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读心:团宠公主把满皇室骂破防 > 第86章 朝堂对奏,死谏也无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朝堂对奏,死谏也无用

黄衫朗换了个身份被翎遥送去了胡来那。

两人算起来都是穿越而来,想来或许能说上话。

而且有胡来看着,就算黄衫朗要有什么小动作,也瞒不过他。

况且名义上是管事,实际上,他那国师殿,一切都是胡来自己打理,不过是换个地方囚禁她罢了。

黄衫朗自然知道在翎遥这露了身份她定然要被拘束起来,但国师殿可比太子东宫好多了。

黄衫朗没什么异议,胡来就更没有了。

他没遇上过跟自己一样也是穿越的人,当夜俩人就聊起来了。

第二日一早,翎遥就被明德帝光明正大的带到了朝堂上。

这不是翎遥第一次上朝了,但这是第一次,她有了名正言顺的资格和理由坐在这里。

虽然说大臣们已经习惯了她跟着明德帝一起上早朝,但她作为皇太女,如今也有了朝服。

看她那小衣服穿得如此得体,想也知道明德帝打这个主意很久了。

大臣们心里想什么的都有。

有庆幸自己没过早站队太子的;

有觉得自己即将大难临头的;

还有稍微跟云家交好的感觉自己这么多年没白忍,武将可算是要出头了的。

百官的脸色落在锦衣卫和东厂太监的眼中,毫无遗漏。

“臣范无疆有本启奏。”

这种时候还得是礼部尚书先出头。

“准奏。”

明德帝和翎遥是准备好了来的,毕竟颁布圣旨这事是很突然的,内阁都是前一天晚上才得到的消息,连反对的意见没等提,那头圣旨已经发了。

发都发了,难不成内阁还有权力把圣旨要回来?

前太子在朝的时候尚且可以控制,可这回是明德帝的圣旨,还是头脑清醒的明德帝的圣旨。

这谁敢拦着。

前太子的惨状犹在眼前。

“臣以为,陛下立皇太女之事太过匆忙,这毕竟关乎着江山社稷,还请陛下三思。”

他没说翎遥不好,只是让明德帝再好好想想。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看着越来越多站出来的大臣,翎遥其实很开心的。

不管他们私心到底为何,总之他们还有自己的思考,也并不完全一味顺着君王。

【这些人还算有点胆子。】

【按照常理,放弃一个成年且做出点成绩的太子,而换做一个尚且幼龄且还是个女子继承江山,是个人都要接受一阵子。】

翎遥没心没肺的声音再度响起,灭了明德帝六分的怒气。

“前太子和太子妃均已于昨日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尔等的意思,是要朕守着一个失踪的太子直到他回来吗?”

前太子死了,吴王也死了,宫里只剩下秦王和翎遥。

秦王是个不安定的性子,让他老老实实上朝还不如杀了他,这皇位不给翎遥还能给谁?

明德帝未说出口的话,大臣们都听出来了。

“陛下,天下无女子为帝之先例。”

范无疆道。

翎遥是读过书的,大夏的历史没有,但胡来给她的史书中有。

“事在人为,若事事遵循旧历,那从古至今,各种变法造反也就不该存在喽。”

翎遥向来是无理也要辩三分,何况这事她就在理。

她上辈子真的造反成功了。

就是还没来得及当女帝就被暗害了而已。

“公主这话--”

“放肆!本宫如今是父皇亲封的皇太女,尔等口称公主,是要违抗圣旨吗?”

翎遥欣赏他们的勇气,却并不代表她就会因此退缩。

一顶抗旨的帽子压下来,在场的没人再敢说话。

翎遥冷眼看着他们,站到了龙椅上。

“本宫不是前太子,更不是什么好捏的柿子,你们心里可以有小算盘,但最好别打算的太过分。

本宫眼里容得的沙子有限,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请求都会答应。

也千万别惹恼了本宫,本宫记仇,非常记仇,你们偶尔进言顶撞本宫可以忍,但不该忍的,本宫绝不会心软。

想废了本宫皇太女身份,你们今日就是全都死谏在这,这个皇太女也别想从本宫头上摘下去!”

敢在明德帝面前把自己的野心如此展现出来的,除了翎遥也就没人了。

敢展现也就算了,展现完了还能完好无损的活下来,还被明德帝重新抱在怀里的,她更是头一份。

前太子和吴王好控制,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都是要靠这些大臣们给明德帝说好话才得来的。

但翎遥不一样,她不需要这些大臣们替她说好话,她的一切荣宠都是靠着她自己和云贵妃。

这事他们没得插手。

退朝后,翎遥把朝服脱了一扔,“这衣服太重了。”

李桢跟在她身后收拾。

“朝服都是这样重的,这已经算是轻的了,日后您还要戴冠呢。”

“衣服这点重算什么,当黎民百姓都压在你肩上的时候,那更重。”

明德帝把桌案上一半的奏折匀给了翎遥。

翎遥也没拒绝,直接打开看了。

前几个月没来得及看的折子,这几个月被内阁加班加点总结了一些重要的才送过来,饶是如此,工作量也大得惊人。

“这江浙一带雨水多,今年怕是要洪涝了。”

翎遥把一份江浙天气奏报的折子交给了明德帝。

她现在没权力批,只能看折子给意见,再结合自己前世的记忆,预防一些事。

“依你之见,若是洪涝,该派何人前去修堤坝,安抚灾民。”

“如今朝堂上,你我能用的人都不多。若从不完全放心的人里选,那也是没剩几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哥哥去,但他如今人在锦衣卫,只能做暗访了。”

翎遥从大臣里挑挑拣拣,半个时辰才选出来一个人。

“左都御使,潘季驯。”

也是难为她巴拉半天扒拉出来这么个人。

明德帝对他是有印象的。

进士出身,为官清廉,以百姓为重,为民请愿,很得民心。

是个难得的纯臣。

且也曾上书过《议筑长堤疏》,只是那时赶上太子监国,他的计划没被太子看上。

明德帝看着翎遥十分欣慰,“这人选得好,比朕选得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