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查抄河东府官员宅邸的时候,微臣在河东总督名下的一间废弃的宅邸内,查到了兵器和铠甲。”

由于太子在河东府遇刺,加上清查出的河东官员的种种作为,皇帝震怒之下,处置了不少河东府的官员,其中就包括主管河东府日常事务的河东总督。

方书妤的脑海里闪过了河东总督的脸,没有接话。

魏光平继续道:“这些铠甲和兵器是庆国的制式,根据河东总督的供词,这批货是当年大宁攻下庆国之前,当地的土匪设法从官方手里弄得,河东总督剿匪的时候,偶然得到的。”

方书妤的眉头微微皱起,这段时间恶补了一些知识,方书妤稍微有了一点常识。

私藏铠甲可是大罪,搞不好就有谋反的嫌疑。身为一府总督,主管一府的行政和财政,还敢私藏武器——皇帝很难不怀疑河东总督的动机。

君不见昔日陆家被满门抄斩的罪名之一就是私藏铠甲。

河东总督既然承认了私藏铠甲的事情,难道真的把举族的性命都弃之不顾了?

方书妤陷入了沉思。

对于河东总督的话,她是不完全信的。

或者说,河东总督私藏的那些庆国的铠甲,她更宁愿相信是庆贵妃给的。

但是没有证据。

方书妤想了想,道:“舅舅,这件事情父皇知道了吗?”

“微臣写了密折,呈给了陛下。”魏光平回答道。

“此事舅舅怎么看?”

魏光平应道:“微臣以为,淮王是庆氏之子,昔日庆国皇室,只余下宫里的庆贵妃,其余的都已经随着庆宫的大火去了,昔日庆国若仍有残部余党,或许会依附于淮王。”

听着魏光平的意思,他也猜测河东总督与淮王有关,只是方书妤更进一步,甚至认为此事直接是受庆贵妃指示的。

“父皇那边没有表态吗?”

“陛下把奏折留中不发了。”魏光平道。

在河东总督府发现庆国制式甲胄一件事,陛下很难不怀疑到淮王头上啊……方书妤有些摸不准皇帝对淮王的态度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按理来说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得下前朝余党。

“舅舅觉得,此事孤入宫去询问父皇,是否有可行性。母亲身体不好,此事我不想让母亲操心。”

“殿下这么做,到底是有兄弟阋墙的嫌疑。”魏光平摇了摇头,不建议道,“陛下更希望您与淮王和睦相处,恐怕不乐见到您怀疑淮王对您下手,在您没有充分证据的时候。”

方书妤顿时冷静下来,道:“谢谢舅舅今日告知外甥,孤会小心行事的。”

说着,方书妤留了魏光平用了午饭,又谈了一会事情,魏光平才离开了。

次日,方书妤照例入宫请安。

“儿给父皇请安。”她才到御书房,就看到皇帝眉头紧锁,一副不悦的样子,她忍不住道,“父皇,出了什么事?”

皇帝把一封奏折丢到方书妤的脚下,才想起太子还有“怪病”在身,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一副烦乱的样子:“高林,捡回来。”

然后在方书妤略感懵逼的目光下,皇帝才道:“百越来犯了。”

方书妤有些吃惊。

大宁不打百越,白越居然主动出击了?

她思考了一下,问道:“是为了荔枝道的事情?”

大宁准备修的从京城到岭南的路,因为这条道常常被用来运输荔枝,就被命名为荔枝道,由于黄河水患的影响,荔枝道的修建暂停了。

而且今年恐怕暂时没有能力继续修下去了。

但分析情况,不难知道,荔枝道一旦修成,对于百越来说,是一个极坏的事情。

因此,趁着大宁被黄河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百越发难,确实是一个选择。

方书妤这个推测并不算突兀。

“朕本来准备派你舅舅去平定百越的叛乱,”皇帝没说是,也没说不是,而是道,“但他刚从河东府回来,朕也不好让他操劳。你母后知道了,怕是又要担惊受怕一阵子。”

皇后自从上次头疾发作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皇帝心疼她,宫中的事务分出了许多给其他高位的嫔妃打理。

这件事宁辰钰和她说过。

见皇帝还提到了魏光平,方书妤的神情微微变化。

她可没忘记,原书的剧情里,魏光平就是死在了百越的。

毕竟是宁辰钰的舅舅,皇后也是个和善人,方书妤不希望原书的情节重演,白白让人伤心。

“百越不可不平,父皇可还有其他人选?”方书妤道。

皇帝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方书妤,道:“锦儿向朕举荐了一个人,是淮王府的幕僚,不过,做主帅有些不堪大任了些,毕竟是没有领兵的经验。”

方书妤知道他说的是乔庆中。

她隐藏了眼底隐隐的怀疑。

她今天才意识到,乔庆中随着魏光平出征,那么魏光平死在百越,到底有没有乔庆中的手笔?

或者说有没有庆贵妃或者淮王的手笔?

方书妤的眸色有点复杂。

她缓缓开口道:“母亲近日的身体不大好,有亲人在身边,总归是有利于养病的。”

皇帝瞥了她一眼,道:“但到底是国事重要,百越的情况,你舅舅比旁人要熟悉,换一个将领,未必能平了百越的乱子。”

方书妤听这意思,倒像是皇帝笃定主意要魏光平负责百越的事情了,她察觉到皇帝看她的那一眼,莫名让她有些不舒服。

她顿时不再说什么:“父皇说的是。”

皇帝“嗯”了一声,道:“去找你母亲吧。”

方书妤这才退下。

退出了御书房,方书妤的眉头才深深皱起。

如果魏光平非去百越不可,倒是得和宁辰钰商量一下,能不能扭转原来的结局。

她已经越来越确定,魏光平的死是皇后早逝的原因之一了。

心中隐隐不好的预感并没有消散,方书妤略感心烦意乱,随意在皇后处坐了两下,就离开了坤宁宫,跑到了知雅轩。

宁辰钰见到方书妤来,又是吓了一跳,小声道:“方姑娘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