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知继续道:“当年的情况很不一样,淮王那时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天赋已经初步显现,朝野中居然出现了一些隐隐夸赞的声音。父亲是太子的坚持支持者,对于朝野中的一些看法,并不认可。”

听到这句话,方书妤才意识到了些什么。

“按说,当日陆情中来陆家的时候,淮王应该还年幼,此事怎么是淮王府的人?”淮王虽然几岁就出宫建府,也是小小年纪就老谋深算,但要是说当时几岁的淮王就有本事算计到陆家头上,多少还是有点不合理了。

方书妤说着,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陆知道:“淮王府的人,未必就是淮王的人了。”

她这样一讲,方书妤顿时明白了过来。

淮王府的人,代表的未必是淮王的意志,当时淮王年纪还小,淮王府的人,更可能代表的是庆贵妃的意志。也就是说,陆情中很有可能其实是庆贵妃的人。

身为前公主的庆贵妃,既然至今手上还残留一些忠于大庆的力量,十年前只会更强,如此看来,此事也并非没有可能。

方书妤陷入思索,陆知继续道:“殿下,更重要的是,姐姐说,她曾经听到过父亲在书房里提到的那句话。”

方书妤记得那句话:淮王系庆氏子,图国,有窃国之忧。

“既然父亲坚决支持太子,而父亲掌握的军权对淮王不利的话,庆贵妃做的事情,就不稀奇了。”

如果说陆家是坚决的太子党,而陆家的力量注定会影响到淮王夺嫡的话,后面陆家发生的事情似乎就合理了起来。

方书妤的眉头微微皱起。

“十年前,淮王年幼的时候……”方书妤低声的喃喃,回忆起原书的剧情来。

原书中,有一段相当隐秘的剧情,甚至是靠读者后期挖彩蛋的时候才挖出来的,有关于男主小时候的凄惨身世。

是的,像很多古言男主那样,淮王有一个不是那么爱他的父皇和一个和父皇关系特殊的母妃。

关于庆贵妃为什么会在冷宫的事情,虽然宁辰钰表示皇后当初对他讳莫如深,但方书妤还是大体猜出来,可能与陛下和庆贵妃之间的关系有关。

毕竟庆贵妃是陛下强行纳进宫里的。

方书妤想,淮王出宫建府、庆贵妃移居冷宫、陆情中来到陆家……这一系列的事情,时间线究竟是怎么样的?

如果仅仅通过当事人模糊的回忆,而不能把握时间顺序的话,方书妤感到推出事情的真相有些无从下手。

“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理清楚。”方书妤想了想,还是说道,“为什么偏偏是陆家?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到底是在什么时间点上发生的。”

方书妤认真的看着陆知,告诉她:“在庆贵妃移居冷宫前还是之后。”

这句话说出口,陆知也震惊了一下:“庆贵妃生活在冷宫?”

陆知对于庆贵妃的印象,还停留在闺阁中的时候,那时候庆贵妃颇为受宠爱,亡国公主的身份也是人人皆知。后来庆贵妃渐渐很少露面,淡出大家的视野的时候,陆家也已经被抄家了,陆知颠沛流离之下,也顾不得此事。

因此,陆知只是以为庆贵妃只是正常居住在宫里,没有什么存在感,却没有想到庆贵妃居然会搬到冷宫。

太奇怪了……陆知忽然觉得整件事情扑朔迷离了起来。

她思考了一下,道:“殿下可还记得庆贵妃是什么时候去的冷宫。”

方书妤本来打算去找宁辰钰,把时间线顺出来,方书妤这样一问,她才警惕起来,意识到自己眼下就是“宁辰钰”,对于有些事情应该是要知道的。

不能露馅,但方书妤也不能不回答,于是道:“这些事情的时间线,我尽快顺出来,再与你探讨一下。”

“好,有劳殿下了。”知道方书妤终究是为了陆家平反一事忙碌,陆知道。

陆家含冤多年,终于,有可以昭雪的眉目了,陆知此刻的心情相当的复杂。

陆家人亲切的面孔在她的脑海里浮现,抄家那天的尸山血海还镌刻在记忆里,陆知忍不住想,父亲在天之灵,或许可以安息些许了吧。

陆雅带来的消息到这里差不多算是消化完了,方书妤和陆知的讨论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方向,此时可以暂时喘一口气了,方书妤也累了,干脆就躺在床上休息,顺便思考给宁辰钰整什么礼物。

过段时间就是宁辰钰正儿八经的生辰,结果只有她才来给他贺寿,而原本应该给太子贺寿的人,却又都围在她身边,方书妤觉得有点好笑,另一方面也觉得宁辰钰这样有点凄凉,于是决定抽时间认真给宁辰钰准备一个礼物。

至于准备什么,方书妤还没有考虑好。

这一边,邓桂也带来了消息,说了化肥的事情,可能需要方书妤亲自去庄子上看下。

方书妤才喘了一口气,又乘着马车跑到了郊外的庄园里去看情况。

邓桂陪着方书妤到了郊外的庄园,对方书妤道:“殿下,这些是试验殿下弄出来的产物的田地。”

方书妤放眼望过去,实在有些惨烈,各式各样的蔬菜歪歪斜斜的躺在地上,有些甚至已经枯黄了,勉强有些还立着的,都有些恹恹的。

只有极少数的一两颗长势极好,在菜园子里随着风飘动。

方书妤看到这个场面,顿时反应了过来。

化肥的方子她是给了,用法她也说了,可是化肥浓度如何、里面各种元素的配比、以及每种植物需要用多少化肥,方书妤一概不清楚,也没有说,庄园里的人尝试的时候,才出了这样的惨案。

方书妤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她能看得出来,绝大多数植物只是因为化肥施肥不当,烧苗死的。

她意识到,化肥助农这件事,似乎比她想象的要复杂些,单凭她的力量,想要赶在今年秋天种植冬小麦的时候推广出来,似乎有点难度。

难道真的只能像水泥那样,把技术献上去,让工部协助研究吗?

方书妤陷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