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百官们鱼贯而入,步入大殿之中。都很默契的站到自己,该站着的位置。

就在这个时候!

嬴政身着一袭黑色龙袍,上面绣着金色的巨龙图案,栩栩如生。

头戴冕冠,珠帘垂落。虽然遮住了他深邃的眼眸,但却掩盖不住,嬴政身上散发出的威严气息。

在满朝百官的注视下,嬴政昂首挺胸,迈着坚定有力的大步,向着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座走去。

待到嬴政稳稳地坐在皇座之上,一名小太监立刻高声喊道:

“朝会开始!”

其声音清脆响亮,传遍整个大殿。

随着这声呼喊,百官们齐刷刷地跪下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同时口中高呼:

“吾皇万岁,大秦万年!”

声音响彻大殿,震耳欲聋。这激昂的呼声,表达了他们对皇座上嬴政的忠诚和敬畏之情。

嬴政坐在皇位上,看着下方臣子的行礼。面沉似水,眼神平静而深邃,宛如一池静水。

最后嬴政微微抬手,淡淡地说了一句:

“平身!”

百官们听到嬴政的旨意,纷纷起身,同时齐声说道:

“多谢陛下!”

于是乎,朝会正式开始。

丞相冯去疾率先站出来,朝着上方的嬴政行了一礼。语气彷徨道:

“陛下,在老臣的干涉下。咸阳的粮价终于稳定下来。”

嬴政听见这话,只是淡淡回了一句:

“朕知道了!”

而这话落在公子高的耳中,恍若惊雷。忍不住庆幸道:

“原来前几天,粮价波动是冯去疾出手了。难怪出现那样有违常识的现象。”

“还好还好,听了云中豹的话。把粮食全部抛售。不然真的会造成父皇的不满!”

而冯去疾听到嬴政的话,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明白这件事情算是掀过去了。

可还没有等冯去疾松一口气的时候。

嬴政扫过下方的百官,更是在角落里看到了胡亥的身影。心里暗自想道:

“胡亥你给朕看清楚了,朕这么多臣子,不信还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嬴政收回思绪,淡淡说道:

“现在集聚咸阳的灾民,只是第一波。”

“朕收到下面的奏报,说已经聚集不下十万的灾民,不日就会抵达咸阳。”

“诸位可有办法应对?”

嬴政的话,在议政殿里回荡。满朝百官都纷纷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十万饥肠辘辘的灾民,能来到咸阳。众人无法想象,在路途中又有多少人没有坚持下来。

如果一个处理不慎,很容易造成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来。

嬴政就这样坐在皇座上,就这么默默的看着,下方百官的讨论。

而嬴政的眼角余光,不经意间,就扫到角落里的胡亥。

发现这厮居然闭目养神,如果是寻常人,还会以为胡亥是在闭目沉思。

可只有嬴政知道,胡亥现在脑海里什么都没有想。

换句话说,就是胡亥在这议政殿在打瞌睡。

士可忍,他嬴政反正是忍不下去的。于是嬴政就对着台下百官低呵一声:

“好了,都来议一下吧!”

此话一出,百官纷纷把目光,投向上方如此反常的嬴政。不明白为何要打断他们的议论。

虽然不解,但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反对。

于是就有人硬着头皮,提出自己的建议。

咸阳的郡守阎乐站出来,朝着上方的嬴政行了一礼,恭敬说道:

“陛下,这些灾民人数实在太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产生民变,威胁咸阳安全!”

“所以依臣之见,可以对这些灾民进行合理地分流安置。将他们疏散到周边各个郡县去生活。”

阎乐一边说,一边死死的盯着嬴政脸上的表情。准备一有变化,就暂停自己的建议。

而阎乐之所以先站出来,也是因为,这即将发生在自己管辖之地的事情。

自己必须要率先,表明一个态度。

阎乐见嬴政没有丝毫反应,便继续说道:

“如此一来有两个好处:其一,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灾民的分散转移。”

“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风险。”

“其二,把灾民人数平均分配到各个郡县后,每个地方需要承担的压力自然就会小很多。”

“更有利于开展救援及善后工作。这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啊!”

待到阎乐把话说完,百官都开始细细咀嚼阎乐的话。

虽然阎乐这条建议中规中矩。乍一听没什么毛病。

因此得到了一部分官员的赞同:

“此计甚妙!”

“微臣赞同阎郡守的建议!”

“阎郡守大才!”

嬴政依旧是不为所动。他在等胡亥发表意见。

果不其然,胡亥当时被嬴政的呵斥给惊醒过来。

站在迷糊的胡亥,陡然听到了阎乐的话。顿时就不爽了起来。

可仅存的理智告诉胡亥,这里是议政殿。不能当面怼。要怼只能在心里。

于是,胡亥就在心里骂道:

[卧槽,你个狗东西,说的是人话吗?]

[别人灾民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咸阳,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你不但不妥善安排他们,居然还要分流他们去往别处!]

[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你这是在抛大秦的根啊。如此佞臣当真是可恨啊。]

嬴政开始听到阎乐的话,虽然也觉得有些不妥。但经过胡亥这一分析。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于是,嬴政冷哼道:

“你当真以为朕不知你的小心思?倘若真如你所愿。朕定会被人所诟病!”

“朕今日不罚你,还望你好自为之。”

阎乐听到嬴政的话,顿时脸色惨白的跪倒在地,抖如筛糠。不敢去看皇座上的嬴政。

嬴政并没有把阎乐放在眼里,对于他的过错,嬴政也不打算并未追究责任。

这其中原因有两点。

其一,旁人向自己献计策,本就是出于一片好意。尽管这些计策可能夹杂着某些人的私心杂念。

但嬴政不能因为计谋不够高明,就要责罚献策之人。那日后恐怕就无人再敢轻易进言献策了。

其二,则是由于阎乐与赵高之间存在翁婿关系。

于是嬴政卖赵高一个人情也无妨!

虽然阎乐没有遭遇嬴政的处罚。但经过此事,就算有赵高一层关系。

恐怕阎乐的仕途,也将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