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259章 米国内部的失业率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9章 米国内部的失业率问题

“北方机械公司研究出性能卓越的新型计算机,证明他们在科研技术上面,是很有一套的。”

“林凯峰不久之前从我们几个工业部手里,借走了大量技术人员,立刻在半导体处理器,电器元件突破等重大项目上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

“我们没理由不相信他。”

“另外,国家对于北方机械公司有着一定数量的控股权,林凯峰又是组织上的人。”

常年在高层工作,赵副部长深知众人担心什么。

北方机械公司的属性是股份制公司不假。

但是和西方私人企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林凯峰的公司是集体股份制,其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属于国家。

国有企业与国有科研单位合作,赵副部长认为这是符合政策的。

话音落下。

王长生眼前一亮。

北方机械公司从国有企业变成集体企业,进行内部股权划分,林凯峰成为机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总经理。

不少人担心一次次同意林凯峰接触国家级核心项目,会不会出现核心技术外流的问题。

只想着北方机械公司是股份制企业。

忽略了国家占有着一定股份的这个事实。

肉烂在锅里,很多事情可以从多个角度讨论。

“有德同志,你是七机部部长,这一次的合作与你们部门有着直接关系,你来说说,要不要和北方机械公司合作?”

老领导看向七机部现任部长马有德。

马有德掐着出手里的香烟,笑呵呵地站起来。

“如果我来做,我认为可以合作。”

“各个工业部下属的军工单位,正在落实军转民政策,军工企业逐步减少武器装备生产任务,转而研究生产民用商品。”

“民用商品制造企业拥有一定科研实力的情况下,与相关部门进行科研项目合作,我看也不算不能接受的事情。”

最近这段时间里,负责陆军兵器制造的五机部,研发军舰潜艇的六机部,主管各类型航空器的三机部,都在执行着军转民任务。

一大批之前生产飞机,军舰,大炮坦克,轻重武器的军工企业,开始为自己寻找军转民的商品项目。

有的企业想要研究电视,有的则将目光盯上洗衣机。

更有甚者,打算生产雪糕和冰棍。

下一秒,二机部部长露出苦笑。

生产雪糕和冰棍的军工企业,来自二机部下辖的一家核工厂。

至于理由,能让任何听到的人哭笑不得。

二机部下辖的核工厂,拥有行业内最先进的离心机。

离心机除了能够提炼核燃料,同样也能提高纯度奶油。

用高纯度奶油造雪糕,一定会得到市场和老百姓的认可。

老领导等了十几分钟,见与会众人无人反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定下来了。”

“七机部挂帅,北方机械公司负责协助,展开卫星导航系统研究。”

“主要技术工作由魏万里同志负责,马有德同志,你是七机部部长,这项合作中,你们七机部关系重大,有问题一定要及时上报。”

会议结束,各部门负责人相继离开会议室。

外事部门负责人孙领导,则被老领导单独叫住。

“老领导,您有什么吩咐吗?”

“林凯峰这个小家伙提出的要求不止研究卫星一项,这是他的另外一项请求。”

老领导看向旁边的秘书。

秘书从公文包掏出一份文件。

快速看完文件上面内容,孙领导夸张道:“一口气请这么多国外专家,北方机械公司即使家大业大,也架不住林凯峰大手大脚呀。”

老领导淡笑道:“老孙,你搞错了一件事情。”

“北方机械公司不是请专家,而是雇佣外国专家。”

“请和雇佣听上去没什么不同,中间存在着本质差别。”

见孙领导不明所以的样子,老领导耐心解释道。

“开会之前,我和林凯峰通了20分钟电话,米国现在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国内存在着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问题。”

“以往我们请外国专家,不但要负责他们的往返交通费用,每天还要拿出一笔钱充当国外专家的工作补助。”

“这一回,林凯峰则是要大量雇佣外国技术专家,将他们从米国雇佣到龙国,为我们的生产建设服务。”

“前一阶段,林凯峰筹划在鹏城特区,建立完善的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半导体工业园区。”

“小家伙很快又有了新的想法,不但要在特区构建半导体产业园区,还要建一个大型的工业园区,内部除了有汽车配套企业,还要有一大堆的精密加工企业。”

“老孙,你是外事部门负责人,对于米国如今的失业率问题,了解多少?”

“这……”

孙领导卡壳了。

见状,老领导从头讲起。

70年代开始,大批来自岛国的商品涌入米国。

对米国工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个大背景下,米国国内失业率逐步攀高。

1973年,第1次石油危机爆发。

石油危机的出现,再一次对米国造成重创。

为应对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问题,米国开始削减公共建设支出,对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群进行严格审查。

资本界为应对经济危机,拿出他们最常用的方式。

一手裁员,一手削减工资与福利。

米国走出第一次石油危机不久,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不得已,米国筹划进行产业转型。

也就是林凯峰说的去工业化。

钢铁,汽车,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失业率排在第一位。

也是首先被转移出去的产业。

两年前。

米国的钢铁产能,仅有鼎盛时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企业不是倒闭,就是被迫停产。

到了去年,米国失业率已经达到10%。

汽车企业云集的一座米国城市,失业率即将突破20%。

米国铁了心要进行去工业化,导致本土无数工厂倒闭,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失去工作。

“老天爷!米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国内失业率竟然达到了这么夸张的程度。”

孙领导嘴上说米国失业率夸张到了极点,自己的表现的更加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