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记录者的密码 > 第40章 兰花镇悲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

车辆行驶了四十多分钟,到达了兰花镇。

安阳县地处海宁省中部城市群中,周围群山环绕,历史古迹众多。

兰花镇则地处于安阳县北部平原腹地。

兰花镇原来叫过揽花镇。放眼望去,群山环抱,夏雨飞花,蜂蝶燕舞,春风丽日,秋蒿冬雪。一年四季,仿佛将花海揽入怀中。后来叫着叫着,揽花镇就被叫成了兰花镇。

省级道路在兰花镇这打了一个弯,这一弯就弯出了一片经济繁荣的景象,大小车辆到了这里就慢了下来,慢了下来,道路就拥堵了,就显得更加的繁华、热闹。

由于地势低洼,东部山区的山水下来,汇成了九道河流,又流经了兰花镇,自古以来就有\"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说法。这一点,从东西横穿兰花镇的马沙河就可以得到认证。

马沙河只有五、六米宽,却有着深四米多的河堤护坡。护坡是垂直的浆砌块石构筑的,春天里,上游下来的溶化的河水,细流而湍急,在岸上可以听到哗哗的响声。

马沙河桥就在省级公路的转弯处,桥两边是自然形成的集市。桥头南侧多是在卖山上刚下来的野菜,北侧的几个小贩占据了桥头,卖着河里或是水库里打来的鱼。

安阳地界东部山区森林茂盛,山上存水,山下水库就多,水库多,鱼的种类就多,鱼多了,做鱼就成了当地的一个特色,仅仅全鱼宴包括了:酥炸鱼心、兰花鱼唇、丹凤龙眼、红梅鱼肚、牡丹鱼皮、珍珠鱼头、糖醋鱼条、清蒸罗非、红烧鲤鱼、酱炯鲫鱼、扒鱼头、活鱼双吃、鲶鱼烧茄子。

2

桥头北侧第二个小鱼贩,没有象别人用大盆装着活鱼叫卖,而是在地上铺了一块塑料布,摆了十几条胖头鱼,抄着手,低着头,不叫也不喊,任等着来买鱼的人。

“哎,老乡,你这鱼不错啊,是哪里打来的。”萧萧走上跟前问道。

“这鱼是上游水库的,水库不大,自家在山上存的水,中午刚捞上来的。”鱼贩萧萧的着装,认定是政府的人员,害怕被误会成在水库里偷鱼的,就细细的答道。

兰家镇上游有几个大型水库,都归市里或者县里管,有人去偷鱼,拿到这里卖。显然这个鱼贩子对萧萧的身份抱着戒备。

“哎,老乡,你别紧张,我是从申城来的。和你问个事,听说今天早上,这里工地上死了人,你知道吗?”

萧萧所以选了这个小贩,是因为小贩看样,不是到处贩鱼的,家一定是这镇上的,弄几条鱼买了弄个零花钱,卖不了就回家吃了,也没啥。

“啊,知道,知道。今天早上出的事,就在那边,你看往那边数,第五趟房子。”小贩答道。

小贩手指着桥头东边,顺着弯弯的河堤,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房,连绵不断,密密麻麻,重影交叠。

“你看这河南河北,这一大片。镇上说是要治理这条河,建花园,这一大片房子全迁。昨天来着,这里还到处在扒房子,今天早间出事了,一共死了两个人,现在全停了。”小贩说道。、

站在桥头处,地势比较高,远远的看见平房大多已经拆得没有了屋顶,高高低低的残墙断壁竖立着。

“人怎么死的,房子看上去也不高啊,谁组织拆的。”萧萧问道。

“这个可就不知道了。我住镇上的西头,不在这住,就是有货了物的,来这做点小买卖。你去那边看看,应当还有人在。”小贩回答说。

3

萧萧沿着河边的小路,向小贩说的出事的房子走去。

走进了这片小平房,虽说是残墙断壁,房子倒塌的方向都是向里,道路没有被砖头瓦块覆盖,走进来还是通畅的。

里面也不像小贩说的那样,没有人了。

紧邻出事地点,有几户人家还有人,蹲在地上,正在将倒塌的墙壁的砖头一块块的挑了出来。再用刮板,将砖头上的石灰或者水泥刮去,再一块一块的垒成砖堆,摆放的倒是整齐。

“老乡,我们是省里来的。是这样今天早上出事了吗?”

近处可以看到,出事这家,房子四周的墙壁一大半还直直立着,里面乱乱的,有被扒过的痕迹。

“对,就是这家。今天早间出的事。”站起来说话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身体发胖,衣服紧绷绷的,腰、腿都很粗,一看就是家里能够掌事了,说起话来,干脆利落。

“我听说你们这要整体拆迁。是镇上来组织拆迁的吗?”萧萧问道。

“我们这一大片都要拆除,镇上说是要搞开发区,改善村镇环境,这里要建沿河花园。两边的房子全拆。”女子回答说。

“你们在这干啥,是镇上安排来搞拆迁的吗?这是要把砖头清理出来,拿去卖吗?”萧萧问。

“我就是这家的房主,这个房子是我们家的。镇子里说房子可以自己拆,拆完了之后,谁家的砖头就自己卖,卖完了钱归自己,这不一边拆,一边把清头拾到出来,明天有人来收。”女子答道。

“你们自己拆,这镇上怎么不统一拆迁,这多危险啊。”萧萧继续问道。

“当初大家也提出过这个问题,这房子这么高,咱哪会拆啊。后来镇上说,拆了可以自己多卖些钱。所以大家就自己拆了。”女人有些不情愿的说。

“那你们自己找施工队,不贵吗?”萧萧问道。

“哪找施工队去啊?找人家施工队,来了要价高。再说了,这都自己拆了,人家施工队来了一看也多少活,也不爱来。”女人又答道。

“这家出事是怎么出事的。出事这家人呢?”萧萧继续问。

“哎呀,这真是没想法啊。出事的是哥俩,站在房子上,砸房顶,突然整个房顶就塌了,连房顶带房墙,整个就把两个人埋中央了。大伙一看不好,就赶紧喊人,那边有干过活的,来了之后,费了半天劲,老把人扒了出来。后来拉医院,说是没到医院就不行了。”女人说道。

“镇上没来人吗?萧萧问题。

“来啥啊,一直也没人管。死的这俩个是哥俩,都是傻子,平时在前边的市场,出些力工。拆房子这家,平时也不在镇上,不知道二人是傻子,看要价便宜,听说一个人一天就50,就让他们干了。结果就出事了。”女人说道。

“出事了,镇上来过人没,死的人怎么处理的。”萧萧问。

“这不,就是把拆迁停了,不让自家干了,剩下的没人管。说是连去个慰问的都没有。”这个时候,边上一位白净的中年汉子接了话茬。

“你说死人了,镇上是不是也得有人去看看。他们的指挥部就在前面,天天有人在那。出了事,连个人都不上前。”中年汉子说道。

“说句实话,你动迁就完了,咱们也不愿意拆这房子。你拆房得雇人吧。雇人能不花钱。开始就有人提出过这事,你拆房子出了事谁负责。但是没办法,镇上让你自己拆,别人都拆了,大家也就跟着。这砖头能卖多少钱啊?”中年汉子愤愤的说道。

“出了事之后,死者家属找没找到过镇上。”萧萧问。

“好像找过,人家也不理啊。还有出事这家,出了事也不管了。你们是省里来的,真得帮帮这家,太惨了。”中年男汉子回答说。

4

城乡治理,建筑拆除,让个人自己拆除?这样的事情,还是始料不及,没有听说过的。

而出事的又是两个智障的哥俩,更是意想不到。

萧萧脑海中浮现了雇人、扒房的场景。

劳务市场,一对身着破烂衣衫,头发蓬乱,满身泥土,目光呆滞的哥俩,手里拿着“力工”的牌子。

见到来人,不像别人抢着上前,而是呆呆的站在原地。

“拆房的活你们干不。”一对穿着整洁的夫妻走到了他们跟前,别人一听说拆房子,不是摇头说干不了,太危险。就是要价太高,一天三百。

“嗯、嗯,你有活就干。一天五十。”两个弱智早上从家里出来时候,家里人告诉说,不要多,一天五十就行。

价就这么谈妥了,哥俩高兴的随着夫妻二人走去。别人还在一边笑话着,二人真的很傻,这活也只有傻子才能干。

二人很快来到了平房院子里,扛上梯子搭在屋檐上。到了房顶后,二人开始抡起了大锤,在房顶这一下,那一下的砸了起来。

突然“轰隆”一声,房顶塌了,两个人一同掉了下去,屋顶顶层水泥,中间的房梁,最先将二人埋了起来。

接着高高的墙体,也倒塌了,狠狠将两个人砸在了下面。。。

5

兰花镇整体改造搬迁这一片地区,估计也得有四、五百户人家。

居民整体搬迁,修建马沙河沿河景观带,是安阳市建设兰花镇经济开发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制定的一个很有气势,也很超前的规划。

可事情偏偏在兰花镇政府组织房屋拆除工作中出了问题。

这么大一片区域,化整为零,让老百姓自行拆除,可以说想都不敢想。

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让兰花镇政府的领导给做了。

让老百姓自己拆除,就可以省去了大笔的拆除费用,也省去了组织人力、物力的麻烦。

而看似老百姓自己拆,就可以自己卖,就可以再得些好处的做法,就洽洽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而这个问题出来之后,那么多媒体、那么多记者,又独独的遇上萧萧前来采访。

而又偏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萧萧在前不久参加了“关于下发全国乡镇拆迁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新闻发布会。

萧萧对这样的新闻发布会的敏感和理解程度,又恰恰在这个时候,巧遇了。

这个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由个人负责拆除。县、乡(镇)整体改造工作中,200平方米以下房屋,可以由个人拆除。200平方米以上(含200平方米),县、乡(镇)统一组织实施拆除工作。。。

兰花镇房屋整体拆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显然是撞到了枪口上。。。