小项目了。

这一下子把在场的领导们都给难住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也确确实实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对于这件事,刘阳倒是并不担心。

政府没钱,刘阳有啊。

这个项目是短期投资,长期收益的好项目。

而且这个项目主要针对的对象也就是刘阳下属的物流园区。

单单一个高速口的建设,顶多也就是几千万的事情。

刘阳是完全有能力承建的。

于是,刘阳也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在场的所有人也没想到,刘阳竟然会想自建。

经过一番协商,最后刘阳的提议还是被接纳了。

这样实际上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既没有耽误工程的建设进度,同时丽阳也算是有利可图。

因为刘阳获得了未来五年的经营权。

这样他现在投入的钱就能随着车辆的收费回本。

说不定还能挣钱呢。

既然解决了最主要的问题,接下来的大家谈的就轻松多了。

在安排完所有的工作后,刘阳被张保顺叫去了办公室喝茶。

张保顺的办公室不大,看着也就三四十平的样子。

文件柜里满满当当的,摆放着都是各种文件和书籍。

所以能看出来张保顺是一个爱学习有文化的领导。

刘阳对于这个老领导的大名也是早有耳闻。

张保顺作为晋省的省委书记,最关心的问题自然是带动晋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煤炭资源丰富,所以晋省被定性为资源大省。

但是,张保顺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想要摆脱现状就得引进新兴产业。

但是,说着简单做起来难,晋省根本不具备南方城市的扶持力度。

但是在听说刘阳能创造神话。

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直接带动晋阳市的经济发展。

所以张保顺早就想找刘阳好好的谈一谈了。

今天好不容易抓住这次机会,他可不能浪费。

张保顺先士和刘阳就如何发展互联网产业进行了一番沟通交流。

这实际上也是刘阳现阶段在做的的事情。

刘阳觉得自己是重生者,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家乡。

接下来,刘阳就游戏产业、电商产业、物流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等多方面的情况和张保顺进行了沟通交流。

这么多的产业都快把张保顺听迷糊了。

好在他边聊边做笔记,将刘阳提到的重点全部都记了下来。

感觉一下午刘阳都是在给张保顺在讲课似的。

看着时间已经到了六点钟了。

刘阳还没从张保顺的办公室出来。

刘振东直接安排后厨准备饭菜,等会看看张保顺是什么意思。

又过了半个小时,刘振东见刘阳还没出来。

只好也去了张保顺的办公室。

看张保顺意犹未尽的表情,刘振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但是,该吃饭还得先吃饭不是。

于是三人直接在政府食堂进行了用餐。

刘阳给保安队发短信,让他们先去吃饭。

看这架势,一时半会的他怕是走不了的。

没办法,谁让省领导爱学习呢。

饭菜安排的也不是太丰盛,毕竟只有张保顺、刘振东和刘阳三个人。

三冷散热,最后还吃了点面条。

吃的还是饱饱的。

吃过晚饭后,刘阳再一次被张保顺叫回了办公室。

刘振东也一起被叫了过去。

于是,三人一直聊互联网产业聊到了晚上九点钟。

直到张保顺的爱人打电话叫他回家才结束了这次的研讨。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还早着呢。

张保顺让刘阳明天上午再来找他,他还没研究明白呢。

刘阳只好点头应下。

晚上刘阳依旧是入住在了晋阳宾馆。

毕竟这里各方面的条件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一下午说的刘阳口干舌燥的,这陪领导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

准备了点热水后,刘阳从背包中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继续开始了他的工作。

第二天一早,刘阳早早的就起床了。

吃过早饭后,就再一次的去了省政府。

张保顺早早的就在等刘阳了。

在刘阳进入办公室后,张保顺和他继续进行了探讨。

今天没有叫刘振东,省政府很多的工作还需要他去安排呢。

关于互联网的情况俩人大概聊到了十点钟,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

张保顺好不容易抓住这次机会,于是和刘阳就晋省下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沟通。

刘阳对于这些只能说略懂一二,算不上高瞻远瞩。

但是作为一个重生者,倒是也有一定的见解。

首先刘阳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

现阶段的晋省,煤炭行业逐渐走出低谷,并稳步回暖着。

但是这一时间段,晋省的煤矿安全事故可谓是频发。

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煤矿“多小散乱”的格局和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成为晋省发展的硬伤。

给晋省带来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问题。

此后的十年时间被称为是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也正是在暴利的诱惑下,晋省煤矿安全事故开始屡屡爆发。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密布于晋省全境的小煤矿,彼时大多数是县级或县级以下煤矿,高峰时期超过1万座。

虽然经过1998年开始的关井压产和治理整顿,晋省煤矿数量已减少到4300多座。

但年产量30万吨以上的煤矿仅占总数的8%。

根据资料显示,2004年晋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98,其中国有大矿0.12,地方国有矿1.28,乡镇煤矿1.91。

乡镇煤矿是国有大矿的16倍之多。

在这方面张保顺也做了很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