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实上,皇帝在知道了黄河的事情后,过端午的兴致并不高,只是端午节的诸事是历来的传统,皇帝不想引起满京的慌乱,于是才一切照常。

不过,处于权力中心的方书妤,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皇帝皇后提前从城楼离席,太子淮王等一帮成年皇子,以及内阁和各部尚书的悄然离开,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然而,除此之外,有关黄河的一切,都还只是隐而不发的状态。

皇帝把众人都召见到了御书房议事,说了河套总督的奏折的内容。

他的目光有些严肃:“河套报了黄河水患一事,不久应该会波及到下游,今日紧急召见诸位爱卿,就是为了商量此事。”

说完,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杨会清:“杨爱卿,今年黄河的工事,是你主办的,办的如何了?”

杨会清从队伍里走出来,禀告道:“禀陛下,工部已经派人考察过黄河沿岸,用水泥修筑了工事,也着了专人督查黄河工事的修筑,不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他知道事态严重,禀的也认真。

皇帝的面色微微缓和了些许,看向杨会清的目光,也带上了些许赞许:“嗯,此事办的不错。”

如此一来,黄河的事态应当会比历年要好许多。

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国库存粮几何?如果赈灾,能拨出多少粮食来?”

户部尚书报了一个数,皇帝的脸色并不太好看。

他扫了一眼堂下诸人,道:“黄河一事,诸位有何见解?”

堂下一时有些安静,并未语。

半晌,才有人出来禀告道:“回陛下,既然防御工事已经筑好,当下要务,应该还是在赈灾一事,臣以为,如今当务之急,是指定钦差,准备调拨粮草,做好赈灾准备。黄河沿岸一旦有灾情上报,立刻派人赈灾。”

皇帝淡淡“嗯”了一声,手指揉了揉太阳穴。

面对天灾,确实也没有什么很好的解法。

淮王这时候发话了:“禀父皇,儿臣有提议。”

方书妤看了一眼淮王,略有些诧异。

是了,原书好像有淮王登基之后处理水灾的剧情,淮王完全可以参照那次事件。

“儿臣以为,应尽快派遣精通水利之人,探查黄河的情况,尽早修出排汛通道来,迁走通道沿岸的灾民。”

皇帝听到这话,倒是念头一动,扫了眼在场众人:“此事工部主办,既然是锦儿提出来的建议,你就协理此事。”

淮王低着头应下,倒是看不出什么表情。

皇帝想了一下,道:“征发徭役修建通道一事,兵部也有涉,一并协理吧。”

皇帝顿了一下又道:“还有什么建议?”

方书妤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回忆自己上辈子面临水灾的时候的情况,想了一下,站了出来,道:“父皇,灾后多疫病,应当遣人传授民众灾病预防的措施,并尽快培训出一批大夫,可以派遣至黄河沿岸,负责灾后的治疗工作。”

“嗯。”皇帝点了点头,“此事钰儿你着太医院去办,六部需要配合的你只管去找。”

“是。”方书妤应道。

又商讨了一阵,把大小事宜都确定下来,皇帝才放了人,道:“时候不早了,晚上还有宴席,黄河一事虽然重要,但毕竟还不危急,明日诸位爱卿再办吧,今日端午佳节,大家还是放松为妙。”

在宫里过端午和放松帽子不搭边吧……方书妤虽然碎碎念,但并不妨碍她随着大流一起应承皇帝。

恰好这个机会,方书妤晚了一步走,留了下来,准备把有关北镇抚司的事情报给皇帝。

再不说,皇帝要是想起来上次的事情,真把她丢黄河了,再处理东宫的事情,未免就有些来不及了。

抱着这样的念头,方书妤再次面见皇帝。

皇帝看着方书妤,问道:“钰儿这是有事要说?”

方书妤点了点头,禀告道:“是,父皇。儿子近日在查东宫刺客一案,目前有了思路,但还需禀明父皇,才好进一步做决断。”

事关太子安危,皇帝也很关心:“什么事?”

“东宫刺客刺杀的,正是陆知。”方书妤想了想,道,“儿子猜想,有可能刺杀陆知之人与昔日向北镇抚司提供陆知是陆家之女证据之人系同一人,因此想请陛下手谕,向北镇抚司要当日的情况。”

皇帝近日事务颇多,没来得及关注东宫的事情,因此还并不知道遇刺的是陆知,此时忍不住皱了眉头:“刺杀陆知?”

辛辛苦苦跑一趟东宫,冒着杀头甚至九族的风险,就为了杀一个太子身边的小宫女,是不是有些太荒唐了?

但刺客是趁着太子入宫的时候闯入的东宫,倒是也不像是冲着太子来了。

“此时稀奇,朕写了手谕给你,你去北镇抚司调查吧。”皇帝细想之下,也觉得此事颇有古怪,因此便并不阻止儿子的调查。

“谢父皇。”这件事了结,方书妤倒是松了口气。

见皇帝面上有疲惫之色,方书妤也就不再谈论正事,关切了一句:“儿子想禀的就是此事,既然如此,儿子就不打扰父皇休息了。”

皇帝再一次揉了揉太阳穴,摆了摆手道:“不必了,宴会也快开始了,直接过去就是。”

“是。”方书妤应下。

因为方书妤是和皇帝一起到的,所以她到的时候,其他人都差不多来齐了。

方书妤在大殿的角落里,看到了和董元秋坐在一起的宁辰钰。

宁辰钰也看见了她,两人只是眼神稍微碰撞了一下,就很默契的移开了视线。

方书妤坐定之后,还在嫔妃的席位上看到了徐妃。

她这时候才想起来,昔日宁辰钰建议她可以向徐妃问询有关黄河赈灾的事项。

把这件事情暗暗记在心里,方书妤又忍不住趁着人不注意,往宁辰钰的方向看了一眼。

她的位置和宁辰钰距离还是有点远,在这里几乎看不清宁辰钰的表情和动作,方书妤顿时有点失望。

只能等下席间的时候偷偷跑出去了。

方书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