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女配心愿系统【快穿】 > 第25章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0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四年后,宋晓唯升入高中,因为入学时年级第一,很有希望考入京都的顶级大学,学校还给她免了学杂费,书本费。

赵巧、贾思思勉强也考上了高中,家里对她们的要求不高,毕业就行,能考上大学是再好不过的。

贾玉书今年高考,成功考进京都a大,给学校挣足了面子,故而学校对宋晓唯更加期待。

赵华在两年前找了个上门女婿,和剧情里一样,男方叫徐涛,是附近队上的。

这两年土地已经分给了农民,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如今市场也开放了,赵奶奶养了很多鸡鸭,平日里就攒鸡蛋鸭蛋去集市里买。

村里有人牵线,许多人家把自己家吃不完的菜卖了出去,时间久了,也能攒点钱。

宋晓唯上了高中后,经常在公社里逛,她发现虽然现在市场放开了,但卖的东西种类还是很少。

大部分都是外来的新鲜玩意,吃的方面并不是很多样,还是原来的鸡蛋糕、月饼等等。

因为放的时间久了,都有些硬,赵奶奶以前过年的时候买过,宋晓唯是吃不下去。

上个世界,她闲暇的时候,会学着做一些糕点,如今正是机会,虽然不能赚大钱,但只要抓住前面的时间,多少也能赚点。

打定主意,周五回到家的时候,宋晓唯用零花钱买了一点红枣和白砂糖,她要做的是枣糕。

看不到挣钱的苗头,赵家众人不一定支持她,所以现在她要做的就是让赵家人相信,这枣糕有市场。

赵巧看着她买东西,虽然不理解,但也没说什么,她能考上高中,还是宋晓唯辅导过的。

再怎样,她还是感激宋晓唯的,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最好的出路。

这些年她长大了,也懂了点道理,田小娟嘴上说着爱她们姐妹俩,其实她最爱的是自己。

在赵巧很小的时候,她就把自己的活儿推给女儿做,还不停的给赵巧洗脑。

而赵奶奶虽然之前对她们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但也没有虐待,更没有因为嫌弃她们是女孩子而丢掉。

现在上了高中,每周的生活费都要2、3元,都是赵奶奶出的,这还是自己带了粮食去食堂的。

自从恢复高考后,高中人变多了起来,高考难度更大了,但其他机会也在变多。

这些年,公社变化很大,人们不再是面黄肌瘦、满身补丁。

只要肯下力,再穷的人家也能吃饱饭。

再养点鸡鸭,种点菜,还能挣钱,这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赵家如今一个月也能吃几次肉,家里的仓库还放着今年收上来的新粮,都快堆不下了。

回到家,宋晓唯取了点白面,就着现有的材料,开始制作枣糕。

赵巧本来不怎么在意,以为宋晓唯说着玩。

但她做饭的时候,闻着旁边传来的阵阵香气,不禁有些期待。

“小妹,你做的这可真香,又甜又香,比姥家的鸡蛋糕还好闻。”

不过这枣糕刚出锅,味道就是比较霸道,让人闻了就不想着其他吃的。

最小的赵立强,围在宋晓唯身边吵着要吃。

他是赵家难得出来的男孩,从小家里人就对他很是宠爱,养成了一副娇纵的性子。

宋晓唯只好掏出一块糖,才勉强把人哄走。

晚上,干活的人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枣味。

一进屋,才发现宋晓唯在厨房案板前,切着糕点。

枣糕一大块蓬起来,用指头按一下就是一个小窝,很快又弹了起来。

饭后,这枣糕被端上了桌子,众人都等不及了,一人一块,很快就吃完了。

虽然有些凉了,但还是很好吃,枣香味很浓。

“妞妞,你这是怎么做的,又绵又软,比供销社里的好吃。”赵奶奶牙口不好,但枣糕很软,她也吃了两块。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这枣糕确实比公社的糕点好吃多了。

“跟着书上学的,有本书就是教人做糕点的。”宋晓唯随便找了个借口糊弄过去。

看赵家人接受这么好,宋晓唯顺势把自己要卖枣糕的想法说了出来。

“小妹,这枣糕确实好吃,就是咱们都没做过生意,怕是赔了怎么办?”

第一个接话的是徐涛,他脑子活,又经常在外面游荡,知道现在这市场是什么情况。

之前他没想过,现在宋晓唯给了这么一个好法子,他自然不会放过。

宋晓唯等的就是他接话,赵奶奶年纪大了,凡事求稳。

赵卫党、赵华和田小娟则不懂这个,赵巧还在上学,有意见也没人听。

徐涛虽然只是上门女婿,但也是个年轻劳动力,以后赵家也要靠他撑起来,他说话自然有分量。

“姐夫,这枣糕在公社可没人卖过,用的原料都不贵,正巧周末大集,可以先试试,就是赔了,也赔不了多少钱。”

“要是卖的好了,也是给咱家多个进项。”

徐涛本就有这个想法,几句话就被说动了。

“行。”

宋晓唯笑笑,转身去问赵奶奶的意见。

赵奶奶见状,也同意了。

晚上,徐涛心里惦记着这枣糕,一直睡不着。

他父母亲人走的早,独身一人,长到20多岁,也没人给说对象。

赵家只有三个姑娘,有找上门女婿的意向,正好有人想起徐涛,就牵了个线。

正常人家是不愿意让儿子当上门女婿的,徐涛一个人,倒也不在意这个。

赵家对徐涛很满意,他在原来的大队分了块块地,现在租给别人了,房子也卖了,现在直接住进赵家。

两人的儿子赵立强如今已经1岁了。

虽说他们一家过的不错,可周围人话多,听多了,让人不舒服。

徐涛也想做出一点事,证明自己并不是个吃软饭的,起码能养活自己的妻子孩子,而不是全靠老丈人一家帮忙。

另一边,眼看着宋晓唯在赵家说话的分量越来越重,还这么聪明,田小娟心里不高兴。

她的亲女儿贾思思在村子里名声不好,好吃懒做,又有一个聪明的贾二哥在前头对比,显得她更不讨人喜欢。

而换过来的女孩如今不仅成绩好,还想出这么个挣钱的法子。

田小娟不会觉得是自己女儿不好,只认为是贾母没有上心,害的她女儿成这个样子。

“我倒要看看,她能搞出个什么名堂。”田小娟冷哼,她打心底里希望宋晓唯的法子不成功。

“说什么呢,明天还要下地干活呢。”赵卫党翻了个身,不高兴的嘟囔。

“知道了,一天天的,什么都不知道。”

看着又睡过去的男人,田小娟气的很,要是赵卫党能像贾父那样能赚钱,她何必要把女儿换过去。

第二天,徐涛干完地里的活,就去买足量的红枣和白砂糖。

晚上,赵家就开始蒸枣糕。

一共蒸了7大块,留一块今晚和明天早上吃,其他六块全部放大竹筐里带去集市。

周末,赶大集的人很多,赵家离公社不远,走快1个小时就到了。

这第一次由赵卫党跟着去,徐涛和宋晓唯负责卖。

找个热闹的地方摆摊,徐涛拿出一整块枣糕,放在准备好的木板上,均匀的切成12块。

枣糕的价格已经定好了,一块5角,3块一元。

徐涛会说话,用油纸包着一块枣糕,到处推销。

宋晓唯站在摊子前面,大声喊着,为自己家招揽客户。

很快就有人过来看,放置了一夜,枣糕虽然有些凉了,但凑近,还是能闻到香味。

宋晓唯用料足,在赵奶奶的宝贝里还发现了些葡萄干,也加了些进去。

尽管这价格有些贵了,但很多人还是愿意花个一元买三块枣糕,毕竟这能便宜两毛呢。

刚到中午,枣糕就卖空了,宋晓唯又去杂货店买了点红枣和白砂糖,顺路还割了两斤猪肉,买几根猪大骨煮汤喝。

回到赵家,刚休息下的赵奶奶听到动静,也跟着出来了。

这次卖枣糕总共收了33.5元,除去成本费用,也能赚个近20块,这可太赚钱了。

赵奶奶数着钱,笑得见牙不见眼。

其他人也乐的不行,这一天就能赚20,一个月下来岂不就是600?

想想就开心。

宋晓唯及时泼了盆冷水,“这也就是刚开始,人们图个新鲜,时间久了,估计别人也会跟着做,到时候就赚不了这么多了。”

徐涛本来也沉浸在喜悦中,听了这话,清明不少。

“现在,必须要趁着别人还没开始,我们先赚点钱,也能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